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Ta-Nehisi Coates(1975-)是美國作家與記者,這本書為Coates贏得了201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非文學類得主。作者以寫給兒子書信的方式,表達了對種族歧視的憤怒與…絕望。
1.Coates認為美國白人的掠奪始於歷史,因為美國的問題不在是否背離了「民有政府」的理念,而在於如何定義「人民」。因為種族被定義了,種族歧視必定隨之而起,為大自然的產物。大西洋的販奴航線(Middle Passage)以及1830、40年代印地安人被迫遷徙的血淚之路(Trail of Tears,1830年白人移民想要在一些印地安人居住的土地上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於是聯邦政府於1830年通過「印地安人遷移法案」後,強迫印地安人遷移到政府劃定的印地安領地,全長大約1,200英哩,且印第安人多是徒步遷徙,在前往新領地的途中飽受寒冷和疾病,許多人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就已死亡),就好像地震、龍捲風等人力無法控制的現象一樣。
2.作者說當你看到Michael Brown(18歲非裔青年於2014年在密蘇里Ferguson,在未攜帶武器下,遭警員槍殺,最後涉案警員仍被判正當防衛,免被起訴)、Trayvon Martin(17歲非裔高中生於2012年在佛羅理達Sanford,被一名當地看守員George Zimmerman懷疑要犯罪,2人口角後Martin遭Zimmerman近距離槍殺,後法院依陪審團決議宣判Zimmerman無罪)…等案後,了解到當黑人遭遇類似攻擊、甚至喪命,到頭來錯還是在他們身上。
3.整本書讀來心情頗沉重,一方面多少埋怨作者有必要這麼仇恨、這麼憤世忌俗;但另一方面作者索引事實都不是無的放矢,我們身為種族歧視相對不嚴重、非黑非白的黃種人,哪有資格論斷誰是誰非?不過這本書的中文版把導讀放在最後面,而且分別邀請了兩種不同論點的學者來分析美國的種族歧視。
政大劉曉鵬教授觀點:
(1)美國特別是南方的黑人,當了近300年的奴隸,幾乎都是文盲,所以林肯解放他們時等於是將他們從奴隸轉為廉價勞工,繼續在充滿歧視的南方掙扎求生。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北方都會區與工業城工作機會大增,大批黑人得以脫離阿拉巴馬等南方州,到北方謀生,芝加哥、巴爾的摩等地黑人區就此發展起來。
(2)許多黑人試圖在體制下爭取自己與下一代在美國的財富與平等,代表人物為Martin Luther King(1929-1968),但這種順從白人的思維被激進派諷為聽話的湯姆叔叔(出自小說「Uncle Tom’s Cabin」)。激進派主張以暴制暴、甚至建立南方獨立的黑色美國,著名激進派代表人物包括Malcolm X(1925-1965)與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
(3)當初黑人選民中有90%投票給歐巴馬,似乎期待黑人幫黑人頗合理;但其實柯林頓是南方的白人,他也拿到了85%黑人的選票,可見黑人選民投票給歐巴馬的關鍵在於其民主黨的身分,不見得(完全)因為他是黑人。註:黑人選民傾向民主黨有其歷史原因,羅斯福總統在大蕭條時期實施的新政,吸引了非裔美國人認同民主黨。此外共和黨還有許多不得黑人民心的記錄,其中之一是雷根總統在任內否決了因種族隔離對南非的制裁(雖然這項否決後來被國會推翻)。
Rutger大學英美文學博士胡培菱觀點
(1)2014年在Ferguson發生的Michael Brown命案,引發黑人抗爭,當時胡博士住在距離Ferguson只有16公里遠的白人區Ladue,Ferguson有67%的人口是黑人、Ladue則有96%的白人,當Ferguson正在燃燒抗爭時,Ladue則在把酒言歡,兩者之間的距離,遠遠超過那16公里,而在世界與我之間講的就是這黑與白之間的實際距離。
(2)1934年聯邦住宅管理局成立,其主導的不公平房屋及貸款政策(即劃紅線政策)至少進行了30年,這30年足夠讓貧窮的黑人區越來越窮困潦倒、學區崩壞;也足夠讓白人得到貸款遷離老舊市區(White Flight,白人群飛)前往郊區,當然也足夠讓美國許多城市種族隔離的居住再難以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