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A Promised Land)

by byronyen

歐巴馬(Barack Obama,1961-),夏威夷出生長大、也在印尼生活過4年。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學士、哈佛大學法律博士。2005-2008年伊利諾州參議員、美國第44任總統(2009-2017),也是美國首位非裔(歐巴馬父親為肯亞盧歐族人)總統。200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本回憶錄敘述歐巴馬的從政抱負與歷程、當選總統後的團隊組成思維、各項政策的推行等。

1.歐巴馬1983年大學畢業後至芝加哥從事社區工作,後至哈佛大學攻讀法律博士,大二成為哈佛法律評論(Harvard Law Review)的總編輯。儘管2000年參選眾議員失利,但兩年後因一席參議員空缺(原本有機會當選的民主黨參議員決定競選總統)讓歐巴馬決定參選。在還未宣布參選的演講上,歐巴馬大聲反對美國出兵伊拉克,對此幕僚反應呈兩極,一方認為對於反戰採取清楚、不搖擺的立場,有助於歐巴馬在民主黨內初選出線。但是其他人則認為,911恐攻之後,全國情緒偏向出兵(當時全國民調顯示,多達67%美國民眾支持對伊拉克動武)。


歐巴馬演講時說,主題雖然是反戰,但其實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反對戰爭。他支持美軍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但他反對的是發動一場愚蠢的戰爭。海珊(Saddam Hussein)並未對美國及鄰國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而且就算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成功,美國也必須駐在伊拉克,時間不知會多久、花費不知會多少、後果不知會怎樣。結果接下來幾個月,歐巴馬選情一飛沖天,順利當選參議員。


2.歐巴馬當選參議員後,好笑的是媒體繼續炒作他的新聞,最常問的竟是他是否有意競選總統。歐巴馬宣示就任參議員當天,一位記者竟然問他認為自己的歷史定位是什麼?在人氣未減、多位黨內政治前輩的勸進下(認為歐巴馬具有激勵人心的能力,尤其是年輕人、少數族裔及無黨派民眾),歐巴馬決定參選2008年的美國總統選舉。

2006年10月的時代雜誌,分析歐巴馬有可能會是美國下一任總統


3.在一次幕僚開會當中,蜜雪兒(Michelle Obama)打斷了討論,問歐巴馬:「你說過,除你之外,民主黨內有許多人有能力打贏選戰,入主白宮。你告訴過我,你參選的唯一理由是你可以提供別人無法提供的東西。否則這一切沒有意義,對吧?(歐巴馬點頭)。所以我的問題是,為什麼是你,巴拉克?你為什麼要當總統?」歐巴馬提了幾個之前就說過的理由,包括能讓政壇有番新氣象、號召新一代參政、比任何一位候選人都能縮小社會嚴重的撕裂。


但接下來歐巴馬的回答更是經典:「沒有人可以保證我們能成功出線,但是有件事我可以打包票。我知道我舉起右手宣誓成為美國總統的那一天,世界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美國。我知道全美的小孩子,包括黑人孩子、拉丁裔孩子、無法融入社會的孩子,也會用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他們的視野開了、可能性變大了,光是這些…就值得了。」當場有女性幕僚淚流滿面,蜜雪兒當然也很滿意這答案。


4.歐巴馬的幕僚最擔心的是他在競選中會失言(gaffe),就能讓候選人容易受到攻擊。歐巴馬說按失言的定義,大多數人每天都會犯下5到10次失言,我們每一個人都仰仗我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容忍和善意,來填補語言的漏洞,明白我們的真意,並大體上假設我們是出自好意而非惡意。


在宣布要選總統的那一刻,平常的言論規則不再使用,麥克風無處不在,嘴裡說出的每一個字都會被記錄、放大、審查和剖析。出於天性,歐巴馬自認是個深思熟慮的演講者,這有助於他維持相對較低的失言機率。但是他的缺點是會囉哩囉嗦,提供迂迴和冗長的答案。


5.歐巴馬在民主黨內的初選是打敗了(Hillary Clinton),進而和共和黨出現的John McCain爭奪總統大位。美國總統大選與政黨黨內初選及黨團會議一樣,就像是待解的複雜數學難題,必須盤算要贏得哪些州才能獲得勝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至少在最近20年,兩大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都得出相同的答案:多數的州各擁其主的現實難以改變(例如北卡自1976年卡特當選總統後,再也沒有任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勝選過;而維吉尼亞州則自1964年詹森勝選後,民主黨就再也沒能拿下),所以應把所有時間和經費集中於數個關鍵決戰大州,其中包括俄亥俄、佛羅里達、密西根和賓州。


6.競選期間訪問以色列:西牆建於2000多年前,目的在保護神聖的聖殿山,並被視為通往神所在之處的通道。幾個世紀以來,不斷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在此祈禱,並息於將書面祈禱文塞入牆縫。沒想到第二天,歐巴馬的祈禱文內容卻出現在以色列當地報紙上,然後就在網路上流傳開來。


7.選擇拜登(Joe Biden,1942-)為副總統(註:可以看出當時歐巴馬是如何看待這位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年長歐巴馬19歲,當歐巴馬還是政治圈外人時,拜登已經在參院度過了35個年頭。歐巴馬認為如果自己被視為沉著鎮定、遣詞用字嚴謹的人,那麼拜登一定是一位熱心、沒架子且樂於與人分享想法的人。拜登真心享受與人交往的樂趣,因此十分討人歡心。當他出現在一個社交場合,會看到他那始終露出迷人笑容的英俊面孔,總是與交談者相距僅數英寸。他會一一詢問賓客來自哪裡,然後告訴他們自己有多喜歡他們的家鄉(這是我嚐過最好吃的餡餅)。有時他也會奉承賓客的孩子(有人稱讚你超美嗎?)或他們的母親(妳看起來絕對不到40歲!)。他就這樣一個接一個與人握手、擁抱、親吻、擊掌、說讚美話和開玩笑,任何人都不放過。


拜登雖熱情,但有個小缺點。在人人自以為是的華府,很難找到願意聽他長篇大論的人,如果一場演講限定15分鐘,拜登至少會講上半個小時;如果限定半小時,那就無法預估他到底會講多久了。他在國會聽證會的冗長發言更已成為傳奇。


但是歐巴馬認為最重要的是,拜登是一個非常有同理心的人。他小時候必須克服嚴重的口吃毛病(這可以解釋拜登後來對語言的強烈依戀)。他還經歷過令人難以想像的悲劇: 1972年,在拜登當選參議院後僅數周,他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小女兒於一場車禍喪生,兩個年輕的兒子也都受傷。面對如此巨變,拜登的同事和兄弟姐妹紛紛勸他辭退公職,但他不為所動,每天花一個半小時搭火車往返德拉瓦州和華府,以便公餘可以照顧兒子,就這樣30年如一日。直至事故後三年拜登認識了第二任妻子才走出悲痛。


8.選戰開打時最重大的議題是伊拉克(後來金融危機爆發),但除了伊拉克歐巴馬也強調必須制定更進步的經濟政策。在這個贏家全拿的新經濟中,控有資本或掌握特定高技能的人:無論是科技創業家、避險基金經理人、球星Lebron James或喜劇演員Jerry Seinfeld,能運用資產進行財務槓桿操作,積累史無前例的財富。而一般勞工無法補救資遣、工時縮減、薪資停滯、福利減少,尤其是醫療健保與教育費用雙雙攀升等問題。


歐巴馬競選時在每個城市和小鎮都傳達相同訊息,承諾會對高所得者調高稅負,以支應教育、研究和基礎建設等方面的重大投資。他也保證會強化工會、調生最低薪資、普及醫療健保,並使學子負擔得起大學學費。


9.沒想到金融海嘯開始爆發, 2008年3月,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股價一日內從57美元重挫到30美元,迫使聯準會策劃了一場賤賣,最後由摩根大通得手。國會另外也授權2,000億美元防止房利美與房地美倒閉(這兩大民營公司總計擔保全國近九成房貸)。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接下來幾天,雷曼破產的新聞引爆金融市場全面恐慌,各地股市大跌,陷入絕望的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購併。「問題資產紓困計畫」最終過關,但整個過程並未扭轉民眾對共和黨與麥肯的觀感,歐巴馬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


10.歐巴馬的人事布局

(1)幕僚長:在白宮,幕僚長猶如四分衛,大大小小每一個議題都得先經過他過濾,才給總統過目。包括總統在內,鮮少有人的工時與壓力會超過幕僚長。註:美國白宮幕僚長猶如台灣的總統府秘書長(現任李大維)。


(2)籌組經濟團隊,歐巴馬決定經驗勝過新鮮感,覺得這是情勢所需。原本財長有兩位人選: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柯林頓任內的財長)與蓋特納(Tim Geithner),最後歐巴馬決定兩個都聘,歐巴馬說服薩默斯不要當財長,改當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這個位子算是白宮最高的經濟職稱,但是不比財長來得有名氣)。其他重要人士包括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白宮管理及預算局局長、國內政策委員會主席等,但蓋特納和薩默斯才是經濟團隊的主力與意見領袖。


(3)國防部長:當時的國防部長蓋茲(Robert Gates)是共和黨人、冷戰鷹派人士,一如歐巴馬物色經濟團隊人選,講究務實。目前有18萬美軍駐在伊拉克與阿富汗,國防部若人事大換血,恐怕會充滿危機。讓蓋茲續任也有歐巴馬的政治考量,他承諾結束兩黨涇渭分明的黨派之爭。


對於一位剛當選、從來沒當過兵的非裔總統而言,推動改革及可能困難重重。這位總統當選人想限縮軍事預算,而且在爭取五角大廈的選票上大幅落後對手,歐巴馬需要蓋茲這樣的人幫忙,他懂得五角大廈運作方式,知道哪裡有陷阱,而且受到大家敬重。歐巴馬想要蓋茲加入團隊的最後一個理由是,力抗大家對他的偏見,他在選戰中給大家的印象: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一味地反對軍事行動,深信國際所有紛爭可透過對話而解決。歐巴馬認為這形象絕非100%正確,他相信外交,認為戰爭應是最後手段。他的外交政策(他承認一開始反對入侵伊拉克)至少很大一部分出自現實主義學派,該學派重視克制,主張以謙卑的態度降溫美國例外論,不要老以為可以照自己的意思改造這個世界。


有了蓋茲的聲音與意見,加上歐巴馬找了瓊斯(Jim Jones)擔任他任內的第一位國家安全顧問,這樣的安排確保他在做重大決定前,能聽取各方不同的觀點。


(4)國務卿:歐巴馬說服了希拉蕊出任國務卿。


11.回到金融海嘯,股市已蒸發了40%的市值,多達230萬棟房子因為無法按期還款而被銀行提前收回拍賣,每戶家庭財富縮水16%。若是一般的經濟衰退,貨幣政策是個選項:聯準會可透過降低利率讓消費者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房子、汽車、家電等任何東西。但利率已逼近零,不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都無意增加借貸。


歐巴馬團隊的討論重點因而集中在財政刺激措施,就是讓政府花更多的錢。歐巴馬對凱因斯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知道凱因斯的基本主張:從個別家庭或公司的角度來看,在嚴重經濟衰退期間,束緊腰帶的確是保護自己的謹慎做法,但是樽節可能會令經濟窒息。


對於這個難題,凱因斯的答案是政府必須介入,當個「spender of last resort」(指最後的借款人)。政府對市場注資,直到經濟的引擎開始再次轉動,家庭對前景有足夠的信心,願意將舊車換成新車,創新公司看到了足夠的需求,願意再次生產新產品。一旦經濟開始活絡,政府就可關掉資金的水龍頭,並透過增加的稅收打平花出去的錢。這在很大程度是小羅斯福總統新政(new deal)背後的邏輯。新政是他在1933年上台後所擬的救市措施。後來證明,新政的支出其實還是太小兒科。後來是二戰爆發,成了最給力的經濟火車頭,帶動整個國家一起打造民主兵工廠,才終於一勞永逸擺脫大蕭條。不過多虧新政,才沒有讓事情更惡化,凱因斯理論廣被經濟學家接受。


12.歐巴馬團隊提議把近8,000億美元的資金分成三個大小差不多的份額。第一桶金是緊急救助金,用以補助失業保險,以及直接挹注州政府,減緩州政府進一步大規模裁員公職人員。第二桶金是對中產階級減稅,以及對企業提供各種企業稅減免。第三桶金除了傳統的基建支出,也包括興建高速公路、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廠,以及將寬頻網路延伸到服務不足的偏僻地區等。


歐巴馬拜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Harry Reid、參院共和黨領袖Mitch McConnell、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眾院共和黨領袖John Boehner,以及新一屆國會裡多位重要領導人。「國會四大咖」的意見才讓歐巴馬和拜登了解什麼才是真實現況,而且有時還需要一番翻譯才聽得懂(高來高去)。

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中)


2009年2月,修正過的「復甦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經歐巴馬簽署後生效。


13.對於銀行不良資產的處理,財長蓋特納提議以壓力測試作為解決方案。他指出雖然各銀行無疑狀況都不好,帳面上有一大堆不良資產,但鑑於市場恐慌使得所有資產都大幅跌價,有可能其中有些資產實際狀況沒那麼糟。畢竟絕大部分房貸戶沒有淪落到違約的境地,而且並非全部房貸債權證券都一文不值。但只要市場無法分辨哪些銀行真的破產、哪些銀行只是暫時流動性不足,多數投資人就會避開任何與金融部門有關的事物。


所謂壓力測試(stress test)是由聯準會針對19家對金融體系事關重大的銀行,訂出其撐過最壞狀況所需確保的資本適足率基準,然後派遣監管人員詳查各行帳冊,並嚴格評估其是否有適切的金融緩衝以安度蕭條的衝擊。如果評估結果是否定的,該行將有半年時間經由民間來源提高資本適足率,而若期滿後依然未達標準,則政府將介入提供適足的資本助其達標。假若政府挹注的資本超過50%,則該行將進入國有化程序。無論如何,市場最後將可清楚了解各行狀況,依照這個辦法,政府在最後關頭才會動用到納稅人的血汗錢。


上任後,歐巴馬很快就發現,呈報給他的所有國內外問題,都沒有明確的、百分之百的解決方案。假如他對等待處理的問題無所作為,有七成的機率會釀成災難。如果採取某種處理方式則有五成五的機率可能化解問題(但問題如預期般迎刃而解的機率則是零)。而有三成機率是無論怎麼做都不管用,卻有一成五的機率,他們的作為會使問題變得更糟。


後來聯準會給了一份初步的測試結果報告, 19家重要金融機構,聯準會證明其中9家體質健康,認為他們不需要提高資本適足率。另外有5家被要求提高資本適足率以符合聯準會的標準,但其體質不差,足以從民間來源獲取所需資本。其餘5家(包括美國銀行、花旗集團、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則可能需要政府的額外援助。但最重要的是金融市場認為壓力測試嚴格且可信,投資人信心因而受到鼓舞,他們開始把現金轉回金融機構,速度就像撤資時那樣快。各家公司因而再度能借調到日常營運所需的資金。在雷曼兄弟淪亡近9個月後,美國似乎度過了金融恐慌的難關。


14.註:美國的左派、右派


15.美軍在阿布格萊布(Abu Ghraib)監獄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以下摘自維基百科:美國軍隊占領伊拉克後,美國和英國軍員在伊拉克巴格達省阿布格萊布監獄中對伊拉克戰俘的一系列侵犯人權行為,包含施行身體虐待、性虐待、酷刑、強姦、雞姦和謀殺。此事件於2004年4月,美國CBS新聞公布阿布格萊布監獄內的影像而曝光後,隨即引起全世界關注,並激起浩大的譴責聲浪。

把伊拉克戰俘當電燈泡

        


16.不同於入侵伊拉克,歐巴馬認為美國進軍阿富汗是必要的戰爭。因為一旦塔利班重新掌權,可能使阿富汗再次成為恐怖組織對美國及其盟國發起攻擊的根據地。不幸的是,6年多來儘管那裡有3萬多美軍和相同數目的盟軍駐紮,塔利班仍控制了阿富汗大片土地,特別是與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區。塔利班之所以不同於伊拉克蓋達組織,是因為其深入阿富汗社會結構,實在難以根除。


17.訪問沙烏地阿拉伯:當歐巴馬抵達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準備與阿布杜拉國王會談,在機場的盛大歡迎儀式上,歐巴馬首先注意到的是,停機坪與航站大廈完全看不到婦女和小孩,只見數排穿著軍裝或傳統阿拉伯長袍、戴頭巾的蓄鬍男子。當然這是波斯灣地區各國的一貫作風,但他依對這種壓迫婦孺的隔離做法感到震驚。沙國的穆斯林文化和歐巴馬小時候在印尼生活時見證的伊斯蘭文化大異其趣。在雅加達擁擠的公車上、放映最新功夫電影的滿座戲院裡、酒館外抽煙的人群中,或是吵雜街道上的行人裡,並不容易區分誰是穆斯林、基督徒、印度教徒。


而沙烏地阿拉伯始終與印尼截然不同。沙國開國君王阿布杜勒阿齊茲國王自1932年掌權起就堅信18世紀神學家及宗教領袖穆罕默德·伊本·阿布多·瓦哈比(1703-1792)追隨者傳授的教義(瓦哈比派)。瓦哈比派自稱是最純正的伊斯蘭信徒,將什葉派與蘇菲派(Sufi)視為異端。瓦哈比派的信條是保守的:公共場所施行性別隔離、避免與非穆斯林接觸、拒斥世俗的藝術與音樂和其他會干擾信仰的娛樂。阿布杜勒-阿齊茲依據瓦哈比派的教旨建立了現代的沙烏地阿拉伯,他也征服了麥地那和麥加,從而得以對全球伊斯蘭教義發揮極大的影響力。


沙國發現油田而致富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但其試圖在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維繫種種極端保守的做法,使得社會矛盾逐漸浮現。阿布杜勒阿齊茲需要西方的科技、知識與配銷管道以充分開發石油資源,因此與美國結盟並取得現代武器,確保油田不致落入敵對國家手中。沙國王室還促使西方公司投資其石油事業,並送子女到劍橋和哈佛等大學學習現代商業,年輕的沙國王子們於是發現法國的別墅、倫敦的夜店和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有無比的吸引力。


歐巴馬有時會想,沙國國王是否有一天會重新評估其宗教信仰,因而認清瓦哈比基本教義派就像所有宗教絕對主義一樣與現代格格不入,從而運用其財富與權力將沙國轉變成更溫和和包容的伊斯蘭國家。然而這或許不會發生,畢竟古老信仰已根深蒂固。


為了避免沙國發生類似伊朗那種伊斯蘭革命,沙國國王與國內最強硬的伊斯蘭教士達成協議,授權教士管控日常社會互動、決定學校教育內容、懲處違反宗教法令者(鞭打、剁手等,註:根據沙國法律,竊盗犯將會遭到砍去右手的刑罰,強盗犯的處罰則是砍去右手斬斷左腳。至於持槍搶劫、強姦、謀殺、叛教及走私毒品等罪行則是唯一死刑)。以換取教士們賦予王室正當性使其完全控制經濟與政府。更重要的是,沙國王室提供給瓦哈比派教士數十億美元,以便在世界各地建造清真寺和伊斯蘭學校。這使得基本教義派逐漸壯大,伊斯蘭世界對不同宗派的包容逐漸被削弱。在這樣的趨勢下,沙國親近王室的富商之子賓拉登,以及19名沙國籍和其他國籍恐怖份子,共同策劃和執行了911恐共。


18.訪問埃及:如果沙國國王代表現代阿拉伯世界謹守傳統的治理路線,那麼埃及政權則是專制統治路線的代表。在1950年代初期,賈邁勒·阿布杜-納瑟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埃及的君主政體並建立了一黨制國家。不久納瑟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壓制了英國與法國動武干預的舉動,使他在對抗殖民主義上舉世知名,同時也成為阿拉伯世界最得人心的領導者。


納瑟辭世後,他的威權統治模式仍獲中東等地領導人爭相仿效。敘利亞的阿薩德(Hafez al-Assad)、伊拉克海珊、利比亞格達費(Muammar Gaddafi)藉由裙帶政治、貪污腐敗、殘酷鎮壓,以及不斷與以色列衝突而長期掌權。納瑟的繼任者沙達特(Anwar Sadat)於1981年遭暗殺身亡後,穆巴拉克上台掌權。沙達特先前與以色列簽署了和平協訂,埃及因而成為美國的盟友,於是美國對埃及政府的貪腐、不光彩的人權紀錄、偶發的反猶太情緒充耳不聞。美國與沙國等產油富國對埃及的援助也源源不絕,因此穆巴拉克始終不用心改革停滯的經濟,使得一整個世代的憤怒青年無以為生。


19.歐巴馬的健保法案:美國有近1/5的人口由於負擔不起醫療費用,沒有保險的人因此減少定期檢查和預防性照護,常常等到病情嚴重,才到大醫院急診。而病得更重,醫藥費就更高。醫院就藉由調漲有保險病患的費用,來補償照顧無保險病患的損失,結果就導致保費高漲。這說明了為什麼美國在人均醫療保健上花費的錢,比其他先進國家高得多。


不斷增加的醫療保健費用也造成美國企業的負擔,日本和德國汽車製造商不必擔心像底特律製造商那樣,在為每輛汽車定價時,增加1,500美元以支付工人和退休人員的醫療保健費用。實際上正是為了因應國外競爭,美國企業才在1980年代後期和1990年代時,開始將逐漸增加的保險費用轉移到員工身上,工會往往發現,只能藉由同意放棄調漲工資,來保留原本的醫療保險計劃。經過歐巴馬的努力,名為「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於2010年3月簽署通過。


20.外交政策:競選總統期間,歐巴馬向美國人承諾要推動不一樣的外交政策。一執政,便確保白宮發布的每項外交政策聲明都強調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而且是大國小國皆然,因此他們刻意訪問了小布希政府長期忽視的地區。凡是出國參訪,歐巴馬都會納入重要觀光活動,藉此走出飯店與宮殿大門。他很清楚,自己願意參觀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或造訪胡志明市的當地餐館,留給土耳其或越南一般民眾的印象,絕對遠遠超越雙邊會議或記者會發言要點。同樣重要的是,這些參訪至少讓歐巴馬有機會與市井小民稍微互動,而不僅僅是見到政府官員或富裕菁英等不食人間煙火的階層。此外每次出國參訪期間,歐巴馬還特意舉行市民大會與年輕人互動。


每個國家的外交政策依然奠基於自身經濟利益、地理位置、族群與宗教分裂、領土爭端、建國神話、長期創傷、宿仇,最重要的當屬企圖永久掌權人士的需求。在擔任總統頭一年,歐巴馬在與伊朗、俄羅斯和中國等三國元首打交道的過程中,就明白這件事困難重重。


21.三國之中伊朗對美國長期利益的威脅最小,卻穩坐敵意最強的寶座。1951年伊朗的世俗左傾議會將該國油田國有化,掌控了曾屬於英國政府的利潤,英國於是實施海上封鎖,阻止伊朗向有興趣的買家運送石油,還說服艾森豪政府,新的伊朗政府正向蘇聯傾斜,帶動艾森豪批准「阿賈克斯行動」(Operation Ajax,即1953年由中情局與英國軍情六處聯合策劃的伊朗政變),最後推翻了伊朗民選總理,鞏固了年輕君主巴勒維國王的權利。


歐巴馬認為阿賈克斯行動是美國的誤判:把民族主義者的心願誤認為共產主義的陰謀;將商業利益與國家安全畫上等號;以為只要確定有益於美國,不惜顛覆民選政府,並與獨裁者結盟。儘管如此,伊朗政變後最初27年內,伊朗國王成為美國堅實的盟友,提供合約給美國石油公司,還購買大量昂貴的美國武器。


外人較難看到當地人民的不滿情緒,例如巴勒維國王奢華無度、政府無情鎮壓、宣揚歐美社會風俗等等,在保守神職人員與其追隨者眼中,莫不違反伊斯蘭教的核心信條。且中情局也未察覺流亡的什葉派精神領袖何梅尼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他一再譴責該國王是歐美國家的傀儡,呼籲信徒推翻現有體制,改建立按伊斯蘭教法治理的伊斯蘭國家。因此在1978年初,伊朗國內一連串示威活動演變成全面的民粹革命。


大多數美國人對這段革命的歷史一無所知,也不了解為什麼一個遙遠國家的人突然大肆燒毁山姆大叔肖像,並高呼美國該死。何梅尼自命為最高領導人,組建準軍事化的伊斯蘭革命衛隊,鎮壓質疑新政權的人士;他還利用激進學生衝進美國大使館,挾持美國人質,羞辱世界第一強權。


何梅尼號召推翻遜尼派阿拉伯君主國,導致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室成為死敵,加深整個中東地區的教派衝突。伊拉克1980年入侵伊朗未遂,加上隨後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波斯灣國家給予海珊資金,蘇聯則向何梅尼軍隊提供武器,都加速伊朗培植恐怖主義,藉此抵銷敵人的軍事優勢(前總統雷根企圖玩兩面手法,既公開支持伊拉克,又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


何梅尼誓言要讓以色列從地圖上消失,這讓伊朗成為以色列最大的安全威脅,促使以色列原本可能與鄰國和平共處的態度趨於強硬。從宏觀的角度看,何梅尼將世界渲染為真主阿拉的力量與大撒旦(美國)陣營之間的二元衝突,這項觀點像毒素般滲入了未來聖戰份子的腦袋中,也影響了原已容易懷疑與懼怕穆斯林的歐美國家。到了歐巴馬就職總統時,德黑蘭政府又再度由保守強硬派掌權,由新總統內賈德領導,反歐美言論、迫害同性戀者與任何他視為威脅的人士。但真正棘手的是伊郎不斷加速發展核武計劃。


根據聯合國「核不擴散條約」,伊朗有權發展和平用途的核能。但離心機不僅能用來旋轉並濃縮低濃度鈾以供應核電廠燃料所需,也可以改為生產武器等級的高濃度鈾。伊朗的核武無需威脅美國本土,只要中東地區可能有核武攻擊或恐怖主義,就會嚴重限縮未來美國總統遏制伊朗侵略鄰國的選項。沙烏地阿拉伯很可能加以反制,導致全球最動蕩不安的地區出現軍備競賽。而油價一旦暴漲,恐導致全球經濟深陷困境。


美國多次表態想跟伊朗展開對話卻遭到拒絕,便動員國際社會實施嚴厲的多邊經濟制裁,以迫使伊朗回到談判桌。聯合國安理會當時已通過多項決議,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並批准對伊朗實施有限制裁。問題是制裁措施太弱、無法產生實質影響。所以美國必須說服其他國家跟進施壓,這意味著要取得美國兩大歷史宿敵:俄羅斯與中國的支持。


22.1980年代中期,戈巴契夫接任俄羅斯總書記,推動改革與開放政策。數年後柏林圍牆倒塌,俄羅斯國內民主運動人士將葉爾欽推上權力核心,掃除舊有的共產秩序並解散蘇聯。1999年上台的繼任者普丁,成功穩定了經濟,這主要可歸功於油價上漲帶來的巨額收入增加。


然而普丁沒執政一年,新俄羅斯就越像舊俄羅斯。與普丁合作的企業寡頭成為大富豪,與普丁分道揚鑣的人,遭到各項刑事起訴,資產還被沒收。普丁的權利並非單純靠脅迫。他在俄羅斯坐擁高人氣(國內支持率鮮少低於六成)源自老派民族主義:恢復俄羅斯昔日榮光。對普丁而言,問題其實只有一個:俄羅斯不再是超級強權了,儘管俄羅斯擁有僅次於美國的核武,卻缺乏綿密的盟國與基地網絡,而這正是美國能將軍事力量投注到全球各地的主因。正是今日俄羅斯的現實面與普丁堅稱其具超級強權地位有著落差,說明了為何俄羅斯的外交關係越發挑釁。更為嚴重的是,普丁越來越積極阻止現已獨立的前蘇聯集團國家脫離俄羅斯掌控。當然還有2008年俄羅斯對喬治亞的入侵。


歐巴馬訪問莫斯科時普丁已不是俄羅斯總統,儘管他的支持率大幅領先,但選擇遵守俄羅斯憲法禁止連任三屆的規定,遂與前副手梅德韋傑夫互換位置。梅德韋傑夫在2008年當選總統後,立即任命普丁為總理。歐巴馬在莫斯科花了整個早上迎合普丁這位獨裁人物。歐巴馬自問:若普丁真的對任何社運人士下手,我明知道改變不了他的作為,會願意花多大力氣加以譴責?我願意冒著戰略武器裁減條約談判破局的風險嗎?還是要犧牲俄羅斯在伊朗問題上的合作?又該如何權衡取捨呢?


23.2009年11月歐巴馬首次訪問中國,他們按照指示把所有非政府電子設備留在空軍一號上,同時抱持一切通訊都被監控的心態來應對。中國遠端操作就足以將所有手機轉錄為錄音設備。歐巴馬若要從飯店打電話討論國安相關事宜,必須走到飯另一頭架有敏感資訊隔離設施(SCIF)的套房。團隊部分成員得在黑暗中穿衣甚至洗澡,以避開可能藏在每個房間的針孔攝影機。


1970年代中國實施經濟改革以來,廣邀尋找低廉勞力的美國企業把營運部門搬到中國,美國政府幫助中國在2001年取得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資格。儘管中國共產黨嚴格控管國內政治,但並未輸出其意識型態;中國在做生意上來者不拒,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皆然。多年來中國利用國家補貼、貨幣操縱與貿易傾銷,以人為方式壓低出口貨物價格,削弱美國本土製造業。但中國並非特例。從美國到日本的幾乎每一個富裕國家,都曾在不同發展階段採取重商主義來促進經濟發展。而就中國的觀點來看,所獲成果讓人無法反駁。距離數百萬中國人死於大饑荒僅過了一代,中國就已轉變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歐巴馬與當時中國總理胡錦濤主席與溫家寶總理會談,但他說胡錦濤令人昏昏欲睡,因為胡總是拿出一疊講稿來朗讀(浪費時間);而溫家寶雖樂於交換意見,但後來爆出家族成員貪腐疑雲。註:紐約時報2012年報導「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21026/c26princeling/


最後俄羅斯和中國於2010年6月投下關鍵的同意票,促使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1929號決議,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


24.歐巴馬總統心得:總統一職所付出的努力鮮少能馬上取得成果,眼前多數問題牽涉範圍太廣,交互影響的因素又太多,因此得學會分成小階段評估進展-每階段可能都要數個月來完成,而且都不太受社會大眾關注,同時得坦然接受一件事:若有機會實現最終目標,時間短則一兩年,長則整個總統任期(註:企業CEO亦然)。一個出色的總統沒有選擇,只能持續地同步處理多個難題(蜜雪兒有次跟歐巴馬說他就像馬戲團的特技演員,用長棍同時轉好多個盤子)。


白宮幕僚長與國家安全顧問幾乎每天於歐巴馬會面,而內閣部長裡只有國務卿、財政部長與國防部長,定期會與歐巴馬在橢圓形辦公室開會,其他部長想安排於他會談,除非是當務之急,否則就必須相互競爭以求能排進時程表。白宮團隊每季召開一次內閣全體會議,讓各部會有機會相互分享資訊,然而由於與會人數眾多,實際上並無法做太多事情。


25.氣候變遷政策:其實當時的政治氛圍不利於推動政策(試想民眾的房屋被法拍時,誰會在意家中是不是裝了太陽能板),但歐巴馬仍將氣候變遷政策列為優先要務。氣候團隊提出的政策和推動時程,包括設定碳排放量上限,如能順利推行,到2050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可望減少 8成。同樣重要的是,這有助於美國說服其他排碳大國(尤其是中國)效法美國的行動。


1992年世界各國代表在里約熱內如召開第一次地球峰會,「京都議定書」的簽署為全球訂定詳細面對全球暖化的執行計劃,包括具體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採用類似總量管制和排放交易制度的全球碳交易辦法,並透過融資機制來協助貧窮國家採用潔淨能源設備,以及保護亞馬遜雨林等具有碳中和作用的森林。然而依據美國憲法的規定,政府簽署的條約需參院2/3議員贊成才能通過,而當時(1997年)共和黨控制的參院少有人認為氣候變遷是一個真正的問題。而小布希於2000年總統大選擊敗民主黨候選人高爾後,「京都議定書」再也無望獲參院批准。於是在京都議定書全面生效之後,美國成為全球5個為未加入的國家之一(其他4個包括安道爾、梵蒂岡、台灣(想參加但不被承認為國家)和阿富汗)。


歐巴馬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即使民主黨已掌控參院多數議席,他仍然爭取不到過關所需的67張支持票。因此他們另謀出路,提出了一項包含三大承諾的過渡時期協議草案。首先要求每個國家根據其不同條件各自提出確切的溫室氣體減量計劃;其次各國應同意接受監督,允許其他國家在其境內獨立進行實地稽核,以確保其履行減量承諾;第三,富裕國家提供數十億美元予貧窮國家,以助其適應及緩和氣候變遷的衝擊,且貧窮國家僅須履行各自較不沉重的義務。歐巴馬團隊最後成功迫使中國和印度接受,此原則更在2015年成為各國簽署「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的重要基礎。


26.歐債危機爆發:雖然金融危機源於華爾街,但全歐各地也都受到重大衝擊。在美國經濟逐漸恢復生機後數個月,歐盟各國銀行體系仍舊脆弱,主要產業也因全球貿易驟減難以復甦,某些國家失業率更高達20%。不過歐洲房市並未像美國崩盤,而且社會安全網絡較美國健全,能幫助弱勢民眾緩和經濟衰退的衝擊。另一方面,因公共服務需求大增、稅收減少、銀行紓困,歐洲各國政府預算面臨重大壓力,卻不像美國危機時還能以較低代價融通財政赤字(避險投資人會爭相購買美國政府公債)。因此愛爾蘭、葡萄牙、希臘、義大利與西班牙(歐豬5國)越來越難借到所需資金。各國不得不厲行樽節力圖安撫金融市場,但刪減政府支出又使疲弱的總和需求更加低落,導致各國經濟進一步衰退,從而造成政府預算缺口進一步擴大、必須舉借更高利率的債務。


歐洲最大的幾個經濟體都是民選的中間偏右派(依美國標準來說是自由派)當家,主張財政收支平衡與自由市場改革,而不支持政府擴大支出。在歐盟最具影響力的德國尤其如此,這個經濟強國一向認為財政紀律是所有經濟困境的解方。


希臘身為歐盟成員,因此希臘的經濟問題極易影響其他歐盟國家,尤其某些國家的銀行還是希臘最大債權銀行。而且希臘是16個採用歐元國家之一,這意味沒有自己的貨幣,無法藉由貨幣貶值或獨自的貨幣措施來解決問題。如果歐元區其他國家無法立即推出大規模救助方案,希臘將別無選擇,只能退出歐元區,而這勢必造成經濟形式更加難以預料。國際市場對此憂心忡忡,從而造成愛爾蘭、葡萄牙、義大利與西班牙從銀行借款以償還主權債務的利率標高。


希臘主權債務危機不但攸關全球金融,同時也是地緣政治問題,它揭露了歐洲數十年來走向統合過程中的諸多矛盾。在推倒柏林圍牆後,歐洲井然有序地進行結構重整。從主要架構(共同市場、歐元、歐洲議會、布魯塞爾總部制定政策的官僚體系),可以樂觀預見成為一體的歐洲大陸,可望擺脫數世紀以來釀成血腥衝突的民族主義毒素。歐盟因成員國放棄部分主權,從而得以享有普遍的和平和繁榮。然而各國人民國族認同(語言、文化、歷史與經濟發展程度上的差異)依然根深蒂固。這些差異在經濟危機深化時開始被彰顯出來。歐洲較富裕、政府較有效能國家的民眾,多大程度能接受稅金用來承擔鄰國政府應盡的義務?經濟陷困國家的民眾會接受強加於他們的樽節措施嗎?


27.金融改革法案:歐巴馬團隊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政策來化解金融問題,團隊於2009年6月提出金融改革法草案,雖未全面納入左派想要的所有條款,但仍展現企圖心,其核心精神在於提升所有重要金融機構資本適足率,以抑制投資人向銀行與非銀行融資、從事高風險豪賭。提高自有資本比率也可使這些金融機構擁有較佳流動性,在市場低迷時能更好地應付客戶突然抽走資金的狀況。這同時也可強化金融體系整體體質,因為各重要金融機構必須定期接受壓力測試,以確保達到資本適足率目標値。最後歐巴馬於2010年簽署批准了「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28.廢除「不問,不說」政策(Don’t ask, don’t tell,由柯林頓提出,不問,是指雖不支持同性戀者參軍,但軍中長官不得詢問軍隊成員的性傾向,也不得在沒有足夠證據下對成員性向進行調查;不說,指只要同性戀者不公開自己的性取向,長官就不會試圖揭露、驅逐同性戀者)。和「夢想法案」(DACA,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入境美國時未滿16歲的非法移民申請可續期的兩年暫緩遣返,並容許他們申請工作許可,歐巴馬以行政命令方式啟動)。


另外還有墮胎、槍枝、種族、以及多元LGBTQ(Lesbian女同志、Gay男同志、Bisexual雙性戀、Transgender跨性別(如原先是生理男性,認同自己的性別是女性,又或著出生是生理女性,認同自己的性別是男性,有些會進行性別置換手術)、Question疑惑者)權利和移民等議題。這些議題提出民主的最基本問題,也就是我們應該將誰視為美國大家庭的成員,我們期望誰能擁有跟我們一樣的權利、尊重和關注?歐巴馬相信可以將美國這一個大家庭廣泛的定義為:包括同性戀者,也包含在美國落地生根並養育子女的移民家庭,即使他們還沒有拿到綠卡。


29.以阿衝突: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的衝突可追溯到1917年「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當時英國佔領巴勒斯坦,致力於替猶太人打造民族家園。在接下來20年間,猶太復國主義領袖動員大批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1947年二戰剛結束,聯合國批准了一向分區計劃,建立分屬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主權國家。猶太復國主義領袖欣然接受了該計劃,但巴勒斯坦人與剛擺脫殖民統治的周邊阿拉伯國家卻極力反對。隨著英國的撤離,雙方迅速陷入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年,隨著猶太武裝份子宣布勝利,以色列正式誕生。


對猶太人而言,他們終於能在具歷史意義的家園建立自己的國家。但大約70萬名巴勒斯坦人不僅失去了國家,還被驅逐出自己的土地。接下來30年,以色列與阿拉伯鄰國發生了接二連三的衝突,其中最嚴重的當屬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色列從約旦手中奪取了西岸與東耶路撒冷的控制權、從埃及手中奪取了加薩走廊與西奈半島的控制權、從敘利亞手中奪取了戈蘭高地的控制權。與此同時,主要居住在被佔領區難民營的巴勒斯坦人由以色列國防軍統治,日常生活與經濟活動都嚴重受限,促使巴勒斯坦人呼籲武裝抵抗,並導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的興起。


隨著冷戰時期兩大強權爭奪在中東的影響力,美國成了以色列的主要恩庇國。之後幾乎每位美國總統都設法解決以阿衝突。1978年在卡特總統的邀請下,以色列與埃及簽署歷史性的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實現兩國的長期和平,同時將西奈半島歸還埃及。這項協議讓以色列總理比金與埃及總統沙達特雙雙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埃及也進一步脫離蘇聯勢力範圍,以埃兩國成為美國的重要夥伴。15年後冷戰結束,柯林頓總統邀請以色列時任總理拉賓與巴解組織領袖阿拉法特共同簽署「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巴解組織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以色列則承認巴解組織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但事實證明雙方各派系之間舊有傷痕仍未弭平,導致問題難以解決。1995年拉賓遭以色列及右派極端份子暗殺,繼任者在提前大選中敗給右派聯合黨黨魁納坦雅胡,而納坦雅胡政見之一是全面吞併巴勒斯坦領土。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等強硬派則不滿「奧斯陸協議」,呼籲透過武裝衝突奪回阿拉伯土地。


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認為,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領土違反了國際法。因此美國的外交官發覺自己的處境尷尬,明明是他們反對的行為,卻不得不為以色列辯護。美國官員還必須加以解釋,他們質疑中國或伊朗等國的人權紀錄,卻漠視巴勒斯坦人的權利;而以色列的佔領行為持續引燃阿拉伯社會的怒火,助長了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反美情緒。此外美國兩黨成員都深怕惹惱「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AIPAC是勢力龐大的跨黨派遊說組織,致力於確保美國對以色列的強力支持,影響力幾乎可以遍及美國每一個國會選區。華府每位政治人物(包括我在內)主要支持者與捐款人都不乏AIPAC成員。凡大聲抨擊以色列政策的人士,就可能被貼上反以色列(或反猶太人)的標籤,並在下次選舉中面對金援充沛的對手。


30.阿拉伯之春:白宮內經常討論北非與中東長期面臨的難題,他們思考這些國家石油枯竭後可能面臨何種後果;感嘆婦女生活所受限制-導致他們無法上學、工作甚至開車;該地經濟成長停滯不前,對阿拉伯國家年輕一輩影響尤其巨大。最重要的是,憂心幾乎每個阿拉伯政府都有專制與鎮壓的本質:不僅僅是缺乏真正的民主,而且掌權者似乎完全不對自己所統治的人民負責。許多政權已存在了數十年,由民族主義口號、共同宗教信仰、部落關係、家族情誼與恩庇制度所維繫。可以看出一般阿拉伯人的不滿情緒有不斷升溫的徵兆。


至少半世紀以來,美國的中東政策向來狹隘的集中與維持局勢穩定、防止石油供應中斷,同時阻止敵對勢力(早期是蘇聯,後來是伊朗)擴大影響力。美國鮮少公開斥責埃及或沙烏地阿拉伯的盟友侵犯人權。考量美國對伊拉克、蓋達組織與伊朗的擔憂,更別提以色列的安全需求,牽涉太多利害關係,無法冒著破壞邦誼的風險。


2010年12月在北非國家突尼西亞,有名26歲的貧困的水果小販在當地政府大樓外自焚,象徵走投無路的抗議,也是對貪腐政府無視其需求的憤怒回應。突尼西亞人都在停滯不前的經濟中長大,受到獨裁者阿里的壓迫。數天內掀起了全國的反政府示威(席捲全國成為「茉莉花革命」,茉莉花為突尼西亞國花),最終逼得阿里逃往沙烏地阿拉伯。與此同時,這類抗議活動開始在北非和中東遍地開花,舉凡阿爾及利亞、也門、約旦與阿曼都出現示威,即日後所稱「阿拉伯之春」。


從美國的觀點來看,最大的情勢發展出現在埃及,全國舉行大規模示威行動,抗議穆巴拉克總統的政權。美國政府忽然裡外不是人:一邊是壓迫人民但可靠的盟友,另一邊是疾呼改革的民眾在表達美國所謂的民主理想。歐巴馬決定呼籲穆巴拉克下台。穆巴拉克下台後,其他國家反政府示威遊行的範圍與強度增加,因為越來越多民眾開始相信改變確實可能。少數政權做出象徵性改革成功以回應抗議者的要求,同時避免重大的流血衝突。但對許多阿拉伯國家元首來說,埃及帶來的主要教訓卻是必須無情的鎮壓,即使招致國際批評也在所不惜。


敘利亞和巴林是暴力事件最嚴重的兩個國家,敘利亞與美國長期敵對,歷史上與俄羅斯和伊朗結盟,也是真主黨(1982年伊朗資助成立的什葉派伊斯蘭政治和軍事組織,成立宗旨為消滅以色列,把西方勢力逐出黎巴嫩。現今是黎巴嫩主要的反對派政黨)的支持者。總統阿薩德可以靠俄羅斯否決美國透過聯合國安理會實施國際制裁的提案。而巴林則是美國的長期盟友,也是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的所在地。這層關係讓美國能私下對國王哈馬德施壓,要他們答應抗議群眾的部分要求,並克制警方的暴力行為。


註:美國海軍根據任務範圍的不同將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劃分為了7大艦隊(2、3、4、5、6、7、10,第10艦隊沒有任何艦艇,負責美國海軍的網絡作戰,用來確保網絡的安全。另原第1艦隊在1973年編入了第3艦隊)。


31.狙殺賓拉登:到歐巴馬上任時,911恐攻主謀賓拉登已經下落不明。美國情報發現賓拉登應該是在巴基斯坦離伊斯蘭瑪巴德北邊35英里的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這個富裕郊區的一棟別墅。透過空中監視,團隊觀察到一位高大的男士,此人從未離開過別墅,但經常在別墅裡面的小花園散步。他們叫他「踱步者」並且認為他可能就是賓拉登。


歐巴馬和幕僚討論情報的可信度、可能的選項以及可能的風險後,決定在阿伯塔巴德採取行動。如此重要又風險極高的任務,需要一位頂尖軍事人才,所以請來國防部服海軍上將William McRaven一起開會。在McRaven的傳奇事業生涯中,曾親自指揮或進行超過1,000多次特殊作戰行動,地點都是在所能想像最危險的情境下。雖然中情局有自己的內部特殊作戰團隊,但選擇向McRaven請益,以了解阿伯塔巴德突襲行動可能遭遇的情況。中情局長Leon Panetta的結論是,中情局特務人員在技能和經驗上,無法跟McRaven的海豹部隊相比。

William McRaven(中)在橢圓形辦公室向歐巴馬提出建言,他著有「Sea Stories:My Life in Special Operations」一書


於是McRaven負責監督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基地(Fort Bragg),新建一個跟阿伯塔巴德一樣的別墅。海豹部隊在這裡進行一系列的著裝演練。2011/5/1海豹部隊發動突擊,順利擊斃賓拉登。賓拉登和在2019年被美軍行動擊斃的伊斯蘭國領導人Abu Bakral-Baghdadi的遺骸最後都海葬,原因是避免為伊斯蘭極端份子創造一個朝聖地點。


行動的5天後,歐巴馬搭機前往肯他基州,McRaven在那裡向他介紹參與阿伯塔巴德突襲行動的海豹部隊隊員。房間前面放了阿伯塔巴德別墅的模型,當指揮官向歐巴馬解說整個任務如何執行時,讓歐巴馬訝異的是,行動小組中有很多人看起來像40幾歲的會計師或高中校長,頭髮花白且行事低調。這證明了要順利執行最危險的任務,就要具備從經驗中累積的技能與判斷力。就像指揮官強調的那樣,在一次次的任務執行中,許多夥伴犧牲性命,讓團隊換取經驗。那次行程中,沒有任何人提到是誰開槍擊斃賓拉登,當然歐巴馬也絕口不問。

0 留言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