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家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窮的根源

by byronyen

這本書由Daron Acemoglu(1967-,MIT經濟學教授)與James Robinson(1960-,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教授)合著,我是看了同樣是他們兩2019年合著的「自由的窄廊」(The Narrow Corridor:States, Societies, and the Fate of Liberty)後,才又回頭來看這本已在我書架上放了多年的書。他們兩人寫的書之所以好看,是因為他們把歷史納入經濟問題分析中,這展現了他們博覽群書、旁徵博引的功力。


Acemoglu教授出生於伊斯坦堡,成長過程經歷了土耳其的軍事統治,這是他選擇以政治角度切入研究的主要原因。Acemoglu教授25歲就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博士並任教,隔年就被MIT挖角至今,是公認的多產且跨領域的天才型學者。這也讓著名經濟學教科書作者Greg Mankiw開玩笑說Acemoglu一定有個雙胞胎兄弟在幫他。Acemoglu和Robinson都還算年輕,我已經等不及他們的下一本書了!


兩位作者在本書提出一個簡單的理論,來解釋國富國窮的原因。一個國家如果採取的是廣納型(Inclusive)制度: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在經濟上致力於保護財產權、制定不因人而異的遊戲規則、鼓勵創新,則國家就能持續發展。相反地,一個國家如果採取的是榨取型(Extractive)制度:資源被少數政治菁英把持、掠奪,則必走向衰敗。之前研究此命題所提出的理論包括:地理假說(包括Jared Diamond教授)、文化假說、無知假說,現在兩位作者有信心的將之推翻,提出新的理論:問題在制度。


1.諾加雷斯市(Nogales)是個很好的開場白,因為有兩個諾加雷斯市,一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個在墨西哥,兩者以圍牆隔開。兩邊貧富差距懸殊,但地理接近,更有著相同的文化,如何解釋?


英國在殖民地爭奪戰落後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經歷了30年內戰的玫瑰戰爭(1455-1485年),要到100年後它們意外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才開始後來居上。英國殖民選擇北美不是因為那邊比較吸引人,而是有原住民可利用、有礦產可供開採的南美都已被佔領。在維吉尼亞公司的資助下,三艘船由詹姆士河(以英王詹姆士一世命名)進入,並在1607年建立了詹姆士鎮(Jamestown)。但柯爾斯特、皮薩羅運用在阿茲特克、印加的殖民模式,在北美卻不管用。


因為在北美沒有黃金、原住民也叫不動,殖民者必須自己工作,否則會慢慢餓死。這使維吉尼亞公司必須修改契約,給予殖民者土地,殖民者進而在1619年成立了維吉尼亞州議會(Virginia General Assembly),是新大陸最早且延續至今的立法機構,也是美國民主的起源。後來組成合眾國的13個殖民地都有類似的政府結構。這些政治領袖在茶黨事件後,於1774年在費城召開大陸會議,揭開了美國獨立的序幕,並在獨立戰爭後正式脫離英國獨立。


那墨西哥呢?1808年拿破崙入侵導致西班牙崩潰時,南美洲的統治制度仍是賜封、強迫勞動,並由菁英與殖民國家掌控的絕對權力所構成。因此許多拉丁美洲殖民地人民的反應是組織自己的軍政府,但政治權力的不穩定(例如自1824-1867年墨西哥共有52位總統)導致財產權不安全,並且削弱了政府的權威與能力。墨西哥宣布獨立背後的動機是為了保護殖民時期發展出來的經濟制度,這些制度建立在剝削原住民和創立壟斷事業的基礎上,因而阻礙了經濟誘因和創造力。


2.政治制度決定誰在社會中有權力,以及權力可以用來做什麼。如果權力的分配很狹窄和局限,這種政治制度就屬於專制制度,如北韓和拉丁美洲殖民地,能使用權力的人就能設立經濟制度來圖利自己。如果權力的分配廣泛、並使權力受到節制的政治制度,就屬於多元制度。足夠集中化和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就是作者所稱的廣納型制度。


3.「關鍵時期」指崩解社會既有政治與經濟平衡的大事件,例如黑死病、大西洋貿易路線的打開、工業革命。而每個社會的制度改變各不相同,這是因為制度漂流。第一個真正廣納型制度由英國崛起,工業革命也在英國產生,之所以如此使因為制度漂流導致的雖然是小小的差異,但與關鍵時期的交互影響,造成制度的分道揚鑣。


整個時間順序為:西羅馬帝國崩潰後歐洲處於榨取的封建制度下→西歐和東歐在黑死病後分道揚鑣→英國在光榮革命後逐漸形成廣納型制度(廣納政治制度帶來廣納經濟制度)→提供了新的誘因→工業革命誕生。


(1)在1350年黑死病爆發時,歐洲正處於封建制度下。國王賞賜土地給地主,以交換其軍事服務;地主再將土地分配給農民(農奴),以交換繁重的勞動。但黑死病造成勞動力大規模短縮,撼動了封建制度並鼓勵農民要求改變。其結果是在英國勞工有足夠的力量掙脫壓制;而在東歐封建制度在黑死病後反而得到強化。


(2)1492年後西班牙王室獨佔與美洲貿易的利益;但在英國伊莉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未經國會同意不得課徵新稅的慣例已經建立,國會則以限制伊莉莎白權力為交換。因此大西洋貿易(1600後大幅擴張)和殖民在英國創造了一群與王室無關的富商。


(3)英國的光榮革命(1688年,以不流血著稱,並誕生了1689年的「權利宣言」)限制國王的權力,並將建立經濟制度的權力交給國會。另一方面更廣泛的政治讓更多人對國家運作的方式有更大的影響力。財產權保障、基礎建設等徹底改變了給人的誘因,為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以上這些差異在開始時都很小,然而隨著累積製造出一個制度漂移的過程,制度漂移加上關鍵時期的交互作用,使各國在政治和經濟制度上出現顯著的差異。


4.榨取制度下的領導人會抗拒熊彼得所說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例如:


(1)鄂圖曼蘇丹禁止印刷術;(2)基礎建設,如鐵路(如下圖1870年的歐洲鐵路);(3)中國禁止海運。


5.環遊世界

(1)非洲:1807年英國立法廢除奴隸制,但因奴隸貿易所形成的政治制度並沒有改變:奴隸制度在歐洲已經根深蒂固,即使1807年後也是如此。英國殖民建立了榨取制度,許多非洲國家在獨立後的領袖,使用同樣的榨取制度,甚至變本加厲(殺戮政敵、屠殺百姓),這種情況在社會學被稱為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波札那和南非則是兩個例外。


(2)澳洲:在美國獨立後,英國尋找下一個流放罪犯的地方。西非因為氣候與傳染病,環境太過惡劣,所以在1770年被庫克船長發現的澳洲雀屏入選。1788年首批英國人抵達今雪梨,並將殖民地稱為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但與詹姆士鎮狀況類似(只是由契約工換成了罪犯),最後建立出來的制度,甚至比英國還高。


(3)西歐:是在法國大革命的刺激下,走向廣納制度。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法國社會分成三個階級,君主、教士與貴族享受奢華的生活,多數的第三階級則生活在悲慘中。法國大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大革命的領袖,及後來的拿破崙,都在一系列的衝突後向其他地方輸出制度的改革。


(4)日本:和中國一樣,工業革命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彰顯了它們的不堪一擊。1839-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1853年美國海軍艦隊司令Matthew Perry率領艦隊駛入江戶灣。但中國不思制度改革,只想要進口現代武器;而日本則推動了明治維新,建立了自己的軍火工業。


(5)阿根廷:經濟學家顧志耐曾說過一句名言:「國家有四種:已開發的、未開發的、日本、阿根廷」。一戰前後阿根廷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之後卻持續衰退,是因為裴隆(Juan Peron,1895-1974)及後繼所建立起的長期榨取制度,更在2001年的「小畜欄」(El Corralito)事件後陷入經濟危機。


1991年梅南(Carlos Menem)政府為遏止通貨膨脹,將阿根廷披索以1:1匯率綁住美元。但後來經濟衰退、外債高築,政府發現貶值擋不住銀行快掛了,一開始限制人民領取披索、不准領取美金(除非同意換成波所),到後來強迫人民將美金換成披索,匯率卻不是最新的4:1,還是原來的1:1,等於政府一下洗劫了人民3/4的存款。阿根廷人把這種情況稱為「小畜欄」,表示存戶跟牛一樣被關進畜欄,哪裡都去不了。


到現在阿根廷歷史上已有9次債務違約,難怪我2017年到阿根廷旅行,發現有兩點很奇特的現象。一是同為國家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和智利的聖地牙哥,氣氛有著天壤之別,聖地牙哥熱鬧非凡,而布宜諾斯艾利斯則是一片死寂,反映的正是兩國經濟發展的好壞。二是布宜諾斯艾利斯觀光客最多的佛羅里達街(Florida street),可以聽到很多人在吆喝「Cambio、Cambio」,就是換錢的意思。原來阿根廷匯市長期有黑市的存在,匯率要較官方的好很多(且風險有限),許多雜誌攤裡頭,其實就是小型的Money exchange。


世界上有太多政治人物花錢都超過稅收(有誘因債留子孫),然後又強迫央行印鈔票來解決,其結果當然是嚴重的通貨膨脹。理論上獨立的央行是要抗拒政治壓力以限制通貨膨脹的,但不一定每個國家都像德國聯邦銀行一樣獨立,例如書中就有舉一個例子,獅子山的央行行長,就曾抗拒總統的「旨意」,其下場是從頂樓被丟下來。


(6)中國:雖然中國過去幾十年的高度成長,威權式成長(Authoritarian Growth)似乎被證明有可取之處,但作者書中斷定只要中國仍維持詐取制度,其成長遲早無以為繼。中國的成長就像當初的蘇聯一樣,是基於追趕效應(catch-up):輸入外國技術並輸出低端產品,且由於有太多地方還有成長的空間需要迎頭趕上。當創造性破壞還沒必要時,榨取制度下的成長就比較容易。然而如同有人把中國經濟比喻為「籠中鳥」,意思是中國的經濟是鳥,黨的控制則是籠子,籠子必須加大,好讓鳥兒更健康,但千萬得鎖住不能放,免得鳥兒飛了。


1928-1960年間,蘇聯每年成長6%,是當時歷史上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不但赫魯雪夫說出「我們將埋葬你們」的大話,就連諾貝爾獎得主、被最廣泛使用的教科書作者Paul Samuelson也預測蘇聯經濟霸權的到來。然而蘇聯當時的成長靠的是攫取農業生產來補貼重工業,但缺乏創新和經濟誘因卻使經濟成長無法持續。蘇聯唯一能夠持續創新的是軍事和航太領域,中國經濟發展的領域較蘇聯多,也有更多海歸派可以幫助經濟發展,然而其詐取制度的本質卻沒改變。


6.書的最後面以對阿富汗的援助,來討論外援的失靈。911後美國揮軍阿富汗想推翻塔利班,聯合國及幾個非政府組織代表立刻前往喀布爾,認為阿富汗需要大批外援的注入。一項數百萬美金的援助計畫,20%被用在聯合國總部、20%被用在聯合國所轉包的非政府組織總部,另外三個單位又各拿到大約20%,剩下的一點錢,拿去向西邊的伊朗買木材,且其中大部分被用來支付昂貴的運費,最後竟然還能剩幾根木條到偏遠地區的村民手上。結果因為木條太大無法使用,只好用在唯一可用的地方:當柴燒了。


許多研究顯示,真正用到目標只有10%,最多20%,因為那對援助組織而言不過就是一筆生意(這讓我想起難道慈善組織也一樣嗎?)

0 留言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