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研究-騰訊(OTC:TCEHY)

by byronyen

一、騰訊歷史

1.馬化騰(1971-)深圳大學畢業後進入潤訊通信(BB call業務,曾在香港上市)工作。1997年丁磊在微軟收購Hotmail後,認為電子信箱將是互聯網的基礎服務,創辦了網易。馬化騰自承受丁磊影響,於是向同學張志東提出創業的想法。


馬化騰規劃的產品是將剛興起的互聯網與BB call連在一起:開發一款軟體系統,能夠在BB call中接收新聞和電子郵件等。最後組成了5位創業夥伴,當時的分工分別為馬化騰CEO(首席執行官)、張志東CTO(首席技術官)、曾李青COO(首席運營官)、許晨曄CIO(首席信息官)、陳一丹CAO(首席行政官)。


公司名稱部分,先是確定要以訊字結尾,表示與通訊有關,字首則考慮了包括網訊、捷訊、飛訊、騰訊,最後只有騰訊可以登記。名稱英文的Tencent靈感則來自朗訊Lucent。1998/11/11騰訊正式成立。


2.騰訊出師不利,因為隨著手機的普及,BB call逐漸沒落。還好這時騰訊第一個明星級產品QQ出現了。1996年3個以色列青年開發出一款在互聯網上能夠快速直接交流的軟體,取名為ICQ (I seek you的意思),1998年ICQ被美國線上收購。


馬化騰無意間看到廣州電信想要招標一個類似ICQ的中文即時通訊軟體,騰訊只先做了一個技術方案去招標(取名為OICQ),最後該次招標已有內定由另一家廠商得標。但騰訊最後決定還是把OICQ做起來,沒想到無心插柳竟越做越大。


3.1999年底美國線上控告騰訊的OICQ侵權,騰訊後來將OICQ改名為QQ。當時公司帳上只剩1萬人民幣現金,馬化騰曾考慮以300萬出售騰訊,但被至少6家公司拒絕。最後在美國IDG資本與李澤楷盈科的注資(各220萬美金,分別取得騰訊20%股權)下存活,不久後互聯網泡沫就開始破滅。2000年底騰訊再次出現資金危機,IDG、盈科分別找尋新的買家。這時南非的MIH從IDG取得騰訊12.8%的股份(IDG保留7.2%)、從盈科取得20%股份,以32.8%的股份成為騰訊最大股東。


2021年4月MIH的母公司Prosus(PRX,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隸屬南非跨國互聯網與媒體集團Naspers)公告,將出售部分騰訊股票,持股比例從30.9%降至28.9%。MIH在2001年向瀕臨困境的騰訊投資3,200萬美元,此後的20年都是騰訊第一大股東。以MIH持有騰訊30.9%股權,加計2018年部分套現,折算約為2,500億美元。Naspers投資騰訊股票20年報酬超過7,800倍!有評論稱這是人類投資史上最偉大的一筆投資。


4.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意外的拯救了許多中國互聯網企業。2000年日本電信商NTT DoCoMo與一些內容提供商合作,推出漫畫、音樂、遊戲等增值服務,再進行分潤。從中國電信分拆出來的中國移動複製該模式推出了「移動夢網」,與合作夥伴以15:85分成(中國移動15%)。中國與美國的情況相反,簡訊(一則一角)較手機便宜,且中國人含蓄的個性更樂於以簡訊向人問候,騰訊因移動夢網首度獲利。


5.騰訊最後是模仿韓國社群網站sayclub.com,推出QQ秀後才找到了商業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用Q幣(虛擬貨幣)購買在QQ上虛擬形象的衣物、飾品和環境場景等。


6.2003年騰訊開始涉足網路遊戲(代理韓國遊戲「凱旋」),並於隔年成立「互動娛樂事業群」,先利用QQ強大導流能力(例如QQ視窗會顯示朋友在玩什麼遊戲,點擊後就可加入一起玩),搶佔棋牌類與休閒類遊戲,並推出仿日本「電子雞」的「QQ寵物」。在嘗試進入大型網游市場失利(QQ幻想)後,騰訊決定先在休閒競技類遊戲每個細分市場,做到前二。但騰訊也因此得到了抄襲者的壞名聲。當時有種說法,每款名字帶QQ的遊戲背後都代表一家小公司的倒閉)。


騰訊於2008年,在「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簡稱LoL,由美國拳頭社(Riot Game)製作的一款MOBA遊戲(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在線戰鬥競技遊戲))仍在開發階段,投資拳頭社並於2011年獲得「英雄聯盟」中國的代理權。2011年騰訊取得拳頭社92.78%的股權(16.79億人民幣,現金與股權)、2015年拳頭社成為騰訊100%子公司。


而讓騰訊成為世界級遊戲廠商的,是一系列手機遊戲。在拳頭社拒絕為騰訊開發一款「英雄聯盟」的手遊版(拳頭社認為手機無法體驗完整的英雄聯盟)後,騰訊讓自家兩個工作室同時開發(騰訊內部有所謂的賽馬機制,開發微信時亦然),結果由天美工作室製作出後來的「王者榮耀」。而「傳說對決」則是「王者榮耀」的海外版。


複製「英雄聯盟」成功模式,騰訊投資韓國魁匠團(Krafton,2017年推出「絕地求生:大逃殺」(PUBG,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取得「絕地求生:大逃殺」中國代理權。後騰訊的光子工作室群與魁匠團合作,開發出PUBG的手遊版本,分別為中國版的「和平精英」以及海外版的「PUBG Mobile」。


目前騰訊旗下有北極光工作室、魔方工作室、光子工作室、天美工作室、波士頓工作室。除自行研發外,騰訊還入股多家國際遊戲公司,除了上述拳頭社與魁匠團,2012年入股美國Epic Games 40%、2013年投資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Nasdaq:ATVI) 5%、2016年取得芬蘭遊戲開發商84.3%股權、2018年入股法國育碧(Ubisoft)5%、2018年投資紐西蘭開發商Grinding Gear Games 80%,騰訊並代理國行版任天堂Switch。


7.騰訊於2004/6/16以港幣3.7元在港交所上市,當時負責上市的高盛劉熾平(1973-)在上市後加入騰訊,成為首席戰略投資長CSO(Chief Strategy Officer),並於2006年接任馬化騰成為騰訊總裁。劉熾平2020年薪超過4億人民幣。


騰訊股票於2014年進行1對5的分拆,所以上市時買進1股的成本變成港幣0.74元,2021/10股價為港幣486.8元(年初股票最高港幣741元),外加每年配發的小額股利。騰訊ADR(OTC:TCEHY)與港股為1:1關係。


8.2010年騰訊和奇虎360(創辦人周鴻禕)互控不正當競爭事件,被稱為「3Q大戰」。之後馬化騰開始思考騰訊的開放平台策略,3Q大戰前騰訊堅持自主開發,自2013年開始則轉而投資各領域的強勢公司。


9.微信之父張小龍:張小龍1997年獨立開發出Foxmail,後來賣給博大。2005年騰訊為了讓QQ能在商務領域對抗MSN(對商務人士來說,即時通訊工具與電子郵件關聯密切,而微軟的Hotmail太強),因此收購Foxmail。2020年加拿大一家公司開發出一款基於手機通訊錄的社交軟體kik,張小龍建議馬化騰由他的團隊做一個類似kik的產品,2011年1月,推出微信。


2013年微信新增「微信支付」功能,2015年騰訊財付通(Tenpay,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央視「中國春晚」推出「微信紅包」:搖一搖搶紅包,快速搶佔移動支付市場市佔。2017年騰訊推出「微信小程序」:一種不需要安裝即可在微信平台上使用的應用程式。「微信支付」加上「微信小程序」,使微信用戶可以在不離開微信下完成許多事(閱讀新聞、玩遊戲、分享照片與音樂、點餐、叫車、支付帳單)。


10.2012年騰訊提出以打造IP為核心的「泛娛樂」概念,2013年新增「騰訊動漫平台」。同年成立「騰訊文學」並於2015年收購盛大文學後獨立成「閱文集團」子公司(2017年於港交所上市)。2014年「騰訊電影」成立。騰訊「泛娛樂」概念是在互聯網與文創產業結合下誕生,並建立了4個泛娛樂業務平台。其中文學和動漫是打造明星IP的源頭,遊戲是目前最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而影視是擴大IP影響力的强有力渠道亦是變現模式。


11.騰訊於2013年提出「連接一切」和「互聯網+」戰略:3Q大戰是一場分水嶺,馬化騰開始思考騰訊的開放平台策略。互聯網時代,用户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層級體系越來越複雜,企圖以一己之力滿足所有需求,是不切實際的,而且也阻斷了許多中小企業的創新之路(下圖為2010年討論騰訊為全民公敵的雜誌,出刊後不久兩名編輯被解雇)。騰訊專注於做互聯網的連接器和開放生態,而一個好的生態系統必然是不同物種有不同分工,最後形成配合,而不是所有物種都朝一個方向進化。騰訊之後開始加強轉投資的力道,自己聚焦在最為核心的通信社交平台、内容遊戲等業務上,其他則交給合作夥伴。


12.2016年騰訊旗下數字音樂與中國音樂集團合併,隔年更名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encent Music Entertainment Group)。2017年騰訊音樂和Spotify交叉持股,Spotify投資騰訊音樂9%股權,騰訊和騰訊音樂則合計持有Spotify 7.5%。2018/12騰訊音樂在紐交所以13美金掛牌上市(代號TME)。


騰訊音樂陸續簽下華納音樂、索尼音樂、環球音樂,一網打盡三大唱片公司在中國的獨家版權。此外騰訊還握有YG娛樂(韓國)、傑威爾音樂(周杰倫)等音樂版權。騰訊音樂旗下有「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是中國排名前4大的音樂產品。


13.2021年騰訊在中國官方反壟斷監管壓力下,宣布放棄騰訊音樂獨家版權,之後將以非獨家與上游版權方繼續合作。2021/8中國官媒新華社旗下的「經濟參政報」發布新聞,抨擊網路遊戲對未成年人就猶如「精神鴉片」、「電子毒品」一般,更直接點名騰訊旗下「王者榮耀」,呼籲當局對該行業進行更多限制。當月底中國新規定出爐,針對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所有網絡遊戲業者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假期的每天晚上8點至9點提供一小時服務。2021/8為響應習近平的「共同富裕」,騰訊捐款500億人民幣。


14.騰訊事業群:騰訊歷經4次組織調整,第一次在2005/10,推出BU(Business Unit)事業部制,從單一產品成為一站式生活平台;第二次在2012/5,3Q大戰後騰訊將BU制升級為BG(Business Group)事業群制,從PC時代走向互聯網時代,並建立起了開放的生態;第三次在2014/5;第四次在2018/9,現有六大事業群:

(1)企業發展事業群(CDG,Corporate Development Group):投資併購、品牌建設、為公司及各事業群戰略規劃等。

(2)互動娛樂事業群(IEG,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Group):涵蓋遊戲、動漫、文學、電影、電競等多個互動娛樂業務平台。

(3)技術工程事業群(TEG,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騰訊內部的技術支撐平台,為公司提供運營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持。

(4)微信事業群(WXG,Weixin Group):負責微信基礎平台、微信開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等微信延伸業務的發展,並包括企業微信、微信讀書、郵箱等產品開發和運營,致力於打造微信大平台。

(5)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新增,整合騰訊雲、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行動定位服務,或在地性服務)等行業解決方案。包括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安全、地圖、醫療、智能平台等業務團隊、開放平台To B團隊、騰訊雲、在線教育、實驗室群團隊等。

(6)平台與內容事業群(PCG,Platform and Content Group):新增,為將原分屬不同事業群中,與社交平台、流量平台、數字內容等相關的板塊進行拆分和重組。包括QQ、QQ空間、微視、應用寶、QQ瀏覽器、騰訊新聞、騰訊視頻、騰訊體育、騰訊影業、騰訊動漫。



二、騰訊業務

騰訊的根基在社交媒體,但1/3營收來自遊戲業務,未來的成長空間則在廣告、泛娛樂、金融、to B甚至是投資,這正是騰訊難以被定義的原因,而應將其視為一個龐大的生態型企業。


1.業務分類:騰訊將其業務分成六大塊:

(1)通信及社交:至2021年上半年微信與WeChat的合併月活躍用戶數達12.5億人(增加中);而QQ則為5.9億(減少中)。每天有超過1.2億用戶在朋友圈發表內容、3.6億用戶閱讀公眾號文章(微信公眾號是開發者或商家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申請的應用賬號)、4億用戶使用小程序。用戶也可以通過「視頻號」公開分享視頻。

(2)網路遊戲:透過自行研發及與合作夥伴和投資公司IP合作,騰訊在全球手機及PC遊戲市場居領先地位。其中「王者榮耀」連續兩年為全球手遊暢銷榜榜首。此外騰訊與任天堂合作在中國銷售Switch主機。

(3)數字內容:數字内容的需求端對應的正是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說是正宗的消費升級概念。在線視頻(騰訊視頻與愛奇藝(百度)、優酷(阿里巴巴)為中國三大視頻平台)、在線閱讀(閱文集團為中國最大網路文學平台)、在線動漫、在線音樂(騰訊音樂為中國最大在線音樂平台)等等都是數字内容的重要組成。

(4)網路廣告:分為社交和媒體廣告,社交廣告以微信、QQ(包括QQ空間)為主,同時涵蓋QQ瀏覽器、應用寶,以及流量聯盟;媒體廣告以騰訊視頻為主,包括騰訊新聞、天天快報、騰訊音樂、企鵝影視等平臺。

(5)金融科技:騰訊金融科技(Tencent Financial Technology)前身為財付通(2005年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騰訊提供移動支付與金融服務的綜合業務平台,以微信和QQ兩大平台為基礎。其中微信支付向商家收取0.6%的手續費,向用戶收取0.1%的提現手續費。

(6)雲及其他企業服務:包含雲基礎設施、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產業數位化(包括政務、醫療領域、工業領域、交通出行領域、智慧零售領域等)。


2.營收比重:騰訊財報將營收分為4個部分: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其他產品。增值服務又可以分為社交媒體收入和遊戲收入;網絡廣告業務又可分為媒體廣告、社交及其他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對應金融科技業務線和雲服務業務線,金融科技業務線又可以進一步分解為支付業務和金融科技業務。


3.騰訊轉投資:截至2021/3騰訊有超過800家海內外轉投資,總投資價值約為2,590億美金。

(以下摘自雪球)

(1)文娛傳媒,近200家,這是內容運營的重要賽道,對手雲集、暗流湧動,騰訊出手自然不凡,直接併購買入的有23家,包括新麗傳媒、懶人聽書、雲中書城、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已經IPO的有B站、快手、知乎、閱文集團、趣頭條、盛大網絡、華誼騰訊娛樂、華誼兄弟、虎牙直播、中文在線、映客、順網科技、平治信息、貓眼娛樂、Warner Music、Spotify;還有眾多未上市的包括羅輯思維、梨視頻,以及UMG(美國音樂內容製作服務提供商)、JTBC(韓國電視台)等;


(2)遊戲:近150家,這是騰訊最重要的現金源泉,大部分投資標的都是遊戲開發商,還有遊戲發行渠道、媒體社區服務等;150家標的中直接併購買入的有20家,包括Supercell、Glu Mobile、胡萊遊戲;已經IPO或新三板的如CMGE、掌趣科技、代理髮行和運營)、盛大遊戲等;未上市的遊戲企業投資中,有很多讓老外眼紅的成功案例:

a.Riot Game(騰訊100%擁有):2011斥資4億美金獲得93%的股份,4年後買下剩下的7%把這家遊戲公司100%納入企鵝旗下。目前公司運營的非常自由,目前超過3000名員工,全球有20多個辦公室,從企業文化到公司領導都看不到任何騰訊的影子,完全是獨立在運行;

b.Epic Games(騰訊佔40%股份):2012年投資3.3億美金, 其發布的Fortnite也是最掙錢的遊戲之一;

c.Bluehole:這筆投資始於2017年的1.5%股份併購,後續又增加了10%, 旗下的PUBG(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風靡全球;

d.Ubisoft;

e.Activision Blizzard;

f.Grinding Gear Games:2018年戰略投資這家紐西蘭的Path of Exile產品公司。


(3)企業服務:120家,這個領域與騰訊雲及To B業務密切相關,佈局較多,涵蓋了企業IT應用的大部分領域,包括ERP、CRM、OA、網絡安全等,已經上市的企業有東華軟件、泛微網絡、博思軟件、步步高、深信服、塗鴉智能“AI+IoT”開發者平台)、 麗晶軟件(新三板領先的服飾ERP企業)、檸檬網聯Magic Wifi(新三板主打工廠、園區的Free WiFi運營商)等,未上市的知名企業包括、銷售易)、法大大、百望雲(中國最大的發票雲)、Octopus (美國安防系統的公司)、UiPath(美國AI機器處理自動化技術研發商)等;


(4)電子商務:61家,包括綜合電商,生鮮電商、服裝服飾、化妝品、社區電商、二手貨等,最有名的有拼多多、小紅書、多點Dmall、唯品會、完美日記、海瀾之家、樂天Rakuten(日本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Udaan(印度B2B在線交易平台)、Farfetch(英國奢侈品電商平台)、Flipkart (印度公司)。而騰訊之所以投資這麼多電商公司,一方面是為了制衡阿里,另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微信支付著想。


(5)金融:55家,涵蓋了支付、保險、金融信息化、供應鏈金融、彩票、理財、借貸、投融資服務等,這是最全球化的佈局,已經IPO的包括眾安保險、聯易融、移卡、中金公司、郵儲銀行、長亮科技、Afterpay、水滴互助、人人貸、三星財險,以及遍布全球各國的金融服務包括:Nubank、Waddle、Clark(德國)、Lydia(法國)、Paystack(奈及利亞)、Satispay(意大利)、Nav(美國)、N26(德國)、Everledger(英國)、TrueLayer(英國)、Voyager(菲律賓)、Ualá(阿根廷)、Happy Money(美國)、Khatabook(印度)、Enfuce(芬蘭);


(6)教育:50家,包括近10家的K12教育(幼稚園、小學和中學教育合在一起的統稱)公司,教育信息化、語言教育、職業技能、高等教育及兒童早教等,知名的有VIPKID、雲學堂、百奧家庭互動、新東方在線、UMU互動學習平台、跨考考研、Udemy(北美)、洋蔥、嘰里呱啦、美術室、翼鷗教育(在線教室直播系統研發與運營)、Byju’s(印度學齡兒童)等;


(7)醫療健康:48家,這也是未來的重要賽道,包括生物技術和製藥、醫療機構、專科服務、醫療信息化、健康保健、醫藥電商等,目前已經上市的有新氧、老百姓大藥房,未上市的包括丁香園、好大夫在線、晶泰科技(XtalPi,一家以計算驅動創新的藥物研發科技公司)、醫聯(旨在為每位醫生打造一間移動工作室)、妙手醫生(「互聯網+醫療+藥品」的全新健康管理模式)、思派健康等;


(8)汽車交通:46家,這是目前最熱門的賽道了,騰訊的投資涵蓋了汽車製造、無人自動駕駛、汽車金融、二手車、車聯網、交通出行、車主服務等,已經上市的有特斯拉、蔚來汽車、恆大汽車、四維圖新、優信、易鑫集團、燦谷、Lyft,未上市有Oxbotica,還有2019年投資的四維智聯(與四維圖新合作)與成都的翌擎智能等;


(9)本地生活:41家,包括家政、餐飲、百貨零售、寵物、美容、食品飲料,涵蓋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團、58同城、永輝超市、和府撈麵、喜茶HEYTEA、便利蜂、名創優品、瑞鵬寵物、超級物種、每日優鮮、卓越商企、融創服務、世貿服務、恆大物業等;


(10)工具軟件:31家,從應用商店到瀏覽器搜索引擎到各類安全工具、圖像視頻、位置定位、虛擬現實技術等,包括獵豹移動、Weebly(目前託管著2,000萬家網站、每月獨立用戶訪問量達到1.75億)、Versa;


(11)社交網絡:26家,社交這塊騰訊自己就是最強的,國內的一些投資就是加強一下護城河,國際上最值得一提的是Snap,今年Snap市值已達945億美元;


(12)智能硬件:22家,包括虛擬現實技術(AR/VR)、智能家居、機器人等,這個賽道是騰訊的弱項,同比之下微軟就很強,微軟和谷歌都早早佈局虛擬場景應用設備,如微軟的Hololens、谷歌眼鏡等,這會影響到遊戲未來的增強現實應用新場景。目前騰訊投資的企業沒有特別有名的,美國公司Meta其新產品Meta 2是基於神經科學原理研製的自然式機器、Tile、優必選科技(機器人)、Lilium Aviation(英國無人機)、Innovega(美國的VR/AR初創型公司)、還有南京的兩家機器人初創公司;


(13)體育運動:20家,包括電子競技、大眾健身、體育媒體及社區、賽事運營及經紀等,這部分目前沒有上市企業;


(14)先進製造,16家,這塊主要是晶片、智能裝備、通信製造及工業4.0,有意思的是2017年,引入的民營戰略投資者出現了互聯網大佬騰訊(投資110億元占5.21%)、百度(70億元占3.31%)、阿里巴巴(43.3億元占2.05%)、京東(50億元占2.36%);


(15)旅遊:11家,包括旅遊綜合服務、交通食宿等,已經上市的有同城旅行,知名的還有Ibibo Group(印度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


(16)廣告營銷:10家,包括廣告平台、營銷傳播、移動及營銷廣告等,包括華揚聯眾,還有上海欣兆陽(Convertlab)、梯影傳媒、分子互動、兔展等;


(17)物流,9家,這塊目前最令人關注的就是近日赴港IPO的京東物流,這幾年發展迅速,應該是讓順豐夜不能寐的有力挑戰者,2018年初騰訊參與其25億美元的A輪融資;


(18)房產服務:6家,主要是房產開發、房屋中介、裝修裝潢,知名的投資標的包括貝殼、自如、萬達、樂居等;


騰訊前10大投資(已上市):a.美團、b.SEA(東南亞在線娛樂平台、蝦皮和支付服務應用AirPay)、c.拼多多、d.快手、e.京東、f.貝殼找房、g.閱文集團、h.蔚來汽車、i.嗶哩嗶哩、j.富途證券。


三、騰訊財務

1.資產負債表


2.損益表

0 留言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