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老鷹上次擠進季後賽是在2016-17年球季,它們以東區第5種子(43勝39負戰績)在季後賽第一輪就被華盛頓巫師以4:2淘汰,那年老鷹的內線搭檔是:Howard及Millsap。球季結束後,Millsap成為自由球員加入金塊、Howard則被交易至黃蜂,老鷹隨即進入重建期(下個球季只拿24勝)。但經過短短3年,老鷹不但宣布重建完成,而且軍容之壯盛說它在接下來的2-3年內要爭奪總冠軍都不該是癡人說夢。
重建的球隊要翻身,無非得靠選秀、交易,或是爭取自由球員,其中又以選秀最為重要。因為重建中的球隊正在累積年輕資產、缺乏交易籌碼,而戰績不佳自然吸引不到真正的大咖自由球員加入。但選秀又得靠運氣及眼光,所以要在短期內組建一支具奪冠實力的球隊,難上加難。而老鷹,就是靠幾年下來的選秀累積了一批優秀的年輕核心,加上今年在自由球員市場大撒幣(Gallinari:3年6,150萬美金、Bogdanovic:4年7,200萬美金、Rondo:2年1,500萬美金、Dunn:2年1,000萬美金),一舉打造出新球季東區的一匹大黑馬。
老鷹在2017年以第19順位選了John Collins;2018年以第5順位選了Trae Young、第19順位選了Kevin Huerter;2019年以第4順位挑中De’Andre Hunter;今年則用第6順位選來了Onyeka Okongwu,到這你有發現嗎?上述5名球員剛好可以湊成一組先發陣容,剛好場上的五個位置。也因為這5人要不是已經打出明星級數據(如Young及Collins),要不就讓人看出他們的潛力,所以爭取的到Gallinari、Bogdanovic及Rondo的加入。當然也是因為它們的薪資空間足夠(既有球員多在蹲馬步的新人合約中)。
如果以選秀的歷程來看老鷹的重建成功,頗有2009年時勇士隊翻版的味道。09年球季勇士只拿到難堪的29勝,接下來幾年它們靠選秀翻身:2009年以第7順位選來Curry;2011年以第11順位選來K湯;2012年以第7順位選來現在在國王的Barnes、以及在第35順位撿到追夢綠。靠這幾個年輕核心經過幾年的磨合在2015年拿下總冠軍,之後在Durant加入後又連拿2017及2018兩年的總冠軍。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能連續幾年挑對人(即使選秀順位沒特別高:老鷹最高順位不過第4、勇士順位更低)。對比之下,紐約尼克近幾年的選秀,運氣背(2015年選進的Porzingis受傷報銷1.5個球季,此外選秀順位想「坦」也坦不到)、眼光也受質疑(連續三年首輪選進的Ntilikina、Knox、Barrett,都還不能證明自己有獨當一面的能耐),所以只能繼續在後段班苦苦掙扎。
閒話休敘,讓我們來看看新球季老鷹的陣容,我以二分法:前場及後場兩組來介紹:
前場:先發Collins、Capela、Hunter,主要替補Gallinari、Okongwu、Reddish、Snell
John Collins
老鷹前場掛頭牌的是Collins,進入NBA 3年來年年進步,上個球季場均21.6分/10.1板/1.6鍋,而且在威克森林大學的兩年,幾乎不投三分的Collins,在NBA越投越多、越投越準,上季場均投進1.4顆三分,命中率是誇張的40%!而且他與Young的擋拆每每上演精采的扣籃秀,儼然新一代的灌籃博士。2017年進入NBA的同梯當中,已有Jason Tatum(當年第3順位)、De’Aaron Fox(#5)、Donovan Mitchell(#13)、Bam Adebayo(#14)等4人提前獲得頂薪級(5年1.95億美金)延長合約,Collins會是第5個嗎?
Clint Capela
因為腳後跟足底筋膜炎,在季中被火箭交易至老鷹後還沒上過場的Capela,新球季將健康出賽,他的加入將釋放Collins更多的進攻能量。上季火箭研發出新產品:純小球路線:認為Capela會擋路,妨礙Westbrook和Harden的切入,所以老鷹得到Capela的代價並不高(當時是四方、牽涉12名球員的交易)。
我個人認為Capela是讓老鷹撿到寶,因為他有Drummond等級的護框能力(上季在火箭的39場比賽場均13.9分/13.8板/1.8鍋/63%命中率),又有Tristan Thompson等級的活動力與積極性,是聯盟目前頂尖的防守型中鋒。打個可能有點不倫不類的比方,如果把26歲的Capela放到今年的選秀大會上,我認為他會是狀元!而火箭呢,它去年送出Capela、今年認錯產品召回(中鋒),並賣掉Covington,得到什麼?
Capela的防守有Drummond與Thompson的等級,但他的弱點在於罰球是O’Neal的等級,多少限制了他在第四節的上場時間。
De’Andre Hunter
菜鳥第一年就受重用,上場時間來到32分鐘,新球季老鷹招兵買馬,還弄來了Gallinari,但這些都無損於Hunter的先發地位,原因無他:防守。Hunter是老鷹外圍的最佳防守球員,尤其新球季老鷹的後場組合Young及Bogdanovic都是攻擊型後衛,所以Hunter的任務很單純:防守對方2、3號球員時挑硬的柿子吃,軟的留給大哥Bogdanovic。
前場主要替補Gallinari、Okongwu、Reddish、Snell
曾經放話願意犧牲部分薪水以換取奪冠機會的Gallinari,讓外界預測他將加盟湖人或熱火,沒想到答案揭曉:高薪(3年6,150萬)、年輕球隊、替補,這是怎麼回事?或許大把鈔票先落袋為安,加上看好老鷹也的確有奪冠潛力,讓賈佬願意板凳出發輔佐Collins。38%的生涯三分命中率(最近兩季都超過40%)、多樣的進攻武器,加上不會少的上場時間,Gallinari鐵定是新球季最佳第六人的熱門人選。
老鷹在今年以第6順位選中的南加大Onyeka Okongwu(奈及利亞裔,名字發音是on-yeh-kuh oh-kong-wu),預計新球季將擔任中前鋒替補。他左腳大拇指骨折,可能會錯過訓練營與幾場季節賽,但還好不是那種會威脅到職業生涯的運動傷害。Okongwu雖然只有6’9,但勁爆的體能加上7’1的臂展,大一場均火鍋數是嚇人的2.7個。雖然在NBA會是under size的中鋒,但有最潮的Adebayo當模板,質疑者只好先閉嘴。中期來看Okongwu可能會是老鷹的X因子,因為如果他真的打出Adebayo般的架式,老鷹勢必得在他和Collins及Capela當中做出選擇。
相較之下,曾經被喻為「杜克三少」之一的Cam Reddish處境就比較尷尬,原本認為他在老鷹可以擔任替補搖擺人,有時間讓他慢慢發揮他原先被看好的潛力,但老鷹找來Bogdanovic就算了,還換來生涯三分命中率達38.5%的Tony Snell。這下老鷹2、3號替補就有Hurter、Snell與Reddish競爭,頗有「你再不行我就換人」的警告味道。Reddish快被死當的科目在命中率,大學一年的總命中率/三分命中率是35.6%/33.3%,NBA新秀年還是慘淡的38.4%/33.2%,短暫的寒假不努力不行了。
後場:先發Young、Bogdanovic,主要替補Hurter、Rondo、Dunn
Trae Young
自從2018年選秀大會上老鷹用第3順位選秀權,與獨行俠換來第5順位選秀權(外加2019年首輪選秀權,後來的結果是第10順位),而且Luka Doncic一進NBA就有超人般的演出,就註定Young的NBA生涯會不時的被拿出來與Doncic比一比。但其實Young自己也已經打出一片天,上季場均已是驚人的29.6分/9.3助攻,還被選進全明星賽。儘管那筆交易的配角(那個第10順位)Reddish還不算爭氣,但雙方算是各取所需,老鷹絕不是冤大頭,所以我覺得大家就不要再拿那筆交易來如果了,看誰能先帶領球隊奪冠吧。
Bogdan Bogdanovic
老鷹今年口袋深所以在自由球員市場和別隊錢鬥,用4年7,200萬美金搶下了原本被字母哥欽點的塞爾維亞射手Bogdanovic。也許有人會質疑他值那個錢嗎?但對不起,要搶受限自由球員就必須這樣玩,小打小鬧是成不了大事的,更何況只有一次機會。Bogdanovic打球聰明,又能幫忙控球,與Young是相輔相成的後場搭檔。
後場主要替補Hurter、Rondo、Dunn
Bogdanovic的加入將使Huretr被調整至替補。6’7高後衛,投籃方面的造詣(三分命中率連2年超過38%),使Huerter與Young被譽為老鷹版的浪花兄弟。新球季雖然得從板凳出發,但穩定的外線與全能的身手(今年初對太陽得23分/15板/8助攻,與大三元擦身而過),又與Bogdanovic一樣能支援3號,上場時間還是不會少。
Rondo輔佐湖人奪冠有功,逢高替自己爭取到一筆高額退休金(原來在湖人有270萬的球員選擇權,新合約等於一年加薪2.8倍),但Rondo年歲漸高缺陣頻繁,保險起見老鷹一併簽下以防守見長的Dunn。老鷹控衛一出(Jeff Teague)二進,戰力不減。
結論:
儘管東區進入戰國時代,公鹿、塞爾蒂克、熱火、七六人、籃網,都有可能問鼎新球季的東區冠軍寶座(這是球迷之福),我認為季後賽少不了老鷹的一份。至於排名、勝場數、可以前進季後賽第幾輪?我寧願不要胡亂猜數字,看了再說。老鷹還是以年輕人為主體的球隊,幾名老將的加入可以加速他們的成長,但還是少不了要幾年的磨合期。又或許如勇士當年的成長軌跡一樣,3年後老鷹就徐圖爭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