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QR:璀璨帝國,盛世羅馬,元老院與人民的榮光古史

by byronyen

因為5月初即將造訪義大利,時常在想旅行這件事能夠怎樣「進步」,結論大概還是來自兩方面,一是硬體,這也是我買了台GoPro,並且學習Premiere Pro的原因。二當然還是回到更重要的知識囉,所以就打算來K這本感覺很厚重(超過600頁,算是大部頭了吧)的歷史書,看完再來看已經在書櫃放很久的「藝術的故事」吧(北義會看很多教堂、美術館)。


這本書的原文名稱為「SPQR: A History of Ancient Rome」,其中的SPQR是拉丁語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意思為「元老院與羅馬公民」(Senate & Roman People),是古羅馬政府的正式名稱。作者Mary Beard(1955-)是英國知名古典歷史學家,在Youtube上也可以找到多部她參與的紀錄片。


Beard在序中說,古羅馬史的研究在近幾十年產生了許多變化,就拿吉朋(Edward Gibbon,1737-1794)的歷史巨作「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來比較,變化的原因一部分來自視角的不同:歷史學家對古羅馬提出了更多的問題:例如性別認同到食物供應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考古的新發現,這是吉朋時代所欠缺的。因此歷史的研究是堆疊上去的。


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來自作者的一個提問:「為何義大利中部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後來發展成巨大的強權?」換句話說,為何是羅馬、而不是其他?而且與吉朋探討羅馬帝國的衰敗不同,Beard的這本古羅馬史主要是要討論羅馬的崛起,以及它為何能長久的維持統治力量。簡單的答案是「公民計畫」,因此這本SPQR所涵蓋的時間範圍,從西元前753年羅馬建城開始,到西元212年卡拉卡拉(Caracalla)皇帝下令,規定羅馬帝國境內的自由民,無論身在何處,全都是羅馬公民。


1.這本書從西元前一世紀的西元前63年切入,這一年發生了後世稱為「卡提林陰謀」(The Catiline Conspiracy)的未遂政變。主角是兩個歷史人物:卡提林與著名的西塞羅。卡提林那時財務出狀況瀕臨破產(主要是因為他兩度參選執政官),於是他設計了一項陰謀,想解除所有人債務(藉此得到窮人的支持),並威脅要除去主要政治人物,甚至還放話要把羅馬燒了。而後來當選執政官的西塞羅,處理方式也極具爭議,他以類似今日的「緊急權利法案」授權,與元老院的支持下,在沒有公開審判下就把陰謀參與者處決。

在元老院選舉的那一天,西塞羅發表了他的著名演說:「卡提林,到底你還要把我們的耐心濫用到什麼時候?你的喪心病狂的行為還要把我們玩弄到多久?你肆無忌憚的作風將要囂張到什麼程度?」這句開場白後來被廣泛應用


西元前44年凱撒被元老院成員暗殺,一年後安東尼、屋大維與雷必達結成同盟,開始剷除政敵,西塞羅也在這場內亂中被殺。由於西塞羅曾寫下譴責安東尼的講稿,所以他死後頭和右手被砍下來,釘在羅馬市中心供人觀看、破壞。後來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並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2.羅馬建城的故事:羅慕勒斯與雷穆斯(Romulus & Remus),是歷史還是傳說?

根據本書常引用的李維(Titus Livius)所著「羅馬史」(大約保存了25%),雙胞胎的母親是貞女祭司的希薇雅,她之所以成為貞女祭司是因為她的父親與叔父政爭,原本為國王的父親被趕下台,叔父逼迫希薇雅擔任貞女祭司,以阻止對手留下後代。希薇雅遭受戰神馬爾斯(Mars)的強暴懷了孕,希薇雅生下雙胞胎後,叔父命人將嬰兒帶至台伯河淹死。但在被河水沖走前,一頭母狼給他們餵奶救了他們。後來一個牧羊人發現了雙胞胎,將他們帶回家。他們長大後無意間與祖父重逢,幫助他重新登上王位後,就出去另覓地點建立自己的城邦。

Romulus & Remus的這組雕像遍及世界各地,部分還得歸功於墨索里尼,因為他把這雕像視為羅馬的象徵。


兩兄弟對該把新城邦蓋在哪座山丘上起了爭執,羅慕勒斯選了帕拉廷山(後來羅馬皇帝的宮殿就蓋在那,英文的王宮Palace就是由此而來),雷穆斯則屬意阿芬丁山(Aventine)。當雷穆斯挑釁地越過羅慕勒斯的圍牆後,羅慕勒斯殺死了兄弟,成為新城邦唯一的王,並用他的名字給新城邦命名(Roma),建城的日期後來被定調在西元前753年。根據李維的羅馬史,為了增加新城邦的人口,羅慕勒斯使用詭計,邀請附近鄰邦居民前來參加慶典活動,在活動他發出訊號,允許人民綁架訪客中的年輕女子、強娶為妻。


我們看羅慕勒斯與雷穆斯的故事,一定覺得鐵定是神話不具任何歷史意義,但Beard是這樣看的,她認為經過很幾世紀的重述與重寫,羅馬人自己重構了羅慕勒斯的角色,將他塑造成一個強有力的象徵,代表羅馬人的偏好。或是這樣講,開國故事或許事實並非如此,而是反過來,羅馬人將其個性回頭投射到建國之父的故事裡。


3.王政時期:西元前753-前509年,羅馬由國王(非世襲,而是由元老院選出)掌政,元老院是由貴族組成。根據李維的羅馬史,在羅慕勒斯後,羅馬一共經歷了6位國王的統治,儘管歷史學家對此存疑。Beard則認為與其使用王政(regal)時期,不如使用酋長(chiefly)時期,更為貼切。


王政時期的各種制度設立:

(1)宗教:古羅馬人與諸神打交道主要是透過各種儀式,目的不是信仰,而是要確保羅馬和諸神的良好關係,以確保羅馬的繁榮。


(2)羅馬曆(Roman Calendar):源自陰曆(按月亮月相週期安排),第二任國王努瑪將羅慕勒斯所建立的、較混亂的10個月(Martius、Aprilis、Maius、Junius、Quintilis、Sextilis、September、October、November 及 December),在新年之前加上Januarius、年尾加上Februarius等兩個月。後來羅馬人將Februarius移至Januarius及Martius之間。所以我們每個月的名稱都來自羅馬。


總而言之,就算在王政時期,羅馬離「偉大」仍差的遠,而且比不上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的希臘城邦,即使它的幅員已經較大,人口也比較都市化了,這主要得益於羅馬的地理位置良好(既適合買賣、又靠近伊特魯斯坎(Etruria,緊鄰羅馬北方,一直延伸到今日的托斯卡尼,當時是義大利最富有、最強大的城邦)。


讓王政時期走入歷史的,竟是盧奎西雅的強暴事件(The Rape of Lucretia),且與羅慕勒斯與雷穆斯(Romulus & Remus)的故事一樣,充滿了神話色彩。根據李維的羅馬史,塔克文國王的一個兒子強暴了盧奎西雅,盧奎西雅不甘受辱選擇了自殺。塔克文和他的兒子被逐出羅馬,羅馬人民決定不再實行君主制,而是選出兩名行政官(後改名為執政官)來治理國家,任期一年。就這樣羅馬王政時期結束、共和國成立。


4.西元前500-前300年:羅馬大躍進。西元前509年塔克文(王政時代第7位國王)被逐出羅馬,羅馬人民決定不再需要國王,而是選出兩名執政官,從而建立起了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一直到西元前27年屋大維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的稱號,羅馬結束共和政體、進入帝國時代。但Beard認為西元前500年到西元前300年的這段期間,羅馬經歷了大躍進,往共和政體靠近。


(1)政府組織:元老院開始運作。


(2)基礎建設:除了有由軍團組成的軍隊、貨幣的發行(可能是為了支付軍餉或支付修築道路費用)外,第一條水道橋(Aqua Appia)於西元前312年建立,同年第一條主要道路Via Appia修築完成。


(3)法律:約西元前450年制定了12表法(刻在12塊銅板上)。


(4)階級衝突:王政時代結束後數百年內,平民發動抗爭,要求與貴族共享政治權力。因為他們一再要替羅馬打仗,但利益卻全都落入貴族手中。他們可能隨時被任意處罰,而且萬一欠了錢,還可能淪落為奴。隨著激動人心的演說、罷工、暴力,羅馬的官職逐步向平民開放。


(5)西元前396年羅馬摧毀了附近的維伊(Veio,是前述伊特魯斯坎城邦最富裕的城市),接著於西元前390年,高盧人入侵,將羅馬夷為平地。併吞維伊的影響是羅馬土地與公民大增,而且首次從稅收中支付軍隊的軍餉,即軍隊中心化。高盧人對羅馬的影響,是羅馬差不多在之後開始拓展軍事勢力。但最具關鍵影響的是,羅馬與戰敗的城邦簽訂條約,賦予其公民權。羅馬只對他們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提供兵力。


這樣形成的兵力(當然還有忠誠度,這後面的章節會討論)使得羅馬在義大利半島所向無敵,它們有可能輸掉一場戰鬥,但是不會輸掉任何一場戰爭。這也是為何李維認為,若羅馬和馬其頓打起來的話(要是亞歷山大大帝決定不去攻打東方的波斯,而是班師西行攻打羅馬),羅馬會贏,因為羅馬有人數上絕對的優勢。


5.布匿戰爭(Punic war):古羅馬與迦太基的三次戰爭,名稱來自當時羅馬稱迦太基為Punicus。羅馬與迦太基交戰為典型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當新興強國(羅馬為當時的rising power)的崛起威脅到既有強國(迦太基當時為ruling power)時,雙方就可能爆發戰爭衝突。


(1)第一次布匿戰爭(西元前264年-前241年),主要地中海上的海戰。開始雙方在西西里島交戰,接著羅馬進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敗。


(2)第二次布匿戰爭(西元前218年-前201年),三次中最著名的戰爭。迦太基主帥漢尼拔率軍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在坎尼會戰大敗羅馬軍。羅馬出兵迦太基本土,漢尼拔回軍馳援,於北非扎馬戰役戰敗,羅馬人獲勝。


(3)第三次布匿戰爭(西元前149年-前146年),羅馬長期圍困迦太基城,最後迦太基戰敗慘遭屠城,領土成為羅馬的一個省份:阿非利加行省。


6.波利比烏斯的「歷史」論羅馬政治

波利比烏斯是希臘化時代(西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後,至西元前146年羅馬共和國征服希臘,這段期間古希臘文明主宰地中海東岸的文明)的歷史學家,以「歷史」一書傳世。波利比烏斯認為羅馬政治結合了君主政體(執政官為代表)、貴族統治(元老院為代表)、民主政治(人民為代表)三者混合的元素,羅馬政治就藏在執政官、元老院與人民之間的微妙制衡關係。


例如執政官在戰爭中有絕對的指揮權,但他們必須經過人民的選舉,也必須仰賴掌管財政大權的元老院撥給他們資金。又或是儘管人民的權力不像具絕對制衡力那麼大,但畢竟貴族必須仰賴人民的支持才能成功。


7.西元前146年羅馬毀滅迦太基,同年羅馬又洗劫了希臘最富庶的城市科林斯。羅馬為何會在短短幾個月內攻擊上述兩座城市,歷史學家仍爭論不休。但可確定的是,之後共和制開始走向瓦解。將軍蘇拉兩次帶領軍隊攻入羅馬,第一次的目的是要迫使元老院授予他進軍東方的指揮權,第二次則迫使元老院任命他為獨裁官(獨裁官是國家面臨危急時,政府可以將全部權力短暫授予某人,讓他專心應付危急)。蘇拉贏得了羅馬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內戰,成為羅馬共和國第一個通過武力奪取政權的人。


羅馬的政治秩序逐漸被街頭暴力所取代,龐培、凱撒和克拉蘇組成了前三巨頭(Gang of Three),以確保重要的決策都依照他們的意願。凱撒後來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決定效法蘇拉利用武力奪取羅馬,西元前49年凱撒渡過義大利北部的盧比孔河(Rubicon River),朝羅馬進軍。凱撒和龐培之間展開大規模內戰,凱撒獲勝而龐培逃至埃及後被殺。


8.隨著羅馬不停征戰、侵略,羅馬隊形省的指揮產生變化,因為防衛、擴張領土的需求,使羅馬把財政與軍事資源交給了某個指揮官。龐培、凱撒都是靠著海外建立的戰功,逐漸成為競爭對手。而他們所指揮的軍隊,事實上變成了私人軍隊,使他們可以藐視共和體制。因此是帝國創造了皇帝、而不是皇帝建立了帝國。


西元前44年,凱撒被布魯特斯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凱撒身亡後,因為沒有子嗣,他在遺囑中領養外甥女的兒子、18歲的屋大維為繼承人。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西元前27年),並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9.屋大維、安東尼和雷比達一開始組成了政治同盟(歷史學家稱為後三頭同盟),後來也開始互相內鬥。西元前30年,屋大維入侵埃及,已定居埃及的安東尼與克麗奧佩特拉(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任君主,托勒密王朝為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部將托勒密所建,伊莉莎白泰勒於「埃及豔后」中曾飾演克麗奧佩特拉)相繼自殺,羅馬內戰結束。


西元前27年屋大維獲得奧古斯都(Augustus)的稱號,表面上維持羅馬共和國形式,實際上開始以獨裁者身分統治羅馬,長達43年。依奧古斯都自己的講法,他的權力來自:(1)軍事征服、(2)身為羅馬人民的保護者和贊助者、(3)大興土木(羅馬開始使用大理石打造城市)。此外他也將幾百年來辦私人軍團的形式改成國有化軍隊。


7月是由凱撒大帝的名字Julius而來,因為他在7月出生。奧古斯都過世時是8月,元老院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將八8月稱為「奧古斯都月」。這也是8月英文的由來。


10.奧古斯都死後,之後的每位皇帝多少都在模仿他,例如大興土木、炫耀軍事才能、大力展現對人民的慷慨,或至少都把奧古斯都放在帝號裡。由奧古斯都消滅了托勒密王國開始,一直到五賢帝(聶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庇烏斯、奧理流斯),是羅馬帝國存在的500多年間,前200年比較興盛的時期,史稱為羅馬治世(或羅馬和平)


在西元192年康莫達斯遇刺,羅馬開始五帝之年的內亂為止,羅馬共有14位皇帝,統治了羅馬將近180年。這當中有不少皇帝赫赫有名,例如以迫害基督徒聞名的尼祿,著有沉思錄(Meditations)、有哲學皇帝之稱的奧理流斯(在神鬼戰士中由Richard Harris飾演),同樣在神鬼戰士中由影帝Joaquin Phoenix所飾演的奧理流斯之子康莫達斯。


11.最後兩張Beard分別介紹了羅馬市裡頭,以及羅馬行省內人民的生活。首先儘管羅馬貧富有差距,但同樣必須面對髒亂(人民會把羅馬道路當做公廁使用)又吵雜(夜晚馬車)的折磨,而現在著名的羅馬澡堂,則有傳染病的風險。羅馬人民多數是努力耕種的農民,一些年份他們的收成僅能糊口,好一點的年份就有多餘糧食可以販售。


圖拉真在位期間是羅馬帝國疆域最大的時候,他先佔領了達西亞(現羅馬尼亞)、然後是美索不達米亞,直到現在的伊朗。不過羅馬帝國的疆域並沒有明顯的劃分區隔,例如哈德良在是為了防禦不列顛尼亞北方的皮克特人侵略,才建造了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


羅馬人在行省的管理,只能與當地的菁英合作,這種交流是雙向的:帝國的統治特色受到這群菁英的影響,而這群菁英在文化與政治上也越來越認同羅馬。因此這種羅馬化的過程不是一個由上而下的直接管理,而是一個由下而上、由行省菁英主動適應羅馬文化的結果。這樣的文化融合在羅馬各地處處可見,例如在埃及行省,羅馬皇帝的形象被塑造成埃及法老王的樣子。


12.基督教的成功:理論上基督教是絕對的一神教,當然會排斥一直保佑羅馬成功的諸神。事實上羅馬的宗教不僅是多神,它們對待外國神祉就像對待外國人一樣。早在羅馬征服維伊起,它們就不時歡迎被征服的諸神進入萬神殿,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萬神殿的諸神也跟著增加。雖然基督教經歷了羅馬的迫害,但不可否認的是,基督教的成功其根源也在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流動,都是成功的因素。


13.由盛轉衰的羅馬:由皇帝的「人數」可以看出端倪,西元14年至192年間,羅馬只有14位皇帝(尼祿死後羅馬曾短暫出現3位皇帝不計入),但從193年到293年的一百年間,羅馬卻出現了70多位皇帝。而且皇帝越來越不常住在羅馬,而是跟著軍隊紮營在外,這也加速了元老院的沒落:皇帝利用諭令或書信遠端控制,完全忽略元老院的存在。


心得:這本書涵蓋大約1,000年的歷史,由神話至史料,由華爾街日報(demonstrates how “a slightly shabby Iron Age village” rose to become the “undisputed hegemon of the Mediterranean”),以及經濟學人(animating “the grand sweep and the intimate details that bring the distant past vividly to life”)的評論就可看出Beard對古羅馬細緻入微的觀點。我當然沒資格做出什麼批評,不過我還是覺得Beard將書的命題,聚焦在公民權的給予,似乎有點誇大了這方面的力道。羅馬能由小村莊至大帝國,剛開始時接納外人的做法(自神話以來的傳統?) 當然是它們異於其他帝國高壓統治的妙方。但隨著帝國的擴大、組織的複雜,公民權的作用可想而知其效用在遞減,是否有高瞻遠矚的一方之霸,漸漸取代了原來元老院、執政官、人民之間微妙的平衡關係。換句話說,人民能否吃得飽、諸侯的野心能否得到滿足,才是後來羅馬歷史不可逆的決定因素。

0 留言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