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屬於「耶魯大學40堂公開課」套書:經濟、哲學、文學、科學之一,作者Niall Kishtainy是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史教授,所以這本書是以經濟史的角度:各時代的經濟學家所遇見的問題及其所提出的思維,來闡述經濟學理論。
1.1776年蘇格蘭哲學家Adam Smith(1723-1790)出版「國富論」(The Wealth Nation),經濟體運作憑藉的是自利與分工,「看不見的手」會引導市場達成均衡。Smith也提出對國家財富的新解,成為對重商主義的反駁,重商主義(Mercantilism)認為財富即金銀等貴金屬,所以國家應鼓勵出口並抑制進口,以增加黃金庫存量。而重農主義(Physiocracy)則認為財富是國家的淨產出(從農獲扣除自己所需的部份,所以當時主張政府應增加對貴族的課稅、減少對農民的課稅)。而Smth則認為國家的財富是一國人民所生產出來的所有東西的總額。
2.工業革命造就了一些富人,但很多人仍生活在貧窮的深淵(試想Adam Smith提過的大頭針工廠,把整天的時間都花在製造大頭針的一小項任務,那就是許多雨果悲慘世界裡的芳婷),因此就有一些社會主義的想法誕生,一開始有「空想社會主義」(或烏托邦社會主義,Utopian socialism),認為可以創造出一個完美的世界,一個烏托邦,但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實現。
馬克思(Karl Max,1818-1883,猶太裔哲學家)認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衝突,是資本主義中深切的衝突,在過程中工人處境越來越悲慘,最後起義而建立共產社會主義,消除社會的分立,不再有階級鬥爭。馬克思最有名的兩本著作分別是「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
3.英國經濟學家Alfred Marashall(1842-1924)承接另一位英國經濟學家William Jevons所提的「邊際效用」概念,提出供需法則。Marashall的經濟學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economics),是Adam Smith和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的「古典經濟學」(Classical economics)的更新版,古典經濟學著重的是市場力量如何影響經濟體;新古典經濟學看的則是理性的個人如何帶動市場。
4.當出現「外部性」(externality)或「公共財」(public goods)時,Adam Smith的「看不見的手」就失靈了,此時就需要由政府推市場一把。此外當市場僅被少數或單一企業(獨佔)主導時,市場也會失靈,例如20世紀初的標準石油公司和美國鋼鐵公司,由於沒有競爭對手,因此可以自訂價格而產生「市場力量」。政府的反托拉斯政策就是要禁止獨佔或將大型企業分拆成小型企業,藉此讓市場更具競爭性。
5.20世紀初企業越來越成熟,開發出各式新產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經濟學家的市場理論也需要與時俱進。完全競爭與獨佔都太極端,「獨占性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指企業可以藉由例如廣告所形成的品牌形象,使其產品在買方的眼中不同於競爭對手的產品,透過這樣的差異化,可以贏得些許的獨佔力量。獨占性競爭的另一個名稱為「不完全競爭」,指企業間雖有競爭,但激烈程度遠不如完全競爭市場。之後經濟學家又建立起了「寡占」(Oligopoly)市場,指市場由一小群企業提供服務。
1950年代開始興起的賽局理論(Game theory)使經濟學家得以檢驗不同情況下的企業行為。
6.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的工業化開始起飛,美國也由最初是新移民組成的國家,變成小企業大企業林立的國家,企業主財富隨之大增。馬克吐溫說那是「鍍金時代」(Gilded age,約指1870-1900年),但這只是表面,骨子裡美國是一個浪費且無良的社會。傳統經濟學理論很少談到美國新富階級的崛起,因為經濟體裡都是理性人。然而人們有時買東西是為了要獲得別人的認可,而早期社會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辦法是不用工作。新富階級靠著股票或遺產的收益過日子,並透過從事休閒活動和購買奢侈品來展現自己。
美國經濟學家Thorstein Veblen(1857-1929)將新富階級所購買的豪宅、毛皮大衣與前往法國蔚藍海岸(Rivirea)度假等稱為「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是為了炫富,他並把這些少數特權命名為「有閒階級」(leisure class)。這些炫耀性消費品價格越高,負擔得起的人就更少了,更適合用來展現地位,因此會有更多的富人想買。
7.1933年美國失業率達25%(約1,300萬美國人失業),英國的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趁勢崛起。傳統的經濟學認為市場永遠都是處在充分就業狀態,這是來自「賽伊法則」(Say’s Law):東西做得出來就賣得掉,有供給就會有需求。
凱因斯說想像支出水準就像是浴缸裡的水面,賽伊法則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假設每個人都把賺來的錢拿去消費,但如果是存一些起來呢?存起來的錢就好比是從經濟體中漏掉了。此時如果有人借走了存款,用於投資(購買辦公大樓、機器設備等),於是又將支出挹注回到經濟體裡,可以保持浴缸裡的水準。但如果投資人對於投資興趣缺缺呢?那就把水龍頭稍微打開一點,鼓勵水管裡的水快一點流進浴缸裡,那麼水面就不會下降,水龍頭就是利率。
凱因斯認為,當流出浴缸的水比流進來得多,就會發生衰退。這時的情況是企業對未來感到無望而不再投資,企業產出減少並開始裁員,經濟體就陷入衰退,這就是1930年代美國的遭遇。事實上導致衰退的因素是因為大家都在存錢而不花錢。由於凱因斯,經濟學家很快達成了共識:大蕭條以及之後多次衰退期間幾百萬的失業者,都是支出水準下降的受害者。
8.賽局理論這個結合數學與經濟學的領域興起於1940、50年代,軍備競賽是賽局理論的範例之一:兩邊需要決定該做什麼、也同時要考慮對方會做什麼,被稱為「策略性互動」(strategic interaction),1964年的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IMDB 8.4)是賽局理論的極佳簡介。美國數學家John Nash(1928-2015,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證明多數賽局都有均衡(即後世所說的Nash equilibrium)。
軍備競賽是由非常有名的賽局「囚犯的兩難」(Prisoner’s dilemma)變化而來,由蘭德公司(RAND,軍方的研究機構)的數學家發明,最後的Nash equilibrium是兩邊都認罪。但奇怪之處是兩邊都做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因應之道,但最後卻不是對兩人來說最好的結果。
9.凱因斯1936年所寫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是最難懂的經濟著作之一,追隨者試著想把他的想法轉化為讓世人能懂的想法,例如Paul Samuelson等人,他們被稱為凱因斯學派經濟學。
凱因斯的說法是,當儲蓄並未用來投資時,就會發生衰退。凱因斯學派說,如果消費者不花錢,政府就必須花。政府就是要把在經濟體裡沒有花出去的儲蓄借來花掉,重新導引這些錢流進浴缸。這麼一來,政府支出就會高於稅收(預算赤字,budget deficit),之後當經濟有起色,政府收到更多稅、赤字就會消失。另一種方法是減稅,雖然消費者會把一些存起來,但也會拿去買東西,這就可以推高經濟體中的支出。無論是透過減稅讓消費者手裡有更多錢花,還是政府自己動手花,一開始花掉的錢,都會在經濟體裡流動,創造出價值高於一塊錢的新支出,這種支出效果稱為「乘數」(multiplier)。
利用政府支出與稅賦的政策稱為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另一種改變貨幣數量或利率的政策叫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凱因斯學派認為提高貨幣供給會拉低利率,之後會促進投資,隨之帶動國民所得與就業。這和過去的觀點大不同。古典經濟學認為貨幣對經濟體並無實質影響,這就是「古典二分法」:把經濟體的實質面和貨幣面完全分開,凱因斯學派撤除了界線。然而實務上,凱因斯學派的經濟學家比較熱衷於財政政策和非貨幣政策,那是因為1930年代的大蕭條對他們影響甚生:當時利率極低,凱因斯學派的人開始相信,真正能刺激投資的是企業家的樂觀信心,凱因斯稱他們為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而不是低利率。
傳統經濟學說,不管是透過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每當政府出手試著想要推動經濟繼續前進,終必徒勞無功。經濟體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從衰退回歸充分就業。凱因斯學派並沒有說古典理論全錯了,只說那只適用於充分就業的情況。凱因斯檢視的是經濟體衰退時會發生的情況,這時的狀況遠低於充分就業,他說價格和薪資不容易下調(僵固性),因此無助於促銷產品,也難以幫助失業者找到工作。反之衰退時人們會停止消費,企業則會減少生產與雇用。
凱因斯學派經濟學在1970年代失去了光芒,經濟學家質疑,經濟表現良好真的是要歸功於凱因斯學派的政策嗎?很有可能政府的支出推高了通膨,反而導致經濟體更不穩定。新的經濟學派興起(例如貨幣幻覺、理性預期)攻擊凱因斯主義,他們有很多想法和凱因斯攻擊的傳統經濟學不謀而合,古典理論學家即將捲土重來。
10.凱因斯的政策向來以菲利浦曲線(Phillips curve)為基礎,失業率低時通膨高、失業率高時通膨低,但1970年代發生「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高失業率與高通膨同時發生,凱因斯學派經濟學的基礎就塌了。美國經濟學家Milton Friedman(1912-2006)提出了新解釋,他這一派的想法後來被稱為「重貨幣論」(Monetarism)。Friedman的理論和凱因斯完全相反,他認為1970年代的問題是因為政府太大,而非太小。
Friedman說短期而言提高貨幣供給量會增加支出,從而帶動產出,失業率因此降低,即貨幣有實質效果,透過凱因斯偏愛的財政政策也會有同樣效果(菲力普曲線有效)。問題在於勞工把名目薪資和實質薪資混為一談了,經濟學家稱為「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一旦勞工發現自己錯了,就不會維持同樣的就業量,唯一的效果,只是拉高通膨而已。
11.導致凱因斯學派經濟學式微的另一記重擊(開第一槍的是Friedman)是「理性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如果人們奉行的是理性預期,就不可能被愚弄。當他們看到政府的行動,思考要不要增加就業時,會預期到未來通膨會升高,他們了解自己的實質薪資並未增加,因此不會增加就業,所以政府想要拉抬經濟,就算短期也辦不到。
12.1990年代有幾國的貨幣採取釘住德國馬克制度(當時德國是歐洲經濟領先體),但這些國家陷入兩難,以英國為例,如果英國廢除釘住匯率制,各銀行可能不再信任英國,且對借錢給英國有所疑慮;另一方面政府想要放棄釘住制讓英鎊貶值,而如果要維持英鎊的價格,就必須維持高利率,但高利率傷害了英國的屋主。當投機客不再相信政府會堅守匯率時,英國就發生危機了。投機客預期英鎊會貶值,在1992年9月發動攻擊,開始大量拋售英鎊,其中的索羅斯(George Soros,1930-)從中獲利10億英鎊,還得到一個綽號「打垮英國央行的男人」(the man who broke the Bank of England)。
一文讀懂索羅斯做空手法和四大經典戰: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3859880?level=1&data_ticket=1620973089604073
13.美國經濟學家Alvin Roth(1951-)利用經濟學原理想出一套方法,在不買賣的前提下,提高了可移植的器官數量。Roth的解決方案,是以人有兩顆腎,但僅剩一顆也可存活的事實為基礎,他設計了一套系統,利用先進的數學與電腦程式運算,計算出病患與捐贈者間的複雜交換序列,可以比以往為更多病患找到可配對的腎臟。當Roth完成資料庫與電腦城市的建置工作,他就創造了一個過去不曾存在,與市場相類似的機制,這是新經濟學領域「市場設計」(market design)的一個範例。
另一個非常知名的市場設計範例是各國政府聘用經濟學家幫忙出售執照,給想要購買射頻頻寬以建置行動網路的企業。政府不能直接販賣頻譜執照,因為以前沒有賣過這種執照,沒有人知道應該值多少錢,所以政府決定舉行拍賣。現代拍賣有許多都是由經濟學家所設計,他們套用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新經濟學領域:「拍賣理論」(Auction theory)。
在「加價拍賣」(Ascending auction)上,拍賣官會站在某個明朝花瓶後方喊出一個價格,邀請出價人加價,直到僅剩一位出價人為止。荷蘭每天都利用加價拍賣法拍賣千百萬的花卉。房屋有時候則會用「封閉式拍賣」(Sealed-Bid auction)的方式銷售,有每一位出價者用密封的信封提出一個價格,出價最高的人支付自己的出價,買到要拍賣的房屋。
假設你要參加房子的封閉式拍賣,你認為這棟房子值30萬美金,你會出嫁多少?你會運用策略性思考,出嫁稍微低一點,例如250,000美金,如果你贏的話,你就可以賺到5萬美金的利潤,拍賣理論將這稱之為「遮蔽」(shading)。但是賣方希望這棟房子能賣到最高價。加拿大經濟學家William Vickrey提出一套絕妙解決方案,化解了遮蔽的問題。他設計了一種拍賣,提議不要用最高價封閉式拍賣,改用第二高價拍賣,勝出的人仍是出價最高的人,但是支付的價格是第二高的出價金額。
14.過去幾年出現了一波波「佔領華爾街運動」(Occupy Movement),正是為了抗議高所得者的收入快速成長。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1971-)於2014年出版「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書中檢驗了富人階級的增長。皮凱提觀察到在歷史上大部分時候,財富報酬率都超過經濟成長率,也就是r>g。
15.全球暖化是一種外部性,而二氧化碳排放更被視為一種特殊類型的外部性,因為會跨越不同的時間與空間,是為「雙重外部性」(double externality)。政府可以課徵碳稅,刺激人們降低排放量,另一種具經濟性的減碳方案則是發行「排放交易許可證」,未持證者就完全不得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