為什麼五巨頭可以湊在一隊?兼論暴龍交易來Kawhi的盤算

by byronyen

自由球員市場自從7/1 開麥拉以來,除少數受限制自由球員如Clint Capela及Marcus Smart仍在為錢途奮鬥之外,大牌球員新約都已塵埃落定。今年有兩筆球星的轉隊堪稱轟動,甚至可以說對NBA的歷史帶來影響,其一當然就是詹皇轉隊洛杉磯,雖說轟動但畢竟不是無跡可循,不算太叫人意外;其二就是Cousins竟然加入一個月前才剛在總冠軍賽4:0輕鬆打敗騎士,衛冕總冠軍的勇士。加入表弟之後的勇士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五巨頭啊!這是怎麼回事?NBA還要不要看啊?這篇就來討論一下為什麼會形成五巨頭,這件事以前為什麼沒有發生過?以後還有可能嗎?另外就是kawhi leonard的肥皂劇終於暫時落幕,新東家既不是湖人也不是七六人,而是最後殺出的程咬金多倫多,所以也來聊一下暴龍下注的原因為何?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以往NBA歷史,找找所謂巨頭同隊的例子。三巨頭不稀奇了,其實一支球隊要想拿冠軍,陣容本來就要有一定的完整性,所以80年代湖人的Magic、Jabbar、Worthy;波士頓的Bird、McHale、Parish;90年代公牛王朝的Jordan、Pippen、Rodman;2008年波士頓奪冠的Garnett、Pierce、Allen;2012年熱火奪冠的LBJ、Wade、Bosh。我想講的是,一支能夠奪冠的強隊,大概都能找出兩、三名掛頭牌的球星,但是不是巨頭似乎沒那麼重要,反而完整性更勝一籌,至少之前的歷史是這樣寫的甚至如馬刺當年的Duncan或是小牛的Nowitzki,有一個所謂的巨頭再加上完整的陣容就有機會能奪冠。那四巨頭呢?大家立刻會想到的例子就是湖人隊,2003-2004球季組成了俠客、Kobe、Malone及Payton的所謂四巨頭陣容;另外湖人又在2012-2013球季組成了Kobe、Nash、Gasol及Howard,勉強也可以稱為四巨頭的陣容。但是這兩支不同的湖人隊四巨頭某種程度其實都算是老少配,Malone當年41歲、Payton 36歲;而Nash當年也已經39歲了。在此我沒有什麼道德層次的討論,而是就事論事:老將江湖打滾多年,想在退休前一圓冠軍夢罷了。

可是這次補進表弟後的勇士不一樣,怎麼個不一樣?下表是新的勇士五巨頭,從2015年起(那年勇士拿到冠軍),最近四年他們所拿到的個人獎項:

 

年紀

2018

2017

2016

2015

Stephen Curry

30

全聯盟第三隊

全聯盟第二隊

MVP

全聯盟第一隊

MVP

全聯盟第一隊

Kevin Durant

29

FMVP

全聯盟第一隊

FMVP

全聯盟第二隊

全聯盟第二隊

            –

Klay Thompson

28

          –

            –

全聯盟第三隊

全聯盟第三隊

Draymond Green

28

防守第二隊

全聯盟第三隊
防守第一隊

全聯盟第二隊
防守第二隊

防守第一隊

DeMarcus Cousins

27

全聯盟第二隊

全聯盟第二隊

 

很明顯地,第一、以年紀看這5個人正值巔峰;第二、說勇士集合了全聯盟現役Top 20中的5個毫不為過。也就是說,這個勇士的新陣容實在是太黯然、太銷魂、太誇張了!當大家的焦點都放在要如何才能扳倒勇士,老實說,我個人認為除非有重大傷痛,否則其他隊怎麼補強都沒用了(因為交易不會是無償的)。我比較好奇、比較想問的一個問題是,這個陣容是怎麼形成的,怎麼會有正值生涯顛峰的五巨頭湊在一隊的情況​​發生呢?雖說NBA不是共產聯盟、各城市有它先天不公平的歷史地理地位、各隊管理階層亦有好壞之分,但聯盟制度的設計(選秀弱隊先選、強隊後挑;各隊有薪資上限;交易某種程度需要等值…)應該是盡力求取各隊實力的均衡,使比賽更加精采好看、觀眾更樂於收看才對,怎麼會產生這麼極端、球季還沒打冠軍就已經決定的陣容呢?我的結論是:這是「美麗」與「巧合」碰到一起的結果。

一、浪花兄弟(The Splash Brothers)是美麗的結果

所謂「美麗」是指他們進入NBA時,雖然兩人的選秀順位不低(Curry 2009年第7順位、Thompson 2011年第11順位),但畢竟離選前狀元猜測名單有距離,更不要說有人認為他們倆會是未來什麼巨頭了。沒想到勇士有眼光、他倆也爭氣,不但站穩先發(勇士還因此在2012年交易截止日前將隊上的明星後衛Monta Ellis交易至密爾瓦基,當時球迷還不買帳,質疑球隊所做的決定),還開啟了NBA打小球的歷史新頁。

二、Draymond Green是「美麗」與「巧合」的結合

想像一下這樣的背景資料:6尺7吋打大前鋒(WTH?!)、選秀會上是在第二輪第35順位被選到、與球隊的第一份合約是3年260萬、 NBA的處女秀上場1分鐘、抓了1個籃板…。如果不講名字,你可能會問那他現在在哪?或是他現在在哪其實也不重要…。但Draymond Green新的合約是5年8,200萬、NBA最佳防守球員之一,就如同當年公牛隊的Rodman一樣,是勇士奪冠不可或缺的巨頭之一(附註:至少兩年前是這樣,現在或許缺一也可…)。

故事要從2014年的3月講起,那時還是NBA二年級生的Green,上場時間有限,原因是當時勇士的先發大前鋒是David Lee。Lee在2013年還入選了他個人第二次的全明星賽(第一次是在2010年,但那時他還在紐約,球季後勇士以三換一將他交易過來)。在2014年3月受傷前,Lee的數字是平均每場18.5分、9.4籃板…。之後的故事就是大家現在所熟悉的、視為理所當然的Draymond Green了,但要是當年Lee沒受傷,Green還冒不冒的出頭、會在哪裡出頭,還在未定之天呢!

勇士在2011-12年的縮水球季打出23勝(34.8%)的難堪成績後,主要靠著選秀翻身,之後每年的勝場數是23→47→51→67→73!就算不是什麼感人的勵志故事,至少也是NBA的成功典範。它們的四大先發:Curry、Thompson、Green、Barnes,都是09-12年間經由選秀選來的,加上找來關鍵的綠葉球員(Iguodala、Livingston等)及好的球隊文化(Kerr功不可沒),這些「美麗」的因素加起來,成就了它們73勝的壯舉,也掀起了NBA近年來的小球風潮。

然後,Kevin Durant加入了…

三、KD的加入是一個巧合

雖說KD加入勇士已兩年,他也連拿了兩年的NBA總冠軍、以及FMVP,但我仍來舊事重提,說明一下當時的背景,並且試著說明KD的加入何以是個「巧合」。

2016年西區冠軍賽,KD和Westbrook領軍的OKC對上了勇士,雷霆在3:1的領先優勢下被勇士連贏三場淘汰。接著勇士在總冠軍賽面對騎士,結果西區冠軍賽的歷史馬上重演,只是勇士這次變成苦主,在3:1領先聽牌下被騎士連拿三場翻盤,讓LBJ搶走了個人的第三只冠軍戒。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KD加入的是一支什麼樣的球隊?以西區冠軍賽的結果來看,他加入的是一支打敗他的球隊,是他們(雷霆)只差一場就可以淘汰的球隊。超級巨星該做的是什麼?當然是君子報仇,下一季不晚,而且機會並不低。如果說OKC是個小城市,老闆不願花大錢、大牌球星不願來、球隊長年積弱不振也就算了,NBA沒有中國規矩要求KD非得從一而終。但兩年前的OKC並不是,球隊仍在積極補強,交易來了Oladipo(雖說後來證明水土不服只打了一年就又被交易走了),就是要彌補隊上得分點不夠多的缺點。KD應該至少再和OKC簽個1+1合約,隔年若還是沒法奪冠,那就仁至義盡誰不欠誰了,又或是說KD就真的因為個人因素不願再在OKC待下去,也該找支既有冠軍機會、又能證明他個人能力的球隊(例如波士頓),沒想到KD不但選擇離開,竟然還投奔敵營加入打敗它們的勇士,這不是投降是什麼?

再以總冠軍賽的結果來看,KD加入的是一支沒有他,就差點拿到冠軍的勇士了,而你不是David West,你是KD,天下第二人、是會入選All-time前50大的超級巨星啊!超級巨星該做的是什麼?是加入一支陣容還不錯,因為你的加入變得有機會爭冠,然後和隊友努力爭取冠軍看看。請注意,重點是有機會然後努力去爭取,冠軍本來就沒那麼容易拿、也不該那麼容易拿不是嗎?結果你選擇加入只差一場就奪下總冠軍的勇士!這不是投機撿現成是什麼?又投降又投機,這哪是一個超級球星該做的事?這個決定太弱了!

Kevin Durant And Russell Westbrook PISSED At Peyton Manning Joke

KD兩年前被罵到臭頭,已經不是新聞,當然挺他的也不在少數,這就見仁見智、各自發揮。至於我為什麼說KD加入勇士是一個巧合,因為我認為他嚴重誤判了情勢。也許有球迷會說他要加入哪支球隊他高興就好,又沒規定不行;也許有球迷會說,別人怎麼批評KD就無所謂,他就是想拿冠軍。或許吧,當然我不是KD肚子裡的蛔蟲,也許他就只想開心的打球,笑罵由人。但我們來看看以下兩則新聞:

第一則新聞是Durant回顧當勇士輸掉2016年總冠軍賽第七場後、促成他加入勇士的決心:

「Kevin Durant Says He’s ‘Glad’ Warriors Lost 2016 NBA Finals to Cavaliers(2016/10/11)」:Durant’s agent initially expressed trepidation about signing with the Warriors: “[My agent] Rich [Kleiman], who’s here, we were watching Game 7. Well, as it started to unfold, it was, ‘No question, no way could you go to this team.’ And I was just like a kid, like, ‘I’d really like playing with these guys. I’d get wide-open threes, I could just run up and down the court, get wide-open layups.’ I was basically begging him. I was like, ‘Yo, this would be nice.’”

第二則新聞是KD的經紀人回顧他們兩去中國參加Nike的造勢活動時,KD的暴衝:

「Kevin Durant Admits to Regretting Signing with Warriors at First Due to Backlash(2017/9/20)」:”We were all messed up on jet lag,” Kleiman said of the duo’s trip to China last summer for a promotional tour with Nike , “and I was up at 6 am and he calls me and says, ‘Yo, are you up?’ And I’m like, ‘Yeah, what’s up?’ And he’s like [ yelling ], ‘Why the f– k did you let me do this to my life?’ And I’m like, ‘Ohh s–t, I’m coming over to your room.'”

簡單的說,第一則新聞是因為勇士沒能拿下當年的總冠軍,KD認為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加入勇士了(我記得那時的確有傳言指稱,要是勇士奪下冠軍,KD準備加入波士頓)。對這我只能說KD好傻好天真,因為勇士沒能奪冠,所以你就可以加入成為那最後一塊拼圖嗎?誰都可以是那塊奪冠的最後拼圖,Harrison Barnes可以(如果勇士重新簽約的話),Nicolas Batum、Chandler Parsons、Kent Bazemore都可以(上述三人當年都是自由球員),但不能是你KD,因為你是超級巨星,有些事是超級巨星不能做的。KD怎麼會把總冠軍賽第七場的結果,來做為他選擇球隊的依據呢?因為勇士沒拿到冠軍,你加入就不會有非議了嗎?勇士當年拿到73勝啊啊啊!!!

第二則新聞就看得出KD事後多少有些後悔。

所以我才說,因為KD誤判情勢(會被罵到臭頭這件事有很難判斷嗎?),這個超級巨星想都不該想、不該做的決定,KD竟然做了!

四、demarcus cousins的加入就當然是個巧合

表弟健康的時候,可能是NBA第一中鋒,也鐵定可以在這個月自由球員市場開籤後立刻簽下頂薪合約,但卻在今年1月對火箭時受傷,整季報銷,而且受傷的部位還是讓人對復原最有疑慮的阿基里斯腱。其實表弟受傷缺席不是什麼新鮮事,最近5年他的平均出賽率僅有49/82,但就在合約年,在最不該受傷的時候受了最不該受的傷,這使得表弟的身價暴跌,退而求其次只能先尋求一個一年的短約,待證明傷癒無虞時再把失去的肥約給要回來。除了「剛好」在合約年受傷而不得不降價外,「剛好」勇士只有4巨頭,還就差一個中鋒,就這樣,表弟需要鎂光燈,而勇士能以便宜價格得到第5個巨頭,雙方一拍即合。

就這樣,NBA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筆者認為)的真正5巨頭成軍。總裁Adam Silver被問到勇士這樣的陣容是否會對NBA造成傷害時,他認為勇士的壓倒性陣容對NBA來說不見得是壞事:

我認為Silver說勇士組成五巨頭不是壞事,要不然他還能說什麼?譴責、討伐嗎?但另一方面也有他的道理在,制度的設計者本來就是該不斷的試想,在那樣的製度下會不會有什麼漏洞,造成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道德層次的問題先不論,勇士五巨頭的情況讓Silver及NBA當局看到了極端值的產生,你不用去想像,而是它真的發生了,所以以後在討論制度的改進時,2018-2019年的勇士就會是一個範本,不會再有更強的陣容出現了。但我倒覺得選秀可以設計得更公平,讓弱隊在沒有擺爛的誘因下有機會翻身;季后賽也可以設計得看有看頭,減少東西不均衡的現象,但有一點是Silver沒法解決的,那就是超級巨星的心態…你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Kawhi Leonard和馬刺的「a tempest in a teapot」終於落幕,馬刺用Kawhi加上Danny Green,和暴龍隊交換來了DeMar DeRozan、奧地利七呎白人中鋒Jakob Poeltl,再加上暴龍2019年受保護的第一輪選秀權。對馬刺來說,當Leonard決心要離隊時,馬刺已經是nothing to lose, everything to gain了,它所能做的就是與時間賽跑,試圖換來最理想的回報。結果很理想,除了DeRozan的得分火力外,在Gosal已當「紅軍」屆退之時,Poeltl鐵定會受到Popovich的重用,甚至應該會順利成為馬刺的先發中鋒,減輕 Aldridge防守端的壓力。總的來說,馬刺長期以來走的都不是會打掉重練的路子,有了DeRozan和Aldridge,馬刺又可以維持好幾年的競爭力。

只是在湖人決定當黃雀再等待一年,七六人、波士頓也都決定退出爭奪之後,換成暴龍最後出線。其實看看暴龍的薪資表大概就可以知道它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暴龍近年來已經被破表的薪資,及無法再更上一層樓的陣容而「動彈不得」了,其他人不看(包括Fred VanVleet才新簽2年1,800萬的新約,因為他上季被提名最佳第六人,暴龍只得花錢留人),暴龍最高薪的那4人:DeRozan、 Lowry、Ibaka及Valanciunas,薪資加起來就快破億了,球團不得不付豪華稅。如果付出高額豪華稅可以換來冠軍,或接近冠軍就算了,因為人潮就是錢潮,總冠軍賽的門票及周邊都可帶進可觀收入,彌補球團大額開銷,但是我們來看看暴龍最近5年的表現:

2018:季節賽東區第1,季后賽第二輪被騎士0:4淘汰;

2017:季節賽東區第3,季后賽第二輪被騎士0:4淘汰;

2016:季節賽東區第2,東區冠軍賽被騎士2:4淘汰;

2015:季節賽東區第4,季后賽第一輪被巫師0:4淘汰;

2014:季節賽東區第3,季后賽第二輪被籃網3:4淘汰;

夠了,季賽一條龍、季後一條蟲,我們成敗論英雄,結論就是暴龍的天賦有限。剛說的薪資最高的4人,除了Ibaka是2016-17轉隊過來之外,其他3人都已經再一起合作超過5年了,變不出特別的把戲了。持平而論,暴龍的陣容算完整(要不然也不會連續幾年都打出東區前4種子的戰績),但季后賽是超級巨星冒出頭的舞台,暴龍就是少了一個巨星級人物帶領球隊出頭。Dwane Casey是LBJ陰影下的悲劇英雄嗎?我認為不是,我反而認為他是暴龍天賦不足下的犧牲品,否則LBJ現在走了,上季東區第1的暴龍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扶正了嗎?對不起,還有年輕的波士頓和七六人準備接班,波士頓有傷癒復出的Irving、Hayward,還有Tatum、Brown;七六人有Simmons、Embiid,喔,還沒提七六人還有薪資空間可以補強呢,所以即使LBJ離開東區了,暴龍冒的出頭嗎?我想老闆心知肚明。

而且LBJ在的時候至少就是可以爭冠的保證,所以就看他想要什麼樣的隊友,花錢補給他就是(Tristan Thompson、JR不都是?)等到LBJ一走就是樹倒猢猻散,準備重建的時候了。但暴龍現在卻動彈不得,無法再做補強,也看不到重建之時。所以拿DeRozan換Kawhi給暴龍打開了一個缺口,一個未來3年每年2,700多萬的缺口,再加上Lowry、Ibaka及Valanciunas的合約都在2年後到期,使暴龍多了很多操作的空間,否則「忠誠的」DeRozan約滿後暴龍得奉上更大筆合約,成全DeRozan的從一而終嗎?所以business is business,DeRozan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的巨星、領袖氣質不足了。

至於暴龍能留得住Kawhi嗎?PG的例子給了暴龍很大的鼓勵嗎?那Masai Ujiri 就不用自欺欺人了,你可不是Tom Cruise,或是難不成桃園二結義的故事會在多倫多重演嗎?一年後Kawhi離開,暴龍進入輕度重建或是打掉重練的選擇;要是Kawhi決定留在加拿大了,反正Kawhi比DeRozan更適合當作球隊的icon,就以Kawhi為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球隊囉!

除了馬刺和暴龍各取所需之外,我反而覺得沒什麼動作的湖人可能還是最大贏家,因為以湖人的立場來看,它們最怕的就是Kawhi和馬刺不計前嫌、重修舊好了,現在Kawhi去了暴龍,湖人就真的可以以逸待勞,一年後搖著大旗歡迎子弟兵回故鄉了,更何況還有人幫他們試機,看Kawhi神秘的傷勢究竟影響有多大,如果下一季Kawhi可以像過去一樣活蹦亂跳,那或許離Kawhi和LBJ合作的日子不遠了!

0 留言
24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