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砲、病菌與鋼鐵

by byronyen

本書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1937-)為UCLA地理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本書出版於1997年,是Diamond的成名作,Jared用地理來解釋大歷史(所謂大歷史指歷史的基本模式),顯示出他跨領域的博學知識。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所推薦的「腦洞大開級」的好書之一(其餘8本分別是全球通史、自私的基因、失控、時間簡史、從黎明到衰頹、藝術的故事)。

Jared的這本「槍砲、病菌與鋼鐵」,和他2005年所寫「大崩壞」、以及2012年的「明日世界」被稱為「人類歷史三部曲」。而1991年的「第三種黑猩猩」則探討動物起源與人類行為的演進(下個月再來讀它一次)。附帶一提,這本書的翻譯(王道還,1953-,現為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同樣為跨領域的學者)翻得好極了(我憑什麼說誰翻譯好誰翻譯差?讀了就知道了嘛),不由得讓人想起,要是「快思慢想」也有這種翻譯水準該多好!


1.西元1500年歐洲的殖民擴張開始,但是為什麼是歐洲人殖民了非洲人、印地安人,而不是反過來?答案就是本書的主題也是書名:槍砲、病菌與鋼鐵(同樣的原因還有政治組織、文字、技術)。也就是說西元1500年世界各地區在科技和政治發展的差異是現代世界不平等的直接原因,以鋼鐵打造武器的帝國征服或消滅了還在利用石器的部落。但上述這些原因只是近因,終極因(遠因)呢?Jared的論述邏輯如下圖所示:


2.人類從700萬年前開始,從非洲逐漸散布到全球。


3.人類在700萬年前和黑猩猩分家以來,大部分時間都以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維生,直到11,000年前,才有農牧(種植作物和馴養家畜)。農業對槍炮、病菌與鋼鐵的發展而言,有間接的影響。因此從各大洲族群從事農牧的地理條件可看出日後的命運。


農業使得食物產量遠比狩獵-採集得來的要多,因而造成稠密的人口。定居社群的另一個結果是,得以儲存多餘的食物,可支援不事生產的專家(例如國王、官僚和其他全職專家),政治階層即可掌控他人所生產的食物,強行徵稅。因此小有規模的農業社群則成酋邦、甚至王國。這種複雜且有階級之分的政治體制,自然比狩獵-採集族群更有條件發動戰爭。


4.要回答為何各地農業發展的速度及內容迥異?得先找出農業的發源地、起源時間,以及作物或牲畜馴化的時間與地點。


考古學家利用碳14年代測定法,斷定生物遺骸的生存年代,所以能斷定生產糧食的年代。大氣中放射性碳14原子和「自然的」碳12原子,維持一定的比例(約百萬分之一)。植物從大氣中吸入二氧化碳,等於吸入了固定比例的放射性碳14原子。草食動物以植物維生,肉食動物以草食動物維生,沿著食物鏈,所有生物體內的碳元素中,都含有固定比例的放射性碳14原子。生物死亡後,就不再從外界吸收碳元素,體內已有的放射性碳14原子仍繼續衰變。放射性碳14原子的半衰期是5,700年,測量生物遺骸中碳14原子與碳12原子的比例,就能估計生物死亡的年代。


有些地區如肥沃月彎、中國、中美(墨西哥中部、南部以及鄰近的中美洲地區)、南美的安地斯山區和美國東部,農業完全是獨立發展出來的,還有一些地區大概也是,只是目前證據還不足。農業發生的時間和模式有很大的地理差異,要如何解釋呢?

農業發源地


為什麼肥沃月彎在公元前8,500年前開始出現農業?因為在早些時候,狩獵-採集的收獲遠比初期的農業來的豐碩,那時野生哺乳動物處處可見;人類社群也還沒有發明收成、處理和儲藏穀類的技術;此外人口密度還沒有高到必須設法從土地𥚃攫取更多卡路里的地步。最後一個因素在農業自體催化(autocatalystic)的過程。農業社群的人口極為稠密,因此憑數量優勢就足以驅逐或消滅狩獵-採集族群,更別提農民其他(包括技術、病菌和職業軍人)的優勢了。


5.大型哺乳動物(指100磅以上)的用處:肉品、乳品、毛皮、肥料、拉車、犁田、戰爭、病菌。但是只有五種是遍布全世界的重要家畜(馴化的過程就是把野生物種轉變為對人類有用的物種):牛、綿羊、山羊、豬和馬。大型哺乳動物的野生始祖在地球上的分布極不均勻,這就是歐亞的族群得以擁有槍炮、鋼鐵和病菌的主因。


全世界148種大型野生哺乳動物都是有希望成為家畜的候選人,但只有14種通過考驗(歐亞13種、美洲1種、非洲和澳洲掛零)。為什麼其他134種都失敗了呢?可以從安娜・卡列尼娜原則(馴化的動物都一樣;馴化不成的動物每一種都有獨特的原因)尋求答案:(1)飲食:動物攝取植物或其他動物的肉,食物鏈之間的生物質量轉變,效率很低,通常只有10%,也就是說如果你想養一頭1,000公斤的食肉食物,就得餵牠1萬公斤的食草動物的肉,而這1萬公斤的食草動物又需要10萬公斤的玉米來餵養。所以幾乎沒有肉食哺乳動物馴化當食物。(2)發育速率:畜生得長得快,才值得養,因此大猩猩和大象就出局了。(3)人工環境中繁殖的困難:人類不喜歡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性行為,有些頗有潛力的候選畜生也不喜歡,例如獵豹。(4)兇殘成性:大灰熊、非洲水牛、河馬、非洲斑馬都是例子。(5)容易恐慌的性情:從來沒有一種瞪羚給馴化過。(6)社群結構:幾乎所有大型哺乳類家畜,祖先都有三種社群特色:群居、群體中有明確的層級節制結構、各成員的生活領域重疊,並不佔地盤分彼此。相形之下,大多數喜歡獨居的路上動物無法放牧,牠們不容忍同類,不會將人類當作領袖,而且沒有服從高層的本能。有誰見過一群貓跟在人類後面,或是被人放牧?

 
歐亞大陸得天獨厚,擁有最多可供馴化的大型食草哺乳動物。歐亞面積最大,生態最繁複,可供馴化的候選物種多;澳洲和美洲的大型哺乳類,在更新世末期遭到了大滅絕,喪失了幾乎所有候選物種;最後,更新世結束後各大洲倖存的大型哺乳類,其中適合馴化的,歐亞有比較高的比例。


6.美洲的大陸軸線是南北向,非洲也是(只是沒那麼明顯),歐亞則為東西向。為什麼肥沃月彎作物的傳播如此神速?部分答案就在歐亞的東西向陸軸。


天擇塑造了每一種植物的基因密碼,植物皆在一定的氣候條件下演化。動物也是,必須去適應某一個緯度的氣候。當然緯度並非可以決定一切,位於同一緯度連接的兩個地方不一定有相同的氣候型態(雖然白晝的長度完全一樣)。地形和生態障礙對某些大洲的影響特別顯著,因此造成局部傳播的困難。各大洲的陸軸走向影響所及不只是糧食生產的傳播,還包括其他科技和發明的傳播。


7.糧食生產是遠因,病菌、文字、科技和政府則是近因。

(1)病菌:病菌在歷史上的角色,最可怕的例子就是歐洲人征服了美洲,美洲土著死於傳染病的要比戰死沙場的多。歐亞人口稠密,牲口又多(疾病的病原都曾以動物為宿主轉進人體)。


(2)文字:知識帶來力量,而文字在知識的傳達上可以更大量且精確。造字極難,所以只有一些族群得以發展出文字,但造字成功後細節和原則很快就傳播出去,其他地區就得以省去大量時間從頭來過。


狩獵-採集社群從來就沒有發展出文字,因為他們沒有需要文字的政治組織,也沒有社會或農業機制生產多餘的糧食來支援造字專家。文字只在肥沃月灣、墨西哥、中國等地獨立發明出來,而這幾個地區正是農業的發源地,一旦文字發明後,即藉由貿易、征戰及宗教向外傳播,而文字的傳播一樣受到地理和生態條件的左右。


(3)科技發明:技術是創造歷史模式(族群的擴張與征服)的主要因素,但是為什麼從武器到交通工具、從印刷機到蒸汽機,無不是歐亞族群的業績?定居生活是人類技術史的關鍵,因為定居生活使人累積不容易攜帶的財產,且有機會發展專業(不事耕作的專家,由勞苦終日的農民供養)。某一特定社會的技術,無論發源還是維持,不僅依賴當地的發明,也有賴於其他社會的傳播。因此沒有什麼地理、生態障礙妨礙傳播的大洲(無論內部傳播與外部傳播),技術發展得特別快。最後面積大、人口多的地區,發明家也多。


歐亞大陸(包括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塊,互相競爭的社會也最多。那裡有兩個最早的糧食生產中心,肥沃月彎與中國。歐亞大陸的東西軸線,使許多發明可以從歐亞大陸上的一個點,迅速傳播到同一緯度、氣候相似的另一個點。切割美洲、非洲主要軸線的地理或生態障礙,歐亞大陸上沒有。而且歐亞大陸人口(1990年)約是美洲的6倍,非洲的8倍,澳洲的230倍。綜合以上因素,歐亞大陸累積了最多的技術。


(4)西元1500年,全世界的土地由國家治理的不到1/5,今天,除了南極之外,所有的土地都由國家劃分治理。最早組成中央政府和有組織宗教的社會,他們的子孫因而搶了先機,主宰了現代世界。而戰爭的威脅則是促使社群合併(由隊群至部落、至酋邦、至國家)的主要原因。


8.澳洲和新幾內亞:4萬年前,人類已經在澳洲和新幾內亞定居,那時它們仍是一塊大陸,並未分離。當時的人是從東南亞來的,他們經過印尼群島,可能利用木筏,逐島推進,登陸「大澳洲」。1萬年前,阿拉福拉淺海(Arafura sea)水面上升,隔離了澳洲與新幾內亞。


當年「分家」後,分到較大地塊的澳洲人毫無寸進,而新幾內亞人卻能發展超越? 環境的差異,使兩地的文化史走上不同的道路。澳洲土著一直維持狩獵-採集生計。澳洲的乾旱、貧瘠、無常的氣候,都讓那裡的狩獵-採集人口無法成長。


新幾內亞全境則覆蓋著新生的肥沃土壤,大澳洲最早、最密集的的糧食生產活動,以及最稠密的人口,在新幾內亞的高地河谷中,所以先進的技術與政治組織都在新幾內亞而不在澳洲出現。但從歐美的觀點看,新幾內亞仍顯原始,因為新幾內亞除了人口不多且分裂(新幾內亞是世界上語言密度最高的地區,6,000種語言中有1,000種擠在這島上)外,地理的隔絕使外界的技術、觀念難以輸入。西元1526年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發現了新幾內亞,荷蘭在1828年宣布擁有新幾內亞西半部的主權、英國和德國在1884年瓜分了東半部。現在新幾內亞的東半部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巴布亞新幾內亞),而1963年印尼從荷蘭手中接收了西半部的主權,成為印尼的一個省。


9.中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六大國,除了中國,其餘都是「民族大熔爐」:都在近代才完成政治上的統一,國民包括許多說不同語言的族裔。中國在西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天下,至今一直是一個中央極權的國家。中國的12億人口中,有8億人說北京話(普通話),另外有3億人口說7種語言(方言),但中國的8大方言(北京話、吳語、晉語、贛語、湘語、奧語、閩語、客家語)都還是漢語方言。

中國的四大語族


華南和華北的人群,在遺傳上、體質上都頗不相同。華北、華南還有環境與氣候的差異,華北較乾燥、寒冷;華南潮濕、炎熱。這兩個不同環境中的遺傳差異,顯示南北族群各有各的遺傳歷史,沒有太大的交流。結論是:華北原來由漢語族群和其他漢藏語族群佔居;華南分布著苗瑤語系、南亞語系、傣-佧岱語系的族群;華北的漢藏語族群南向擴張,驅趕或同化了說其他語言的土著。另一個更為徹底的語言巨變,必然從華南掃過熱帶東南亞:包括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越南、馬來半島。不管當年在那的土著說什麼語言,那些語言全都消失了,因為那些國家的現代語言都是最近的入侵者帶來的。


東亞發生的語言代換事件,提醒我們歐洲語言(尤其是英語、西班牙語)進入美洲的過程。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之前,美洲有上千種土著語言。歷史顯示:英語取代了美國的印第安人土著語言,語言代換的近因,是歐洲移民比美洲人擁有優勢的技術、政治組織,追根究底,關鍵在糧食生產生計在舊世界出現的比較早。英語在澳洲取代了澳洲土著的語言、班圖語在非洲赤道帶取代了土著匹格米人和郭依人的語言,基本上都是同樣的過程。


雖然一般而言農作物不易延南北軸線傳播,但是中國與美洲、非洲的情形不同,因此農作物南北向傳播在中國並沒有遭遇那麼大的困難。中國南北距離較短。其次中國南北之間並無難以逾越的地理屏障,例如沙漠(非洲與墨西哥北部就有大漠阻絕);例如狹窄的地峽(中美洲地峽構成南、北美洲的交通瓶頸)。另一方面,橫貫中國東西的河流,像黃北的黃河、華南的長江,讓沿海地區與內陸的農作物、技藝交流方便的很。同時中國的東西橫軸綿長、東西坡度緩和,有利於南北向交流,而且使兩條大河之間構築運河的計劃得以實現。中國地區很早就完成了文化、政治的統一,所有這些地理因素都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0.南島語族:現在南島語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語言,從非洲東部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到南美洲西岸外海的復活節島,幅員超過半個地球。


台灣直到最近1,000年,才有中國人登臨,先前由南島語族群佔居(現在台灣的南島語族只佔台灣人口的2%)。4個南島語亞群中,有3個集中在台灣,表示台灣是南島語群的故鄉,所有其他的南島語,都是由台灣出發的祖先群帶出去的。南島語族現在居住的地方,和世界上其他地區一樣,原來只有狩獵-採集民族活動,最早出現新鮮的文化要素的地方,是台灣。西元前4,000年開始,大坌坑文化在台灣出現,是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大坌坑文化出現在台灣以後,源自大坌坑文化的考古文化大約在1,000年之內,逐漸散播到整個南島語族的分布範圍。

南島語族的擴張


可是源自華南、經過台灣南下太平洋的原南島語農民,並不是去開拓杳無人跡的土地,菲律賓和西印尼群島上都有經營狩獵-採集生活的原住民,原南島語農民把他們全都取而代之,而且把它們消滅的極為徹底,一點語言、遺傳的痕跡也不留。不過南島語農民無法再進一步的在東南亞大陸上推進,因為南亞語農民和傣-佧岱語農民,已經代換了那裡的狩獵-採集土著,並站穩了腳跟。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一波移民散布到不同的環境中,他們的後裔會發展出不同類型的生活方式、社會、文化,視環境而定。


11.歐亞和美洲:美洲與歐洲在糧食生產方面,最明顯的不同,就是大型哺乳類家畜。因為美洲的大型哺乳類在冰後期發生了一場大滅絕,大量減少了美洲人馴養動物的機會,要不是那場大滅絕,歷史可能改寫。在糧食生產方面的差異,是兩大洲社會發展迥異的主要遠因。所有導致歐洲人征服美洲的近因,都可溯源至那個遠因。那些近因中,最重要的有病菌、技術、政治組織以及書寫系統。


哥倫布 1492年「發現」美洲時,歐亞社會在糧食生產、病菌、技術(包括武器)、政治組織、文字等方面,都比美洲土著社會佔優勢。這些優勢在歐美衝突中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但是那些差異,源自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第一,人類早就在舊世界生活;第二,舊世界的糧食生產效率高,因為舊世界的生物資源比較豐富;第三,舊世界中地理、生態障礙比較不至於妨礙各地的交通;第四,美洲因為地理、生態障礙的切割,分裂成許多「社會島嶼」,彼此的聯繫不絶如縷。


12.非洲大陸:非洲並不只有黑人,地球上的6種主要人群,有5種在非洲生活(其中只有3種只生活在非洲)。世界上的語言,1/4只在非洲有人說,其他大洲都沒有那麼高的人類歧異現象。非洲的族群源流複雜,因為非洲的地理條件複雜,又有悠久的史前史,包括最近5,000年中最壯觀的兩次人口移動:班圖擴張,以及印尼群島上的族群到馬達加斯加島殖民。馬達加斯加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族群說的語言,還有他們的體質特徵,是研究他們起源的重要線索,表示語言與族群(體質)是一起演化的。考古學家在馬達加斯加的發掘,證明南島語族最晚公元800年已經到達了,也可能早到公元300年。也許馬達加斯加的南島族群,經由貿易路線先從印尼到達印度,再從印度到達東非;在東非他們加入了非洲人到馬達加斯加去拓殖;也可能它們直接渡過印度洋,先發現了馬達加斯加,後來才加入了印度-東非貿易路線,不過目前還沒有證據。

西元1400年非洲族群分布圖


黑人、俾格米人、郭依桑人的分布透漏了古代發生過的族群變動,從郭依桑語的分布、俾格米人沒有自己的語言這兩個事實,可以推論郭依語族和俾格米人原先分布較廣,可是後來給黑人吞噬了,而吞噬他們的黑人,就是班圖語族。今天佔居非洲大片土地的2億班圖人,是從喀麥隆和鄰近的奈及利亞東部發源的。非洲最早的糧食生產地點,可能是在撒哈拉(西元前9,000年和4,000年之間,撒哈拉是個很潮濕的地方),班圖人採借了鐵工藝後,加上祖傳的農作物(適應潮濕氣候的植物),就成為一個農戰族群,在當時的非洲赤道地帶,蠶食鯨吞,毫無敵手。不過班圖農民並未佔據郭依桑人的所有土地,郭依桑人仍生活在南非,只是他們作息在不適於班圖農業的土地上。


但是到亞撒哈拉殖民的,為什麼是歐洲人?第一,亞撒哈拉缺乏生物資源,可供馴化的土產物太少,供農牧業發展的土地面積太小,非洲的南北主軸更不利於馴化物種的散播。


13.結論:各大洲上的族群,有截然不同的大歷史,原因不在人,而在環境。洲際差異主要有以下4點:

(1)可供馴化的動、植物資源。各洲可供馴化的野生物種數目差別很大,因為各洲的面積不同,而大型哺乳動物在更新世晚期發生了大滅絕。大滅絕對美、澳兩洲的影響大得多。結果以可供馴化的生物資源來說,歐亞大陸最得天獨厚、非洲次之、美洲又差多了,而澳洲簡直是不毛之地。


(2)影響傳播與遷徙速率的條件。技術發明與政治制度方面也一樣,大多數社會從其他社會採借現成的多,自行研發的少。因此在一塊大洲上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傳播與遷徙,只要地理條件許可,最後所有社會都受惠。各大洲在這一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在歐亞大陸上,傳播與遷徙最迅速,因為歐亞大陸的主軸是東西向的,而且生態與地理障礙比較不礙事。


(3)與外界溝通的難易程度。有些洲比較與世隔絕。在過去6,000年中,從歐亞大陸到非洲亞撒哈拉是最容易的,非洲大部分牲口就是這麼得到的。但是東西半球間的傳播,對美洲的複雜社會毫無貢獻,那裡與低緯度的歐亞社會隔著大洋,與高緯度的歐亞社會有地理、氣候的障礙,因此只適合狩獵-採集族群生存。


(4)面積或人口數的差異。面積越大、人口總數越多的大洲,就有更多的發明家,更多的社會相互競爭,更多的創新-採借、維持新發明的壓力更大,因為不這麼做就會被競爭對手淘汰。世界各大洲中,歐亞大陸的面積最大,相互競爭的社會數量也最多,澳洲與新幾內亞就小得多了。美洲的面積雖然很大,卻給地理與生態分隔開來,實際上像是沒有緊密聯繫的幾個小洲。


14.Diamond認為未來可以研究的一個方向,是殖民美洲與澳洲的為什麼是歐洲社會,而不是肥沃月彎、中國或印度?


公元前第4個千年,國家在肥沃月彎興起,起先權力中心仍舊在肥沃月彎,可是公元前第4世紀希臘人在亞歷山大的領導下,逐一征服了東方所有的進步社會,權力中心從此西移,再不復返。公元前2世紀羅馬征服希臘後權力再度西移,羅馬帝國衰亡後,權力就轉移到了西歐於北歐。造成這些權力轉移的主要因素,要是我們比較一下今天的肥沃月彎與古代人對肥沃月彎的描述,就很清楚了。過去的肥沃月彎,有很大的面積今天給沙漠、半沙漠、草原、或不適農耕的沖蝕、鹽化地帶佔據了。


那麼中國呢?中國於唐宋時成為技術大國、領先世界:鑄鐵、羅盤、造紙、印刷等,中國都是第一。但為什麼鄭和沒有繞過好望角西進,殖民歐洲,反而是葡萄牙人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開啟了歐洲人殖民遠東的時代?鄭和七下西洋,後來朝中大臣與太監鬥爭,大臣佔了上風後,就不再維持艦隊,最後船塢荒廢,甚至頒布禁海令。因為中國是個統一的國家,只要一個決定,就可以使全中國的艦隊停擺,那一個決定造成的結果難以挽回。


而事實上,正因為歐洲是分裂的,哥倫布才有機會在幾百位大人中說服一位,資助他出海的費用。一旦西班牙投身殖民每洲的大業,其他的國家眼見財富流入西班牙,立刻群起效尤。歐洲分裂導致的結果,與發生在統一中國的事,成為尖銳的對比。地圖可以透露答案:歐洲的海岸線極為曲折,有5個大半島,每一個都接近獨立的島嶼,所以每一個半島上都發展出了獨立的語言、族裔、政府。比較起來中國的海岸線太單純了。中國在西藏高原以東並無崇山峻嶺,足以隔絕交通,腹地又有兩條東西向的大河聯繫,所以東西、南北的交通都便利。中國自古便有兩個農產值高的核心地區,兩者間也不疏離,最後統一成一個核心區。


而統一歐洲一直都是夢想,像查理曼大帝、拿破崙、希特勒;甚至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也不過佔有歐洲一半的土地。但是中國的地理條件最後讓中國付出了代價-只要獨裁者一個決定,就能阻滯創新。歐洲的情況完全不同,地理的障礙促成許多互相競爭的獨立小國。每一個小國都是一個創造中心。要是其中一個小國拒絕一項創新,其他國接納了,就會迫使鄰國跟進,否則就落伍或給淘汰。歐洲的地理障礙足以妨礙統一,又不會妨礙技術與觀念的流通。在歐洲從未出現過能夠決定全歐洲命運的獨裁者。這些比較顯示:地理便利對技術的演進既具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

歐洲和中國的海岸線比較


15.另一個有趣的討論方向,是從競爭來看古代與現代商業世界的共同點。歐洲政治與地理上的分裂有利創新,統一的中國則因缺乏競爭而不思創新,但印度的分裂比歐洲更甚,卻沒什麼技術創新。所以或許是「最佳分裂原則」:過於統一或分裂都有礙創新。


即使是同一個國家,各產業之間表現也大不同,例如韓國的鋼鐵工業卓越,但其他產業則無法與美國相比。Diamond以麥肯錫的兩個案例(德國的啤酒產業與日本的食品加工業)、以及他觀察微軟的組織來說明,。


(1)德國啤酒產業的生產力為何遠遜於其他產業(如金屬加工業、鋼鐵業)?癥結在德國啤酒廠的規模,全德國共有千家左右的小啤酒廠,各啤酒廠因為壟斷所在地區的生意免於相互競爭,也不必和進口啤酒競爭。這是德國各地區居民喜好啤酒風味不同、以及政府政策造成的,因此德國沒有像美國那樣全國性的大品牌(美國只有67家啤酒廠),如百威、美樂或酷爾斯。德國啤酒廠都是小廠、經濟規模有限。


此外進口啤酒因受到德國法律的束縛,難以打入德國各地市場、與地區啤酒廠競爭。缺乏競爭的結果造成德國啤酒產業的生產力只有美國的43%。但德國的金屬和鋼鐵產業則享有國際聲譽,這是因為德國的金屬和鋼鐵公司不但相互競爭,還必須和世界各大公司一較長短。


(2)日本許多企業表現出色,但不包括食品加工業。日本的食品加工業也有地區壟斷的現象,例如北海道鮮奶廠的乳品無法與南部的鮮奶廠競爭,因為日本人喜歡新鮮食物(最好是當天生產),從北部運送到南部需要1、2天時間,會被消費者嫌棄。而且根據日本法令,外國進口的加工食品都須經過10天的檢疫。由於日本食品加工業免於來自國內、外的競爭壓力,只顧壟斷地區生意,當然無法和世界一流大廠媲美。


日本其他產業則和食品加工業不同,例如日本的鋼鐵、金屬、汽車、汽車零組件、相機、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產業必須面臨激烈競爭,生產力因而勝過美國。但日本的香皂、啤酒和電腦製造業則一如其食品加工業,因缺乏競爭、故步自封,生產力就比不上美國。


(3)微軟與IBM的對比:微軟有非常多單位,每個單位5-10人,各單位之間可以自由溝通,各單位成員如果有很棒的點子,都能自由發揮,看如何付諸實現。在這種組織下,公司可分解成許多相互競爭的單位。以前的IBM各單位往往自行其是,最後就失去競爭優勢。


結論:上述3個例子顯示一個有關群體組織的通則,如果目標是創新與競爭能力,那就不可太強調統一,過於分裂也不好。若是希望將國家、產業、工業地帶或公司分成若干群體,使之互相競爭,就得注重自由溝通,就像美國聯邦體系,50個州皆在競爭性的制度框架下運作,以求發揮最大的行政效能。

0 留言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