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update)

by byronyen


這本書的作者L.S. Stavrianos(1913-2004),希臘裔美國歷史學家,於1971年出版了這本「全球通史」,被「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推薦為能讓人腦洞大開級的7本好書之一(其他6本分別為「自私的基因」、「槍砲、病菌與鋼鐵」、「失控」、「時間簡史」、「從黎明到衰落」、「藝術的故事」)。


這本「全球通史」將整個人類歷史的演進劃分為兩個階段:西元1500年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以及1500年後西方興起並占優勢的世界。而傳統歷史的「三分論」:古代、中古、近代,則帶有歐洲中心論的偏見,例如「中世紀」只是歐洲獨有的歷史經歷;而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中國「近代」,要比世界歷史上的「近代」晚幾百年。


1.史前人類:

(1)史前時代的幾百萬年中,有兩大轉變為之後的歷史奠定了基礎:靈長類逐漸轉變成人類、以及農業的產生。


(2)種族的形成:「非洲起源」理論vs「多起源」理論。


2.農業社會的興起

(1)狩獵-採集者(hunter-gatherer)不僅有充足的食物,還有極為豐富的食物品種;他們為獲取食物所需勞作的時間也更短;游牧生活也有助於他們的健康:由於不斷遷徙,他們能夠避免因環境不衛生而染上的疾病。


(2)在距今1萬年前左右,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類都轉向了農業,而迫使人們發生轉變的是因為人口的壓力。而哪些地方的農業出現的較早、哪些地方的農業出現的晚些、哪些地方甚至根本沒有農業,完全由極其多樣的當地環境所決定。例如在中歐和西歐等地區,由於那時還沒進入鐵器時代,茂密的森林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所以農業的出現得推遲到很久以後。


(3)農業傳播的結果是形成了三大穀類植物區:東亞和東南亞的水稻區;美洲的玉米區;歐洲、中東、北非、中亞的小麥區。


(4)在雨量較少、不適農耕的區域,人們開始馴化當地的動物,他們也就成了牧民,過起了游牧生活。但遊牧民族的生活比起農民的生活,是極為窮困的。在大河流域發展起來的灌溉型農業具有很高的生產率,能撐起偉大而富庶的文明,對遊牧民族來說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因此歷史的很大程度都是偉大文明的興起和衰亡的交替,而每一尾大文明的衰亡都是因其內亂削弱了自身的力量,進而由隨時準備入侵的遊牧民族促成的。


(5)歷史對今天的啟示:人性的本質。1971年在菲律賓民答那峨高地熱帶雨林中發現了27個「塔薩代人」(Tasaday),他們是狩獵-採集者,而且完全沒有侵略性。但同時人們又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現了「芬圖人」(Fentou),他們卻是凶暴的武士。所以決定人類行為或戰爭的不是他們的基因,而是他們所處的社會。


3.最初的歐亞大陸文明(西元前3500年-前1000年)

(1)所謂「文明」與新石器時代部落文化差異的幾個特徵(並非全都具備):城市中心、由制度確立的政治權力、稅收或納貢、文字、社會階級、巨大的建築物、專門的藝術與科學等。

(2)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位於今伊拉克的南部)的蘇美文明,約西元前3500年。

從新石器時代如何轉變為複雜的新文明?包括新的農業技術和新的社會制度互相作用。首先在灌溉技術發展的同時,新的冶金技術也被掌握。冶金術開始於用熔煉的方法從礦石中提煉金屬(最早是銅),後來人們發現,在銅裡面加入少量其他金屬,可以冶煉出更為經久耐用的合金。最後發現,摻入錫或鉛的合金效果最理想,也就是青銅(青銅較純銅的強度高、熔點低),可以用來製造工具。此外犁與車輪也是重要的發明

在制度改革方面,人口的增長使得某些村落得以發展成宗教首領及後來軍事首領所統治的城市,農業生產效率的增長使食物有了剩餘,能夠供養新產生的祭司、士兵和其他專門人員。如果祭司是從前部落巫師(執行各種農業的儀式,例如祈雨)的繼承者,那麼不難想像他們應是最早具有權勢的人物,後來的祭司不但要對各種超自然現象負責,還要負起管理社會的職責。到後來因為人口增加,大規模頻繁的戰爭,使祭司的權力逐漸轉到了軍事首領手上。

(3)其他各地區的文明大致為: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國黃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000年)、中美洲和祕魯文明(公元前500年)。


(4)社會不平等與兩性間的不平等:社會不平等源於所有文明都建立在納貢關係,而非血親關係。而在新石器時代兩性處於相對平等地位(食物採集貢獻相同),但新型農業破壞了婦女的地位,因為那些工作要不太繁重,要不會讓她們無法照顧小孩。男人們因此逐漸壟斷了經濟權、政治權和軍事權,婦女則居於從屬地位。

(5)各最初文明的貢獻:

a.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很大程度是印歐入侵者和閃米特(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沙漠的遊牧民族)入侵者為肥沃大河流域土地而進行數千年爭鬥的歷史。蘇美文明是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而北部的阿卡德是後於蘇美文明出現的,阿卡德人就是閃米特人,也就是後來入侵埃及的希克索人的祖先。
美索不達米亞留世的共向包括楔形文字與漢摩拉比法典。

b.埃及沒有類似漢摩拉比法典的法律,法老(古埃及君主的尊稱)權力被神化,他的話就是法律。埃及除納稅外,每個村莊還得派男子服徭役(強迫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金字塔就是這些勞動著名的成果。

c.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文明(名字源於古希臘神話中克里特國王米諾斯)是依靠海上貿易興起的文明,克諾索斯王宮是克里特島上的一座米諾斯文明遺跡。

d.印度河文明的衰落主要是因為西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由中亞入侵。

e.中國文明的獨特性來自地理上的封閉。祖先崇拜一直是中國重要的特徵(中國人的姓位於個人名字之前,與西方相反);而中國文字從甲骨文開始直到現在的漢字也可說明中國文明的連續性。

(6)游牧民族的侵略:西元前2000年左右,所有古代文明紛紛崩潰,促使帝國崩潰的遊牧民族主要有來自南部的閃米特人、歐亞大草原西部的印歐人(最早大概發源於里海或是東歐大草原)、和大草原東部的蒙古-突厥各族。

地處歐亞大草原西部的印歐人和東部的蒙古-突厥人之間,有條天山和阿爾泰山形成的分界線,東部較貧脊、西部較肥美,者種差異引起了持久的由東向西的民族大遷徙。

馬的馴養和冶鐵技術(西臺人是最早發明冶鐵的國家,西元前1200年滅亡後技術才開始傳到中東各地)是遊牧民族至關重要的發明。尤其鐵器使農業生產率提高,還使農業範圍擴展到石器無法對付的森林區;鐵器也使遊牧民族有了大量的鐵製武器。其最終結果是各地文明均被摧毀。

a.中東:約西元前900年左右,新亞述帝國以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為首都,囊括了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亞述人之後是波斯人,建立了到那時為止最大的帝國:波斯帝國。

b.希臘:邁錫尼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中心,在西元前1420年左右,克里特島被邁錫尼人征服,米諾斯文明衰亡。西元前1200年左右,屬印歐族之一的多利安人入侵並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長達300年直到希臘第一個城邦興起,文明出現了倒退,被稱為「黑暗時代」,由於這個時代誕生了荷馬史詩,因此又被稱為「荷馬時代」。現在對「黑暗時代」的了解主要來自希臘人留下的寶貴遺產:荷馬的「伊利亞德」、「奧德賽」、荷西奧德的「工作與時日」、「神譜」。

c.印度:入侵者主要為印歐人分支雅利安人,他們留下了大量以吠陀(意思為知識、啟示)形式出現的文獻資料,吠陀是印度教信仰的主要來源,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梨俱吠陀」。所以荷馬史詩是了解希臘邁錫尼文化的主要材料,而「梨俱吠陀」則是研究早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材料。

d.中國:入侵者並沒有造成中國文明徹底的毀滅,而是從商代一直持續到現在。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國家,西元前1100年周人(陝西渭水流域附近)推翻了商朝(約西元前1600年-西元前1050年)。

4.古典文明使歐亞大陸趨於整體化(西元前1000年-西元500年)

(1)古典文明時代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歐亞大陸趨於整體化。早期各帝國幾乎被限制在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內。但到了西元1世紀,羅馬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漢帝國,連成了一條橫貫歐亞大陸的文明地帶,使各帝國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響。不過即使到古典時代末期(西元500年左右),東端的中國和西端的羅馬帝國仍不能建立直接正式的關係,這表示歐亞大陸的整體化仍處於初始階段。

(2)這些發展所引起社會、政治、生活各方面的變化,促使人們思考: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礎、社會制度的作用、生命的目地等。約西元前6世紀左右,整個歐亞大陸都在探討這些問題,從而構成了古典時代偉大哲學和宗教體系。孔子、印度的佛陀、波斯的瑣羅亞斯德、希臘的理性主義哲學家,都是同時代的人,這並非巧合。

(3)商業連結:貿易的進行主要是通過穿過歐亞大陸中部的陸路、和環繞歐亞大陸邊緣的海路。在羅馬帝國前(西元前27年屋大維成為奧古斯都,象徵羅馬帝國的開端),腓尼基人、希臘人、波斯人分別是地中海、埃及至印度河流域陸路貿易的要角。而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出現了「羅馬治下和平」(或羅馬治世,指羅馬帝國存在的500多年間,前200年比較興盛的時期,亦即盛世)時期,阻礙貿易的土匪和海盜絕跡、帝國的庶富也促進了貿易的發展。此外季風的發現促進了東西方的迅速發展,人們發現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東北季風從印度吹向東非;6月至9月西南季風從東非吹向印度,因此可以順風橫渡大洋了。

在阿拉伯人於751年的怛羅斯戰役(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因旗幟多為黑色,故中國稱其為黑衣大食)打敗唐朝軍隊,整個中亞皈依了伊斯蘭教。穆斯林帝國成了陸路貿易的障礙,貿易轉移到由阿拉伯水手控制的海路,直到13世紀蒙古人征服波斯後,陸路才重新打開。

(4)文化連結:羅馬人對文明的主要貢獻,在於將希臘文化據為己有,並在適度改變後傳給未接觸過希臘文化的不同民族,如高盧人、日耳曼人、不列顛人、伊比利亞與中東。

更持久的影響則是基督教和佛教,它們從古典時代後期從各自發源地向外擴張,因為當時社會動盪,基督教和佛教提供了安慰和指導。他們對於真理是什麼給予了答案。

猶太教是在西亞地區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產生的宗教,後來在猶太教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基督教。傳教士保羅大膽地否認耶穌僅是猶太教徒的救世主,認為上帝派遣祂唯一的兒子耶穌來人間是為了要替全人類贖罪,因而發展成為基督教。在受到官方長期的迫害後,基督教在西元313年獲到羅馬帝國皇帝頒佈的米蘭敕令,成為合法宗教,並在西元399年成為羅馬帝國國教。

佛教是在印度人反對種姓制度與婆羅門階級剝削中產生的,貴族出身的創始人釋迦摩尼在徹悟後被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佛教在西元前3世紀流行於錫蘭和印度西北部地區,接著被傳入中國。



5.希臘-羅馬文明(古典時代Classical Antiquity,是對希臘-羅馬世界長期文化史的一個廣義稱謂,古典文化隨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崩潰,歐洲隨之進入中世紀)

(1)希臘城邦的形成主要因其地理特點:連綿的山脈(「巴爾幹」在土耳其語就是山脈的意思)不僅限制了農業生產率的提高,還隔成互不相連的小塊地區,因此希臘沒有天然的地理政治中心。這種由農村擴大而成的地區稱為「城邦」,而提供避難處的地方則稱為「衛城」。

(2)到西元前500年時,雅典已出現民主政治(西元前594年梭倫出任雅典的執政官,史稱「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礎)、而斯巴達則是軍事化的社會。

(3)希臘在雅典的領導下,尤其在波希戰爭(有希羅多德史詩般的著作「歷史」傳世)取勝之後、至伯羅奔尼撒戰爭(前404年)前的這段期間達成鼎盛,被稱為希臘的「黃金時期」,又稱為「伯里克利時代」,產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知名思想家。因此伯里克利說出「雅典是希臘的學校」。

(4)伯羅奔尼撒戰爭(有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傳世)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最終斯巴達一方獲得勝利。

(5)希臘城邦一來距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心近,可以借鏡卻又不失自己的特點;此外城邦的長期存在,使希臘享有了幾世紀的自由(到後來城邦監交戰,最後終被外力統一,先是馬其頓、後是羅馬),而這種自由也是希臘在前5世紀迸發創造力的先決條件。

(6)希臘化時代(西元前336年亞歷山大大帝任馬其頓國王、至西元前1世紀羅馬征服了馬其頓和埃及,開始了羅馬時代):由於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臘文化普及到整個地中海東部沿岸。希臘化時代被認為希臘古典時代和羅馬文化之間的過渡時期


(7)羅馬共和國(西元前509年羅馬王政時期最後一位皇帝被驅逐、至前27年屋大維獲封奧古斯都開始帝國時期止),其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羅馬能夠征服義大利半島,而希臘城邦連統一希臘都不行,因為義大利半島沒有山脈給隔成小塊的地區。最後羅馬在和勁敵迦太基的三次布匿戰爭(布匿為尼基人)後,滅了迦太基,倖存人口悉數成為奴隸。接著羅馬陸續併吞馬其頓、希臘、埃及。

(8)布匿戰爭後羅馬共和國陷入充滿危機(階級鬥爭、奴隸起義、軍人干政)的時期,最後由凱撒(史稱凱撒大帝或羅馬共和國的獨裁者,曾征服高盧)脫穎而出,實施獨裁政治。

(9)西元前44年凱撒被暗殺身亡,他的養子屋大維擊敗了勁敵馬克安東尼後獨攬大權。西元前27年屋大維被封為奧古斯都(神聖的意思),象徵成為羅馬帝國的開創者。羅馬帝國的前200年(奧古斯都後的4位皇帝不稱職,但隨後有五賢帝的統治)比較興盛的時期,史稱羅馬和平或羅馬治世。

(10)三世紀時羅馬帝國開始衰弱,期間有所謂三世紀危機,包括外敵入侵、內戰及經濟崩潰同時發生。戴克里先在位時為穩定帝國版圖而將帝國分成東(定都拜占庭、後更名為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西兩個部分。西元395年正式分成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


(11)羅馬帝國信仰古羅馬宗教,對基督教原採取迫害態度(最嚴重一次稱為戴克里先迫害),到西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西元380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12)民族大遷徙:西元第4世紀開始(始於375年匈人入侵歐洲),歐洲發生一連串民族遷徙運動,從羅馬人的角度看則稱為蠻族入侵,例如日耳曼人(最早定居於斯堪的納維亞南部和德意志北部)、斯拉夫人(發源於今波蘭東南部)、匈人帶來了持續的戰爭,外來民族的持續入侵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13)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最後一位皇帝被日耳曼雇傭軍廢黜,宣告滅亡。直接原因是蠻族的入侵,但內部問題(包括奴隸制帶來的生產率低下與購買力的限制、過度軍事支出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等…)更是帝國衰敗的主因。



6.印度文明

(1)西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由中亞入侵印度,雖然印度河流域已被征服,但由於當地土著居民人數眾多,文化又很先進,其結果是文化的融合。

(2)孔雀王朝(約西元前322-前184年):旃(ㄓㄢ)陀羅笈多為孔雀王朝的開國君主,首次將印度次大陸大部份地區統一於一個政權下。印度和中國不同,中國是長期的統一與短暫的分裂;而印度則是長期的分裂與短暫的統一,然而印度的文化是統一的。

(3)西元前500年左右種姓制度開始在印度發生作用,現普遍同意,膚色是一個基本因素(梵文的種姓「瓦爾納」意思就是膚色)。由於雅利安人具有強烈的種族優越感,極力避免與他們鄙視的居民混和,因而發展起四大世襲的種姓制度: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首陀羅(達塞人,即印度原住民);在這之下還有賤民,即不可接觸之人。

(4)印度教三大神:梵天為創造之神、濕婆為破壞之神、毗濕奴為守護神。

(5)笈多王朝(約西元320-540年):旃陀羅·笈多一世是印度笈多王朝的建立者,笈多王朝是印度的黃金時代,然而其為一個北印度帝國,因為南印度為溫迪亞山脈所區隔。 (6)笈多時代最偉大的貢獻是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後來被阿拉伯人傳入西方,所以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7.中國文明

(1)曾有許多遊牧民族侵入中國,但到最後是入侵者被完全地中國化,其原因有地理的隔絕與政治的穩定。a.中國較與世隔絕,它僅僅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侵略,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文化特點(在古典時期得到進一步加強,因為中國統一了文字);b.中國未產生過祭司階級的文明,因而存在於歐亞其他文明中教會與國家之間的分裂,在中國是不存在的。這為政治穩定提供了一個堅固的基礎(中國經典都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皇帝與臣屬之間的關係,這一基礎又由於中國人實行一種獨特的全國考試制度而得到進一步加強)。

(2)東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化的時期,原因如同在印度一樣,是由於鐵得到採用,使農業有可能從起初的黃河發源地向南擴展到森林茂密的長江流域(相當於從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擴展到恆河流域)。隨經濟變革而來的是政治變革,即封建分封制轉變為中央集權制(因為新開墾的土地不屬於封建範圍內)。變革深深影響了中國的思想家,中國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春秋、戰國、秦漢)時期。諸子是指先秦時期孔子、老子、莊子、荀子等學術思想代表人物;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學術思想派別。

(3)秦帝國(公元前221年-前207年):秦朝的發源地是渭河流域(黃河最大支流)的甘肅,秦始皇廢除所有的封建國家和王國,率先應用法家學說採行中央集權;廢除了在諸王國發展起來的眾多語言文字,而代之統一的文字(小篆);修築了驛道與長城。


(4)漢帝國(西漢公元前202年-9年,漢高祖劉邦建立,建都長安。東漢公元25年-220年,漢光武帝劉秀所建,定都洛陽),漢帝國繁榮了4個世紀,相當於羅馬帝國的統治時間(西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476年)。中國在秦朝以前採用分封制,到了漢朝採用的是察舉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公元587年隋文帝設立「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1905年),持續了1,300多年。

中國歷史是一再重複的循環史:王朝的創立者總是一個有魄力的行動家,但是幾代以後在宮廷環境中成長的子孫可能變得軟弱無能,雖然有時會出現一個強悍的統治者或一個能幹忠誠的大臣來阻擋這種墮落,直到成功的起義推翻王朝,重新開始新的循環。比王朝循環更為根本的是經濟的循環,王朝剛建立時的繁榮導致人口的增加和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國庫收入充實。但皇帝將人力和財力分散到公路、運河、防禦工事、宮廷鋪張和邊疆戰爭上。因而每個王朝在建立約100年後都開始面臨財政上的種種困難。政府只得提高賦稅,賦稅大部分沉重地壓在社會的主要成分自耕農上。每個朝代開始時,自耕農總是占農民的大多數,但隨著賦稅的增加,他們被迫將自己的小塊土地讓與大地主,自己則淪為佃農。地主憑藉與財產相當的政治影響力,只繳納微不足道的稅,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最後是饑荒、盜匪活動和全面的農民起義,同時邊防可能也被忽略,招致游牧部落前來劫掠,常常正是這種內亂和外侵的結合,使搖搖欲墜的王朝潰滅,為新的開端掃清道路。

8.古典文明的終結

(1)古典時期主要是由希臘、羅馬、印度和中國文明在歐亞核心區居統治地位,然而技術停滯不前、生產力受阻,邊遠地區的遊牧民族最終踐踏了這些文明。影響因地而異,中國北部和印度北部仍保持了各自獨特的文明;中國南方和印度南方,因與游牧民族相距遙遠而倖免於難;拜占廷和波斯帝國勢力強大,足以擊退侵略者。西方卻長期屢遭日耳曼人、匈奴人、穆斯林、馬扎爾人(匈牙利主要民族)和維京人的侵略,因此其遭破壞的程度比其他地區遠為嚴重。然而正是這種破壞,成為西方打掉重練的基本原因。


(2)文明衰落的原因,各地統治集團只知道剝削現有的財富,不知道開發新的生產力,從建造金字塔、大教堂和宮殿所消耗的大批人力、物力就可看出。地中海盆地由於嚴重的土壤侵蝕,已不再是主要的產糧地;同樣帝國也不可能無限擴大,漢王朝和羅馬帝國的衰落就是實例。奴隸制的普遍存在,則是造成技術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

(3)蠻族的入侵:3-6世紀蠻族的入侵結束了古典文明,宣告了中世紀文明的到來。游牧民遷移方向一般是自東向西,因為歐亞大草原的地理坡度使大草原西部水源較充足、土地更肥沃,吸引著東方的游牧民。主要的入侵路線都起自北京附近,沿著橫貫歐亞大陸中部的草原走廊,止於中歐匈牙利平原。這也就是為何如此眾多的游牧民族抵達今匈牙利後,不再四處遷移的原因,他們以匈牙利為基地,襲擊周圍各歐洲國家。

(4)在中國漢帝國最終於公元222年屈服於匈奴的入侵(匈奴是由許多遊牧族群集合結盟而成的國家,包括突厥、蒙古等),出現了魏蜀吳三個獨立的王國。相爭幾十年後,魏的權臣(晉武帝司馬炎)於公元265年建立了一個新王朝晉朝,統一了整個中國。公元316年一批新入侵者占領中國北半部,晉王室南逃至南京,從那裡統治長江流域及漢人居住的南部地區。從此中國出現了南北分裂的局面,直到589年隋朝重新統一中國。

(5)日耳曼蠻族的入侵:日耳曼人是一些語言、文化和習俗相近民族(部落社會)的總稱,這些民族在前2,000年到約4世紀生活在歐洲的北部和中部。民族大遷徙(4-7世紀間由匈奴人入侵歐洲大陸所觸發的一連串民族遷徙運動)後日耳曼人與其他民族混血演化出斯堪地那維亞人、盎格魯薩克遜人即英格蘭人、德意志人等。對羅馬帝國的進攻是由匈奴人發起的,其他遊牧民迫使匈奴人離開發源地中亞牧場,向西遷移。公元452年匈奴王阿提拉(上帝之鞭)入侵羅馬,最後接受羅馬帝國的議和掉頭北上,使羅馬倖免於難。阿提拉死後,匈人帝國隨即崩潰,匈奴人從此從歐洲歷史消失。但在相繼崛起的日耳曼王國控制下,西元476年末代皇帝被日耳曼首領廢黜,標誌了西羅馬帝國的終結。


589年隋朝重新統一中國,大約同時間法蘭克王國(包括墨洛溫王朝與加洛林王朝)和東羅馬帝國也在重新統一歐洲。但西方並沒有步中國之後塵,一股新的侵略浪潮粉碎了法蘭克和拜占廷剛剛形成的脆弱的帝國結構,使西方再度陷入混亂和分裂之中。


(6)技術停滯不前是諸古典文明結構上的主要弱點,但為何只有西歐的文明會垮掉呢?首先古典時期,西歐並不像中國那麼富饒,結果是中國的生產率及人口上的優勢,使中國能更好地維持帝國的官僚機構和軍事機構,更有力地反抗蠻族侵略者,必要時還能同化他們。其次西方缺乏可與中國相媲美的文字系統噢科舉制度。最後羅馬帝國邊境上的敵人更難對付,因為地處所有游牧民族入侵路線的最西端。因此只有西方能在中世紀發展起新的技術、新的制度、新的觀念。



三、歐亞大陸的中世紀文明(西元500-1500年)

9.中世紀文明使歐亞大陸實現整體化

古典文明因鐵器促成了歐亞大陸早期的統一,但在古典時期,帝國僅佔據著某些大河流域或整塊地區。例如亞歷山大大帝對恒河流域或中國一無所知、歐亞大陸兩端的羅馬帝國和漢帝國,彼此也不存在任何直接的聯系。原因是亞歷山大帝國主要局限於中東,而羅馬帝國和漢帝國,實際上被限制在歐亞大陸的東西兩端。而中世紀的技術,尤其是造船航海業的發展,使歐亞大陸進一步統一,例如最早形成的伊斯蘭教帝國橫亙數個地區;13世紀的蒙古帝國更是歐亞大陸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

(1)商業聯結:穆斯林的征服,統一了整個中東地區(意指歐洲以東),而中東是所有橫貫歐亞大陸的商路的樞紐。公元671年,首批穆斯林來到廣州後,很多人如在印度洋各港口一樣,在此定居下來。宋朝期間,中國人在造船業和航海業上取得巨大進步,12世紀末開始取代穆斯林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海上優勢。蒙古人征服中國建立元朝(1279-1368年)後,中國商人遍布東南亞及印度各港口。1299年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馬可波羅為威尼斯商人,曾在元朝任官)記載從威尼斯出發至亞洲及從中國返回威尼斯旅遊的經歷。


1368年元朝結束導致歐亞大陸的貿易中斷,更重要的是伊兒汗國(波斯)的合贊汗改信伊斯蘭教,自然切斷了歐洲人去香料群島的陸路運輸路線,使控制由紅海到達埃及(亞歷山大港,再分運給地中海各港口)的阿拉伯人和威尼斯商人獲得香料暴利。有些歐洲人不願支付高價,開始尋找避開穆斯林障礙的新道路,最後造就了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的壯舉,並催生了地理大發現。


(2)技術連結:中國的三大發明(及之前發明的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由中國傳到中東、再傳入歐洲,對文學及後來的戰爭、航海方面,改變了世界。


(3)宗教連結:基督教和佛教於古典時期便開始傳播,中世紀最重要的是伊斯蘭教的出現。伊斯蘭教在632年穆罕默德死後突然從阿拉伯半島向外傳播。


10.伊斯蘭教的興起

伊斯蘭與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一樣統一了整個中東地區。更重要的是伊斯蘭文化的成就,因為到11世紀時,阿拉伯人已對這些曾是人類最古老文明地區的語言和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穆罕默德(571-632年)約40歲時常在麥加的山洞裡徹夜沉思,他耳邊傳來天使(加百列)的聲音,他開始相信上帝選他為先知,選他當亞伯拉罕、摩西和耶穌的繼承人。穆罕默德的教誨,在他死後被記錄成書,成為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內容是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列口頭傳授給穆罕默德,始於609年,至穆罕默德632年逝世為止。穆罕默德要求信徒們履行五功:唸、禮、齋、課、朝。這些儀式為信徒們提供了一種特別強有力的社會紐帶,因此伊斯蘭教既是一種宗教信仰,又是一種社會法規和政治制度。沙里亞(伊斯蘭教法,以伊斯蘭教義為準則的法律)直到近代仍是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國法。


西元622年,穆罕默德因在麥加受迫害而移居麥地那,阿拉伯人稱這一事件為希吉拉(原意為出走、離開),伊斯蘭教曆(為一種陰曆)以這一年為元年。穆罕默德以麥地那為基地發動了對麥加的征服。


(2)部落酋長對穆罕默德的服從隨著他的逝世而結束、並停止納貢。穆斯林首領明白緩和不滿的辦法是發動征服,使每位貝都因人(阿拉伯語指居住在沙漠的人)都有希望獲得戰利品。拜占庭帝國與波斯帝國間的一系列戰爭削弱了各自的實力,加上人民對繁重的稅捐和宗教迫害也極為不滿,使伊斯蘭對外發展成征服戰爭,於是始於沙漠的一個簡單宗教,迅速發展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


(3)中世紀時的伊斯蘭帝國(阿拉伯帝國,632-1258年,最後被旭烈兀所滅),主要有正統哈里發(4大哈里發)時期、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三個時期。其中阿拔斯王朝是伊斯蘭的黃金時期,「1001夜」(天方夜譚)描述了當時民間故事。阿拔斯王朝不僅以富裕和豪奢著稱,且在宗教上也比較寬容,伊斯蘭教法承認基督徒和猶太教徒,與穆斯林一樣都是有經人,只是他們的信仰不夠完整,因為穆罕默德已取代了摩西和耶斯基督,因此伊斯蘭教對基督徒和猶太教徒寬容。


(4)伊斯蘭教文明: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兩條紐帶(bonding)將哈里發統治下的不同民族連結在一起,阿拉伯語的傳播比征服效果更顯著,從摩洛哥到波斯的廣大地區流行至今。伊斯蘭教也是一條比基督教更有力得多的紐帶,因為它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種社會和政治體系及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到目前為止,伊斯蘭教是世界的第二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


(5)哈里發統治的衰落:與羅馬帝國的崩潰類似,阿拔斯王朝因為帝國疆域過廣(因此西班牙、摩洛哥、突尼西亞於8世紀末率先擺脫帝國的統治)、龐大的開支(奢侈和官僚),帝國的衰弱招致了蠻族的入侵,十字軍(十字軍東征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國家發動持續近200年的宗教戰爭)由北入侵。哈里發統治還遭到了來自柏柏爾人以及兩個阿拉伯貝都因部落的進攻。最後第三股侵略是來自東方的突厥人和蒙古人,他們的入侵持續了好幾個世紀。


11.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

公元1000年至1500年的500年中,突厥人(突厥人是一個語言群體,而不是一個種族群體)和蒙古人從原居住地中亞向四處擴張,遊牧民成了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的主人。擴張明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000-1200年)突厥人興起,先是充當阿拔斯王朝的雇佣軍,隨後統治了這個王朝,並將其疆土擴張到小亞細亞和印度北部。第二階段13世紀,蒙古人開始入侵,從而終止了穆斯林突厥人的擴張。最後一個階段(1300-1500年),蒙古帝國崩潰,為突厥人的復興掃清了道路。


(1)突厥人的入侵:突厥人因都說突厥語系的某種語言而共同聯結在一起。6世紀中葉他們統治了從蒙古草原到中亞的廣大平原地區,8世紀起由於阿拉伯人征服了波斯,如同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帝國機構一樣,突厥人也開始進入哈里發王朝的機構任職,並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而隨著哈里發王朝的衰弱,突厥雇佣軍也和日耳曼雇佣軍一樣,僕人變成了主人。大約970年,突厥民族的一支塞爾柱人,進入穆斯林地區獨攬了政權。1055年當哈里發宣布塞爾柱酋長為蘇丹(君主)時,這一政權被正式承認。儘管哈里發名義上仍是帝國的首領,但實際的統治者是突厥人蘇丹。在突厥人的領導下,伊斯蘭教帝國的邊境進一步擴張到兩大地區:小亞細亞(1071年塞爾柱人在小亞細亞東部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中獲勝,這一戰役是中東歷史上決定性的轉折點,因此1453年君士坦丁堡衰亡的原其實因應追溯到1071年)與印度(突厥人向南進軍,最終吞併了旁遮普,此後旁遮普一直是穆斯林地區)。


(2)成吉思汗(1167-1227)的征服: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1206年他被推舉為全蒙古大汗(蒙古汗國最高首領的稱號,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如果不是恰好出現在適當的歷史關頭,成吉思汗也不可能成為世界的征服者。13世紀初期,中國已分成三個小國:統治北方的金朝(由女真人建立)、控制南方的宋朝,和西北的西夏王朝。中國的西面是喀拉汗國;喀拉汗國西邊,阿姆河畔是穆斯林王國花刺子模,再往西就是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但是花刺子模和阿拔斯王朝這時均處於衰落時期。


(3)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繼位為大汗(1229-1241年),繼續對歐亞大陸兩端的中國和歐洲征戰。1279年南宋亡國(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鐵木真長子朮赤的次子,蒙古欽察汗國的開創者)向西進攻歐洲,1240年占領了俄羅斯古都基輔,1258年占領了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


(4)蒙古帝國的衰落:蒙古人衰敗的基本原因在於他們的人數太少,因此很容易被同化。蒙古人與阿拉伯人不同:阿拉伯人擁有自己的語言和宗教,並為其屬國人民所樂於採用,成為了帝國統一強有力的紐帶。恰恰相反,蒙古人採用了比他們更先進的屬國語言、宗教和文化,這就是其帝國創立後不久即崩潰的根本原因。而且忽必烈的弟弟(及後來的堂弟)曾與他爭奪大汗王位,從而引發了長達40年的內戰。因此蒙古帝國的毀滅,不僅是由於文化上受到同化,而且還由於王朝內部的爭鬥。


(5)突厥人的復興:由於蒙古人人數極少,他們招募大批突厥人。隨著蒙古帝國分裂,這些穆斯林突厥人嶄露頭角,如同之前他們在哈里發王朝中那樣。其中最著名的是帖木兒(帖木兒帝國(1370-1507年)的創立者),鼎盛時期帖木兒帝國的疆土從地中海延伸到中國。帖木兒之後,穆斯林突厥人在印度和拜占庭擴張。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了蒙兀兒帝國(1526-1858年);在中東,鄂圖曼土耳其人(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乘塞爾柱帝國衰微之時,進入該帝國,在小亞細亞的西北角定居下來。1299年這些土耳其人的首領鄂圖曼一世擺脫塞爾柱君主的統治,宣布獨立,並將他的國家從地位低下的小國,發展成為以其名命名的、偉大的鄂圖曼帝國(1299-1923年)。


(6)突厥人和蒙古人侵略的意義:伊斯蘭教是主要的力量,15世紀末時,當西方開始海外擴張時,伊斯蘭教已在陸上朝四面八方擴張。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還促進了歐亞大陸的交流,由這種交流所提供的機會,最後僅被正在歐洲形成的新文明所充分利用。這一點深具意義,直到現在仍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影響。在西方經院哲學(哲學與宗教相結合的思想)最終受到挑戰並被取代;而在穆斯林世界卻一直居統治地位至19世紀末。因此在歐洲諸大學蓬勃發展的同時,伊斯蘭教學校卻滿足於死記硬背權威性的教科書。中國雖然反抗蒙古人的統治,並於1368年將他們驅逐出去(明朝朱元璋),但卻表現出強烈的民族優越感,對外國以及蠻族的所有東西近乎本能的敵意和輕蔑。


12.傳統的拜占庭文明

(1)西元前660年左右,希臘殖民者建立了拜占庭,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此城重建為君士坦丁堡,並從330-1453年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之後又成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至土耳其共和國取代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後,Mustafa Ataturk(1881-1938,被稱為近代土耳其國父)將首都移至安卡拉。1930年起伊斯坦堡成為該城市唯一名稱。君士坦丁堡顯赫的歷史,很大程度歸因於其地處歐亞兩洲間險要位置

(2)拜占庭的衰落:同其他許多帝國一樣,拜占庭的內部衰弱招致了外來侵略。來自西方的諾曼人,最初是拜占庭的雇佣軍,占領了義大利南部領地;東方是塞爾柱突厥人從家鄉中亞進入伊斯蘭教帝國後,被巴格達哈里發雇為雇佣軍,這些雇佣軍於1055年占領巴格達,建立了塞爾柱帝國。1071年在小亞細亞的曼齊刻爾特,塞爾柱人擊敗了拜占庭,這一戰役使小亞細亞由希臘人的基地變成突厥人的根據地。

拜占庭皇帝一度挽救了似乎即將滅亡的拜占庭帝國,還向西方基督教世界求援,但得到的是一批難以控制的十字軍。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偏離了解放耶路撒冷這一原訂目標,轉而進攻君士坦丁堡。1204年聯軍攻陷君士坦丁堡,獲勝的拉丁人在拜占庭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了一個拉丁帝國(1204-1261)。儘管1261年拜占庭帝國收復了君士坦丁堡,但再也沒能從被拉丁人征服的創傷中復原過來,直到1453年鄂圖曼帝國(從塞爾柱人接管了在小亞細亞的拜占庭領土)占領君士坦丁堡為止。

(3)拜占庭的遺產:斯拉夫人的發源於維斯杜拉河上游一帶(今波蘭東南部),地方不大,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一世紀開始向外遷徙,分別向東、西、南三個方向發展,分別是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其中東斯拉夫人也就是今日俄羅斯民族的祖先,代表國家有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斯拉夫人在現在的中歐地區,代表國家有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人則在現在的東南歐和巴爾幹半島,代表國家有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等。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公元988年開始,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占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



13.傳統的儒家文明

(1)從6世紀隋朝重新統一中國(經過五胡亂華與南北朝),到16世紀西方人開始由海上入侵中國,這1000年是中國空前穩定的時期。但似乎有悖常理的是,這種穩定既是好事,又是壞事。因為在這同時,西方正在發生變化,最終形成一種導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動力。


隋朝統治者的成就與秦朝非常相似,他們重建部分失修的萬里長城,開挖後被稱為「大運河」(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的龐大運河系統。但與秦朝同樣類似的是,兩者都在經歷長期的混亂後重新統一了中國,卻也都在創立者死後王朝就幾乎崩潰了。唐朝則被許多歷史學家稱為最輝煌的朝代,且唐朝的帝國擴張是一明顯成就(中國領土最廣的三個朝代分別是元朝、清朝、唐朝)。


(2)科舉制度:西元587年隋文帝正式設立科舉制度,在唐朝發展成型,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1905年),持續了1,300多年。理論上說,官職之門向所有有才之士敞開,實際上卻有利於那些有足夠財力進行多年的學習的階層。但這並不意味著統治中國的是世襲貴族階層;相反,它是一個由學者組成的統治集團,即文人學士集團。科舉制度為中國提供了一種有效穩定的行政管理,卻也扼殺了創造力,培育了順從性。


(3)佛教:佛教最早於漢朝由印度傳入中國,在漢朝滅亡後的混亂時期,開始向官方儒教正式挑戰(在動亂時期,儒教日益受到懷疑),因此佛教的影響迅速增長,並於唐朝初期達到頂峰,這一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有時被稱為「佛教時期」。


(4)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實現大一統的朝代(宋朝皇帝在對外關係方面顯然十分被動。他們從未發動過大的戰役):中國歷史第一個被公認的大一統朝代是秦朝。因此常以秦朝的疆域版圖衡量後世朝代是否有資格稱為大一統。也因此宋朝易受遊牧民族的入侵,北宋末年發生靖康之難,徽欽二帝皆被金人擄去,宋室南遷至臨安(今杭州)。紹興和議後與金大致以秦嶺淮河為界,成為宋金近百年南北分治的局面,史稱南宋。註:金朝(1115-1234年)為由女真人所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契丹)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一起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滅遼,然北宋兩次戰遼皆敗,金因此撕毀與北宋之約,於1127年滅北宋。


宋朝最初未能收復邊陲各省,後來又丟失了北半個中國,這遭到中國歷史學家嚴厲譴責。但中國文明尤其在文化領域,在唐、宋幾個世紀內達到頂峰。此外宋朝的貿易量也隨著經濟活動的迅速發展而上升,宋朝正朝成為一個海上強國的方向發展,然而這一潛在的可能從未實現,而西方的商業革命卻對其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


(5)元朝蒙古人的統治:這次中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游牧民族統治。元朝雇用許多外國人任職,馬可波羅是最著名的一個。忽必烈(元世祖,元朝建立者) 死後大汗們終日沉湎於宮廷生活,朝廷內爆發了自相殘殺的鬥爭。更為嚴重的是黃河時常泛濫,使華北普遍遭受饑荒,大多數省份紛紛爆發起義,最後一位能幹的平民(明太祖朱元璋)結束了這種混亂局面,1368年建立了明朝。


(6)宋明理學:主要發生在唐朝滅亡後的混亂時期,當時所需要的顯然超出儒家死記硬背的範圍,因此許多學者重新評價人類和宇宙的問題。從事這項工作的主要人物是朱熹(1130-1200年),他把佛教和道教與儒家學說結合在一起解釋。理學雖然有助於中國文明的延續,但其代價卻是形成了壓制獨創性和新觀念的因循守舊。中國歷史的持續性,隋朝實質上是漢朝的延續;唐宋又是隋朝的延續…,直到1911年帝國歷史結束。因此傳統的官僚貴族統治集團,在理學的觀念的支持下,能減弱新技術和經濟發展的作用。但是在西方,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沒有後繼者,反而出現了一種新的多元化的文明,在這一文明中,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和遠洋船隻不但沒有被埋沒,反而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對歐洲,然後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世界,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這種爆炸性的影響,在中國是不可能產生的,因為這裡的帝國機構太封閉、約束力太強。


中國內向政策的一個實例是反對海外經營,15世紀明朝航海業的的範圍驚人,證明中國在世界航海業中居領先地位的技術優勢。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皇帝下詔禁止海外探險的命令。雖然皇確切動機無人知曉,但皇帝之所以能頒布禁海令,是因為中國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擁有的政治權力和社會地位,正是體制和向動力的根本差別,在世界歷史的這一重要轉折關頭,將全世界海洋留給了西方的冒險事業。


(7)中國文明在日本:只有中國北部和西部的大草原和大沙漠由於氣候的限制,農業不可能存在,因此遊牧民族發展起一種獨特非中國式的生活方式。鄰近的越南、朝鮮和日本,因不存在氣候方面的障礙,農業得以發展,中國文明得以傳播。日本無論在政治方面或文化方面,都一直是最不依賴中國而自立的國家,因此在東亞歷史和世界歷史上,起到了更為重要的作用。日本歷史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這與歐亞大陸另一端的不列顛群島極為相似。不過日本諸島比不列顛群島更與世隔絕,因此可以說,日本人離大陸非常近,足以從偉大的中國文明中得到好處,但又可以說非常遠,可以選擇和拒絕。由於所處的與世隔絕的位置,他們獨立地發展起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


6世紀起,中國文明大規模傳入日本,由朝鮮傳入日本的佛教,是文化變革的媒介。變革的推動,最終導致大化革新(公元645年時日本的一連串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是廢除當時豪族專政的制度,並效法中國唐朝體制成立中央集權國家)。這些變革的確起了作用,但實際上天還不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制國家的首腦。在那期間藤原家族實際統治國家,為天皇選擇皇后,擔任行政和軍事的高級職務;而天皇則過著奢侈的隱居生活,只要能保證他的王朝世世代代有人繼承。


在文化領域日本以同樣的方式修改了中國的模式。日本人借用了漢字,但發展了他們自己的書寫體系;借鑒了儒家學說,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標準,調整了它的政治學說,以適應他們的社會結構。在保留其神道教(神道是日本的民族宗教,奠基於日本自古以來的民間信仰與自然崇拜)的同時,日本人還接受了佛教,但對之作了修改,以滿足他們的精神需要。以唐都長安為模型,日本人首先在奈良,然後在京都建立了帝國新都,但其中的廟宇、樓閣、神龕和花園都具有日本的特征。


(8)日本的封建制度:到12世紀時,大化革新所引進的中國帝國體制,被日本的種種封建制度所破壞和取代。由於帝國軍隊的瓦解,農村貴族成為居統治地位的軍事力量。在這些貴族和他們的侍從即武士之間,形成了一種封建關係,這種關係以武士道為基礎,武士享有特權,但絕對效忠於封建領主。


(9)日本的孤立:如同在西方類似的環境中所發生的情況一樣,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開始消弱日本的封建制度,如果這一趨勢繼續發展下去,日本很可能會步西歐之後塵,發展成為近代擁有海外帝國的國家。但是日本未能如此,主要原因是西方強國對東亞海域的入侵。為此,17世紀初德川幕府採取鎖國政策。最終結果,鎖國政策保護了日本的封建制度,付出的代價和中國一樣是社會制度變得僵化。不過日本不像中國,沒有形成堅若磐石的帝國結構,因此19世紀西方入侵時,日本能做出積極的反應。

14.革命的西方文明

三大發明(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都起源於中國,然而這三大發明對中國卻沒有什麼影響。中國不允許這些發明破壞傳統的制度與習俗。

(1)西方的多元化:中世紀西方多元化社會的組成部分有:一個不受皇帝支配的獨立教會(因為羅馬帝國的滅亡);代替皇權的封建主;代替羅馬時期奴隸種植園,分別開墾荒地的自治采邑;以城市為根據地的新興商人階層。


(2)地理背景:地理因素是促使歐洲在中世紀領先其他地區的重要因素。歐洲地處歐亞大陸西端,免遭了公元1000年後的多次大規模侵略。例如13世紀蒙古人肆意侵占俄羅斯、15和16世紀鄂圖曼土耳其人征服巴爾幹半島、柏柏爾人屢次進攻北非,可以看出西歐地處偏遠位置的重要性。

同樣重要的是,歐洲擁有有利的自然資源。地中海盆地以北的歐洲氣候較溫和,長年多雨土地肥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理想的條件。河流終年無冰,為交通運輸提供了便利。這些自然資源加上先進技術的利用,生產率的提高使歐洲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從傳統的地中海盆地向北轉移。


(3)技術的進步:中世紀西歐的技術進步,一個原因是西歐沒有奴隸制(奴隸制往往抑制新的技術);采邑制度也有助於技術的發展,在這一制度下,莊園主與農奴充分的接觸,因此勞動獲得了尊重。


(4)發展中的經濟:14世紀出現經濟大蕭條(因一連串歉收和饑荒、黑死病、英法百年戰爭),1400年後不久,經濟開始復甦。12世紀時,法國只有約1/2、德國只有約1/3、英格蘭只有約1/5的土地得到耕種,其餘都是森林、沼澤與荒地。農民不僅開始耕種附近閒置的土地,而且隨人口的增長而移居邊遠地區(如美國發起向太平洋沿岸遷徙的西遷運動一樣),歐洲這時開始了向俄羅斯邊境挺進的東遷運動。人口的增長,以及農礦漁林業產量的提高,都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城市做為地方貿易和行政的中心,開始慢慢出現。義大利居領先地位,擁有威尼斯等商業中心。


在人口和貿易量方面,中世紀西歐的城市同中國、印度或中東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於擁有日益增長的自治權和政治力量,顯得十分獨特。因為它們是剛出現,而且處於政治上分裂的歐洲而不是堅如磐石的帝國框架中,所以市民們從開頭就表現出自信和獨立,也給歐洲商人帶來了地位及權力,這是歐亞大陸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某些城市組成聯盟,例如倫巴第同盟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對抗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義大利徵稅擴張的企圖;漢薩同盟則壟斷了北歐的貿易。


(5)新的君主國的崛起:歐洲君主的力量很大程度源於它們與新興商人階層的非正式聯盟,這些大而新的政治實體,在調動從事海外冒險事業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資源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早期探險家多數是義大利人,但他們的資助者都是新興的君主國而不是他們家鄉的城邦,這一點絕非偶然。


(6)文藝復興運動的蓬勃發展:發生在14世紀至16世紀歐洲的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後擴展至歐洲各國。文藝復興運動首先在義大利開始,義大利是以貿易為基礎的活躍都市。商人家族不僅控制了貿易和各種製造業,而且還控制了政治事務。他們對諸如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斯、米蘭和比薩等城市起了決定性影響。正是這些商人家族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和作家的資助者。文藝復興精神明顯地體現在藝術方面,由於教會不再是各種藝術的唯一資助者,藝術家們便受到來自其他方面的鼓勵,轉向除傳統聖經中的題目以外的其他主題。


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文藝復興的意義何在?在西歐出現了思想的蓬勃發展,這種發展在歐亞其他地區是不存在的。在中國,儒學繼續對社會起決定性影響,這種因循守舊、堅持正統觀念的氣氛阻礙了思想的繼續發展。在歐亞大陸的其他地區情況相同,例如在鄂圖曼帝國,穆斯林學院注重神學、法學和修辭學,但輕視天文學、數學和醫學。從這些學院畢業的學生對西方正在做的事情一無所知,也沒有興趣去弄清楚。


(7)西歐的擴張主義:4-10世紀期間,歐洲曾遭到日耳曼人、匈奴人、馬札爾人(匈牙利主要民族)、維京人和穆斯林的侵略,但從10-14世紀,這種局面卻顛倒過來。首先是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東征1096-1291年)在西班牙、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和荷蘭擊退了穆斯林,甚至占領了基督教拜占廷帝國。而在促使歐洲開始海外冒險事業的許多動機中,為上帝服務和尋求黃金可能是最強烈的動機,而西方技術(造船、儀器、航海、義大利複式簿記與股份公司的發明)的不斷發展,也直接有助於海外擴張。


所有這些因素的結合,使歐洲具有強大的、獨特的活力。當時伊斯蘭教世界變成了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區,而且它越擴張,歐亞大陸東端的中國人和西端的歐洲人就越孤立。中國和歐洲對此截然不同的反應,從當時到現在,都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商人階層缺乏西方商人所擁有的政治權力和社會地位,無力向禁止海外冒險事業的皇帝挑戰。因而中國將精力轉向內部,放棄了世界的領先地位。


歐洲的反應恰恰相反,義大利商人在地中海東部各港口與阿拉伯商人貿易交往,將貨物轉船運往西方。雖然義大利做為經紀人而獲利,但其他歐洲人卻不滿意,迫切希望找到方法,到達東方、分享財富。他們有技術,有經濟實力,還有君主國之間的競爭,必定成功。因此即使哥倫布沒有發現美洲大陸,達伽馬沒有繞好望角航行,在以後的幾十年中,其他人也會這麼做。

15.西元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非洲

西元1500年以前,歐亞大陸與非歐亞大陸間沒什麼往來。那數百年間的人類歷史就範圍而言,是地區性的歷史,而不是全球範圍的歷史。一旦人類分散到各個大陸,彼此之間就失去了聯繫,與世隔絕地生活在各自的大陸上。在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連接西伯利亞與阿拉斯加的陸橋,以及東南亞與澳洲之間的中轉島嶼被淹沒之後,尤其如此。此一狀況一直延續到造船和航海技術取得進步時。


(1)地理環境:非洲常被人分成北非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不過非洲並未與其他地區隔絕,縱橫交錯的商路將非洲各社區連結起來,並經由紅海(西奈半島是通向亞洲的橋梁)、地中海(狹窄且容易渡過的水域)與印度洋(季風使東非和南亞之間的來回交往便利)與外部世界聯繫在一起。


(2)班圖人擴張:指班圖人南下排擠了俾格米人與布希曼人(桑人)的過程,也是人類史上最大擴張之一。班圖人從發源地喀麥隆高原出發,於公元初侵入剛果盆地,在那裡與人口稀少的桑人狩獵者發展出一種共生關係。公元600至900年期間,他們從剛果盆地向東南推進,到達肥沃的大湖地區。然後在損害桑人的情況下繼續向南穿過熱帶大草原。


(3)伊斯蘭教:穆斯林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紀侵占整個北非,然後以商人和殖民者的身分沿非洲東海岸擴張。伊斯蘭教還促進了貿易,穆斯林商人由北非基地出發,向南運送布匹、珠寶、貝殼和重要的鹽,非洲人則向他們提供象牙、奴隸、鴕鳥羽毛和最重要的黃金。


(4)貿易與蘇丹諸帝國:最早是迦納帝國(約西元400-1200年),隨其衰落而讓位於馬利帝國(約西元1200-1500年),最後一個是桑海帝國(約西元1350-1600年)。蘇丹諸帝國的一個弱點是,易受北方柏柏爾人(西北非一個說閃含語系柏柏爾語族的民族。「柏柏爾」的稱呼並非自稱,而是拉丁語中的「野蠻人」的變音)的攻擊。這些柏柏爾人或是找尋黃金的發源地、或是企圖將其特殊信仰強加於人。


16.西元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美洲和澳洲

(1)歐洲人在北美洲見到的印地安人,是從西伯利亞渡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的移民後裔(就種族特徵而言,印地安人都可以歸類為蒙古種人)。


(2)遷居美洲大陸的移民幾乎沒帶來什麼文化,因為他們來自歐亞大陸最不發達的西伯利亞東北部。且由於他們進入的是一塊無人居住的大陸,因此他們能夠形成自己的風俗,而不像雅利安人遷移印度河流域或亞該亞人和多里安人移居希臘時受到當地居民的影響。


(3)文明:美洲印地安人有三大文明:阿茲特克文明(Aztecs,14至16世紀存在於墨西哥的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馬雅文明(Maya,最早形成於約公元前2000年之前,是南北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的東南部、薩爾瓦多西部、以及整個瓜地馬拉、貝里斯和宏都拉斯);印加文明(Inca,最早出現於約公元1,200年,從厄瓜多中部到智利中部)。印加王朝唯一合法的妻子是他的親姐妹,因此每個印加都是兄弟姊妹通婚所生的後代,這種近親繁殖大約持續了8代。


(4)歷史上的美洲印第安人:技術上的懸殊不是西班牙人獲勝的唯一因素,另個因素是印地安個民族間缺乏團結。當其首領被推翻時,他們不能自己組織起來進行抵抗。一旦國王蒙提祖馬(阿茲特克)和阿塔瓦爾帕(印加皇帝)落入西班牙人手中,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就群龍無首。更嚴重的是,他們缺乏抵抗歐洲人與非洲奴隸所帶來的種種疾病的免疫力。絕大部分印地安人都居住在三大文明區內,所有印地安人在與歐洲人接觸後,都以驚人的速度死亡。


雖然美洲印第安人不能有效抵抗歐洲入侵者,但他們對人類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培育了如今已成為全世界日常飲食支柱的多種植物,最著名的是玉米、馬鈴薯、大豆、南瓜、西紅柿、巧克力。


(5)澳洲:澳洲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大陸,當首批英國移民來到這裡(1770年庫克船長登陸澳洲東岸)時,他們仍處於舊石器階段。如果美洲印第安人無法抵抗歐洲人的話,那麼處於舊石器時代的澳洲人就更是如此。



0 留言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