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40堂公開課(A Little History of Religion)

by byronyen

耶魯大學小歷史(Little History)系列的宗教課,作者Richard Holloway(1933-)是蘇格蘭作家與神職人員。於1986年至2000年擔任愛丁堡主教,並於1992年至2000年擔任蘇格蘭聖公會主教。


1.「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會去思考。而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兩件事:宇宙是如何起源的?以及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思考這兩個問題的結果就形成了宗教。


第一個問題,是誰創造了宇宙?宗教將這個可能的「誰」稱為「神」,所以認為神存在的人(各宗教提供了不同的版本,但都相信至高無上的存在),就被稱為有神論者;否則就被稱為無神論者。至於對第二個問題的思考,從人類很早就一直有為死者舉行葬禮的習慣,就可以說明最初的一些信仰。


2.作者由先知、猶太教創始人摩西談起,西元前1300年摩西聽到神對他說話,命令他帶領一群奴隸離開埃及進入應許之地巴勒斯坦。註:依照「出埃及記」的記載,摩西受耶和華之命,率領受奴役的希伯來人離開古埃及,前往一塊富饒的應許之地:迦南。


作者說宇宙有一種力量(先不論我們接受與否),它讓特殊的人知道它的存在(例如摩西的例子),並透過這些人傳遞訊息。所以思考宗教,可以將其視為潛意識中的恐懼與渴望;也可以相信那的確來自神。對於別人聲稱遇見了神,我們應該保持謹慎、懷疑、謙虛的態度來面對。所以我們可以有以下幾種選擇:選擇不相信宗教、選擇虔誠信教(照單全收)、選擇當個有批判能力的信徒、或是選擇不下定論(稱為「不可知論」)。


3.印度教(hinduism)

大約西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從中亞草原出發,由印度西北部進入印度。他們不僅帶來淺膚色,還帶來宗教文學吠陀(意為「知識」,寫於西元前1200至前1000年間,當時雅利安人已經在印度紮根),是吠陀教(或吠陀時期印度教)最重要的經典。吠陀教後來融合一些民間信仰發展成為印度教。


根據印度教教義,靈魂在進入今世前已經輪迴了許多世,這世結束後,還將經歷許多世,每一世都取決於前世的行為,這稱為業報、輪迴,即「轉世論」。至於另外一個問題宇宙以外存在著什麼(如果有的話),其他宗教通常以回答這問題的先知為該宗教命名,但印度教沒有已知的創立者,而是源於久遠前的不知名夢想家。


那個不知名夢想家認為諸神是存在的,但祂們的出現晚於這個世界形成的時間,意味著諸神和我們一樣是被製造出來的,也受制於輪迴。不過有某個東西不曾改變,「那個東西」在印度教被稱為「梵」。


「梵」將創造世界的任務委派給創造之神「梵天」,梵天創造了第一位男人和第一位女人,從而誕生出人類。然而人類並非生而平等,四個種姓分別為婆羅門(祭司和教師)、剎帝利(國王、貴族、戰士)、吠舍(商人與工匠)、首陀羅(僕人、農場工人)。「梵」也創造了諸神,印度教是多神信仰,但其實諸神背後,都有個無上實相(無上:至高,實相:本體),也就是象徵「奧義書」(吠陀文獻之一)所謂的「那個東西」的諸神形象。


印度神廟功俸三位神靈,即所謂的「三相神」(梵文原意為三種型式),將宇宙的創造、維持和毀滅的功能分別人性化為創造神「梵天」(Brahma),守護神「毗濕奴」(Visnu),以及破壞神「濕婆」(Shiva)。這三位神靈被認為是「印度教的三合一」或「偉大的三位一體」。


4.佛教(Buddhism):印度教提供了最終得以擺脫時間輪迴的希望,但是否有更快的方法,可以讓人獲得解脫?

佛教創始人悉達多(釋迦牟尼,後被稱為佛祖,約西元前五世紀生於今尼泊爾南部的王族,為剎帝利種姓)的「四門遊觀」:指悉達多走出王城,東門遇老人、南門遇病人、西門遇死人、北門遇修行人(看到一位僧人在化緣,但舉止安詳、平靜,好像內心充滿了喜樂),悉達多因此思考人為什麼會變老、會生病、會死亡?如何才能像這位修行者,這樣的安詳平靜,沒有憂愁苦惱?


他忽然領域悟到,慾望是人類痛苦的原因。他想找出一種方法讓人們擺脫慾望的掌控,於是在29歲決定出家修行,最終在菩提樹下悟道,成為佛陀(意為開悟者)。因此佛教有四大聖地,分別是藍毗尼(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菩提伽耶(悟道處)、鹿野苑(第一次傳教)、拘屍那羅(涅槃之地)。


慾望將人類束縛於輪迴,怎麼才能結束輪迴呢?釋迦牟尼的答案是循著兩個極端(縱情生活與自我折磨)之間的中道。所以佛教是履行要做的事,而非要相信的事。


5.耆那教(Jainism,目前約有500萬信徒,集中在印度的西部、南部):同樣發源於古印度,對結束輪迴而至涅槃境界(不生不滅,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耆那教與佛教的答案中道不同,而選擇了最極端的方式,每年約有數百位耆那教信徒活活餓死自己(以獲得神的救贖),印度耆那教徒甚至上街抗議,要求獲得餓死的權利。


耆那教徒以五誓言做為生活的核心,尤其是第一誡不傷害任何生物。所以耆那教徒禁止食用地底下生長的蔬果,因為為了取得這類蔬果必須連根拔起,如此就會傷及根部附近的植物和昆蟲。耆那教徒靠果實生存,且只吃那些掉在路上或被風吹落的果實。瞎子摸象的故事據信也是起源於耆那教。


耆那教也如其他宗教一樣,後來分裂為兩派,一派稱為「天衣派」(或空衣派、裸體派),另一派稱為「白衣派」。


6.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共同的源頭:亞伯拉罕。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等統稱為「亞伯拉罕諸教」。亞伯拉罕出生於蘇美(今伊拉克吾珥),亞伯拉罕的父親除了牧羊外,還製作供當地人敬拜的神像,然而亞伯拉罕卻認為神像的製造者與崇拜者都是愚蠢的。因為他是先知(prophet),他能聽到神在對他說話。


神除了告訴亞伯拉罕要痛恨神像,還命令他離開蘇美,前往迦南(今地中海東岸)。神還曾要亞伯拉罕將其兒子以撒獻祭給神,幸好神及時阻止他。神對亞伯拉罕的考驗說明了,如果人們認為命令來自上天,那麼他們就會說服自己做出任何事情。亞伯拉罕的故事是宗教的轉折點,使人從多神教轉向了一神教。


7.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也是先知,後來改名以色列(創世紀以撒與天使摔跤的故事,即希伯來),以色列的子孫形成一個部落。迦南遭遇飢荒,促使以色列的子孫前往埃及。起初埃及很歡迎他們,然而隨著以色列人數越多,埃及人開始仇恨並迫使他們成為了奴隸。埃及國王並下令殺害剛出生的以色列男嬰,一位以色列母親為了救剛出生的兒子,將他放在尼羅河旁的蘆葦叢,最後被國王的女兒收養,取了個埃及名字摩西。


摩西也是先知,神告訴他,神只有一位,其他的神都是人類的想像、創造出來的。而且這個唯一的真神(即上帝、耶和華,一神論的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神)選擇了以色列子孫向世界宣揚真理。依「出埃及記」記載,摩西受耶和華之命,率領受奴役的以色列人離開古埃及前往一塊富饒的應許之地:迦南。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來到西奈山,摩西獨自上山後帶回上帝要求以色列人從此必須遵守的「十誡」。十誡包括了耶和華是唯一的神,不可侍奉別的神、不可製作偶像。


8.以色列王國(西元前1020年)

摩西去世後,先知約書亞接續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帶領以色列人,攻進神所應許的迦南美地,時間約在西元前12-13世紀。西元前1020年以色列王國成立,先後歷經三位國王:掃羅、大衛、所羅門,分別定都基比亞、希伯倫(Hebron,猶太教中僅次於耶路撒冷的聖城)、耶路撒冷。其中所羅門建造了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西元前10世紀,之後毀於巴比倫人,之後被重建的聖殿被稱為第二聖殿)。


西元前930年以色列王國分裂成北邊的以色列王國與南邊的猶大王國,西元前720年左右以色列王國被亞述人蹂躪,以色列人被擄往巴比倫(今伊拉克),被稱為「巴比倫之囚」。但以色列人對上帝因此有了新的理解,上帝不是受困於聖殿中的偶像,而是無所不在。他們也在巴比倫之囚時期開始撰寫猶太教聖經(或希伯來聖經)「塔納赫」,包括對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說話的那個聲音、以色列人逃離埃及並定居迦南的故事。後來基督教稱「塔納赫」為「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當然對猶太人來說那不是舊約而是始終如一的。


9. (如果相信神的存在)為什麼神會允許世上有那麼多的苦難?所有的宗教面對這問題時,有各自的答案,猶太教早期的答案是,以色列之所以受苦,是為了他們自己所犯下的罪惡而受罰。因為神希望以色列能夠成為一個神聖國家,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侍奉神。然而以色列卻讓自己捲入權力遊戲,甚至將神當作偶像崇拜,因此上帝才將他們放逐到巴比倫,來逞罰他們。


當古希臘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允許以色列信奉自己的宗教,他們獲釋返回耶路撒冷,記取教訓成為一個神權國家。然而後來的塞琉古帝國(亞歷山大大帝部將所創,為希臘化時代主要國家之一)安條克四世破壞了和平,以色列對神忠誠後苦難仍然來臨。所以之前的「受苦是懲罰」的解釋不再有效,必須找到新的解釋。這時「末日啟示」(最後的審判Last Judgment)不僅影響了猶太教歷史,也影響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歷史。


猶太思想家認為當末日來臨時,所有的死者都將復活與造物者見面,並接受審判,而且彌賽亞(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世主)的到來,就是末日的跡象。死者復活是猶太教的新概念,且存在著極大的爭議(分為相信與不相信的人)。西元70年羅馬帝國皇帝提圖斯(Titus,去世後其弟圖密善皇帝興建了羅馬提圖斯凱旋門,紀念提圖斯在公元70年征服和摧毀耶路撒冷,終止了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將耶路撒冷夷為平地,猶太人再次流亡各地。


10.正統vs異端

其實多數宗教都始於異端思想,先知回應了內在的聲音,挑戰了當前的觀點。接下來通常會產生分裂,持異端看法的人會離開去成立新的宗教。「約伯記」探討了「為什麼敬畏神的人會受苦?」正統觀點認為以色列人之所以受苦,是上帝因為他們的罪行而懲罰他們。宗教告訴人們,上帝都是對的。然而約伯挑戰了這樣的觀點,他認為錯的就是錯的。


有組織的宗教將神侷限在某種所謂正統觀念中,並試圖強加於人。「約伯記」的故事則告訴我們,別太肯定自己知道神的一切(就好像瞎子摸象一樣)。


11.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西元前6世紀瑣羅亞斯德於今伊朗創立了瑣羅亞斯德教(正值以色列人被放逐到巴比倫的時期,所以瑣羅亞斯德教是比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更古老的一神論宗教),為伊斯蘭教誕生前中東和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瑣羅亞斯德原本是個古老宗教的祭司,卻極不滿這種以宗教為中心的社會階級制度,因為統治階層透過詮釋宗教教義來壓迫和控制平民百姓,因此他毅然脫離這個原始宗教。


他花了多年時間獨自冥想,為什麼壞事會發生在好人身上?最後他發現善惡間的鬥爭起源於神的心。瑣羅亞斯德稱唯一的神為智慧之神或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是代表光明的善神,阿里曼則是代表黑暗的惡神,兩者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覆的鬥爭。智慧之神的象徵為火,因此瑣羅亞斯德教又稱為拜火教。


瑣羅亞斯德相信人在死後會接受審判,世界末日後神會派遣救世主前來摧毀邪惡,建立公平與正義的世界。這與以色列人但以理的概念相同,或許這是猶太人在流亡波斯期間所學到的概念。瑣羅亞斯德教在誕生地伊朗流傳了許多世紀,但後來被伊斯蘭教取代(波斯後期的薩珊王朝在西元7世紀時被阿拉伯帝國征服),一部分不願改信伊斯蘭教的波斯人,移居印度。現今全球瑣羅亞斯德教信徒僅約10萬,超過8成在印度。


12.中國三大宗教:儒教、佛教、道教,並稱「儒釋道」三教。

儒教最早追朔自禹,孔子集其大成。約西元前100年西漢漢武帝「獨尊儒術」(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將儒家列為統治思想並壓制其他思想流派),這些思想遂成為中國的主流哲學。


道教思想的創始人為老子,其道德經的重要概念是平衡與互補,老子認為萬物都有與之互補的對立物,稱為陰和陽,尤其太極的圖案教我們從別人的身上發現自我。人之所以失去平衡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想要控制人,不讓別人按照自己的節奏過生活,不斷干預,無論做什麼事都認為自己的方法才是唯一的方法。老子則建議「無為」的生命態度,也就是順其自然讓事情發生。


儒教與道教原產於中國,佛教則由印度經絲路帶進中國。佛教分裂出不同的宗派,各自對佛陀的語言做出不同解釋。例如小乘是自度,大乘是度人的。能夠自利利他,圓滿成佛的教法為大乘;而只求自利,斷除自身煩惱的教法,則為小乘。當佛教預見道教,結果是產生了「禪宗」。大乘的佛教,在中國產生了八個宗派,其法統幾乎都是從禪宗演變而來,


出自佛教的第三個宗派是「密宗」,目前在日本與西藏最為興盛。喇嘛(葬傳佛教術語,意為上師、上人)轉世為一種傳承制度,在原有的修行者過世後,經過某些宗教儀式,以找出可能的新任的繼承者們。這其中一位繼承者經過訓練與眾人的承認後,他會被認為是原任修行的轉世,得以享受有他的頭銜,與繼承一切宗教及政治上的權利義務。


達賴喇嘛:歷代達賴喇嘛的名字都是「嘉措」,藏文意為「海洋」,譯為蒙古語後,即為「達賴」。「喇嘛」則是藏語對上師的稱呼,也隱含著「智慧」之意。「達賴喇嘛」通常指「智慧深似海」。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1935-)於1959年流亡離開西藏,在印度達蘭薩拉建立流亡政府。


13.日本神道教

日本人自稱Nippon,意思是日升之地。所有宗教都有創世故事,說明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日本的創世故事中,當諸神攪動了海底的泥漿,它們不是創造出世界,而是創造出日本,或是說它們創造出只包含日本的世界。島國人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有一個與他們隔絕的世界,以為自己就是整個世界。


在此作者提醒我們,宗教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我們要問的不是創世故事的真假,而是它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它想傳達的訊息。然而有些人想證明聖經中的創世故事是科學作品而非藝術作品,因而讓自己顯得愚蠢。


日本不僅是由諸神所創,也是諸神的住所。至於其他宗教,則是相信神的住所是在人類世界上方的特殊領域:天國。日本人正是這樣看待自己的土地,在自然中神無所不在,泛靈論是用來描述這種對生命的看法。日本人建造神社以表達對土地神靈的愛,這些神社的特色是鳥居:由兩根直立的柱子和兩根橫木所構成的大門。


14.天主教

西元前30年羅馬人征服了波斯和希臘帝國,羅馬人吸收了被接管國家的大量文化,他們深受希臘和波斯的神話所吸引,並且加以採納,結果對宗教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在此之前宗教主要屬於某個共同身分的團體活動,例如對猶太人來說,他們的宗教是與生俱來的身分,上帝對他們特別的召喚;印度教也主張每個人一出生就注定了固定的種性地位。佛教是唯一的例外,它為個人提供了救贖之道,因此佛教逐漸成為一種普世宗教,任何人都可以信奉。


很顯然的,普世的宗教較有可能成長普及,因為世界上充滿了尋找救贖的個人,而個人是自願加入這些宗教。幾個世紀以後,鼎盛時期的基督教自稱天主教(Catholic),這個單字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普遍的。而它所創建的信念,奠基於它的死而復生。創立於第一世紀的猶太教,是如何變成一個普世宗教:天主教的呢?


15.掃羅(Saul)的「大馬士革之路」

掃羅(Saul)即後來改名保羅的基督徒,他的皈依事件有名到,當我們想描述一個人發生了180度的轉變時,會說那是「大馬士革之路」,就是因為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掃羅終於屈服於被他迫害多年的基督教信仰。


宗教駔常見的分歧就是保守派vs進步派,宗教來自先知,這些先知聽到了上帝的聲音,並將上帝的指示傳達給人們。保守派傾向將信仰限制在最初的天啟,但進步派卻想接受新的發展,以及後來的天啟。在第一世紀的猶太教中,守舊與進步(掃羅所屬)兩派的最大差別,就在於是否相信死後的生命。早期的猶太教並未討論這個主題,原始猶太教教義包括了只有一個上帝、以及上帝揀選了猶太人成為選民。守舊一派不相信猶太人在巴比倫期間所獲得的其他想法,例如死而復生,他們也拒絕相信天使(上帝透過天使傳達信息給人類)的存在,因為上帝無所不能,哪需要天使來傳話?


當時控制以色列的羅馬官員視彌賽亞為造反者,最後耶穌被當作造反者處決了。然而問題並未因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結束,掃羅被任命追捕基督徒(認定耶穌就是上帝派來的彌賽亞),當時猶太教的進步派相信總有一天上帝會讓亡者復活、接受審判,他們只是不相信上帝已經讓耶穌復活了,掃羅當然也不信。當掃羅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時,出現一道強光,掃羅聽到耶穌的聲音。掃羅從此相信耶穌的復活,並成為了使徒保羅。


16.耶穌從門途中挑選了12個門徒,稱他們為「使徒」,意思是「送信人」負責傳送上帝的和平王國即將到來的好消息。後來耶穌被用羅馬被殘酷的刑罰:釘在十字架(古代的刑具)上緩慢地死亡。然而耶穌的顯現讓使徒們重新聚在一起,他們相信並傳達耶穌就是彌賽亞的消息,但僅限於猶太人之間。


保羅(掃羅)則認為應該要走出耶路撒冷告訴全世界,就算不是猶太人也能追隨耶穌。最後保羅與使徒們達成妥協,耶穌最初一批門徒會繼續留在耶路撒冷,等待耶穌的歸來,也會繼續忠於猶太教的傳統習俗;而保羅則可以走出去說服非猶太人,關於耶穌的故事,且因此皈依的任何人無須遵守猶太教的傳統。正因如此,人們說是保羅(而非耶穌)才是基督教真正的創建者,因為他首創向非猶太人傳播耶穌的福音。


17.基督教徒的爭辯

第一個爭論是皈依基督教的非猶太人是否需遵守猶太人的規範,當時保羅贏得那場爭論,替猶太教之外的基督教會擴張做好了準備。第二場爭論則是耶穌的身分,耶穌曾為人子,但上帝又稱他為愛子。但耶穌如何既是人子又是神子?保羅宣稱上帝收養了耶穌,但是很多基督徒不喜歡這種說法,因為那表示有一段時間耶穌不是上帝的兒子?他們傾向認為耶穌一直是上帝之子,是為了拯救人類才降臨人世,可是確切是怎麼運作的,基督徒為此爭辯了幾個世紀,從而分裂為不同的陣營。


18.當基督教傳到羅馬,當時羅馬要求人民將皇帝視為神明來膜拜,基督徒無法忍受,導致接下來幾個世紀基督徒遭到一連串的迫害。最早的迫害從西元64年皇帝尼祿開始。即便如此,經過兩個多世紀,基督教會勢力遍布了整個羅馬帝國。

當基督教會勢力漸長,羅馬帝國卻分崩離析。偶爾出現的強勢領導者,試圖挽救衰敗中的帝國,如戴克里先,因為他將基督教會視為統一帝國的敵人,因此對基督教會發動了一次迫害,史稱戴克里先迫害(Diocletianic Persecution,西元303年起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廢除基督教的合法權益並要求他們遵守傳統的古羅馬宗教習俗)。直到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在位)在313年頒布了「米蘭敕令」,宣佈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且發還了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使基督教從被戴克里先迫害的地下宗教,成為被承認的合法宗教。


君士坦丁對基督教派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因為不同教會派別,爭論如何定義耶穌神和人的本質。君士坦丁於325年召開了尼西亞會議:基督宗教第一次大公會議,最後通過了「尼西亞信經」,確定了神為「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神(天主教會譯為聖神,東正教會和新教則譯為聖靈)三個不同的位格是一位上帝)的理論。之後基督教傳遍了整個羅馬帝國,因此它自稱普世(天主)教會。


19.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亞伯拉罕是亞伯拉罕諸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先知,是上帝從眾生中所揀選並給予祝福的人。亞伯拉罕將一神論傳給猶太人,再透過猶太人傳給了基督徒。到了7世紀穆罕默德相信發源自猶太人,並經基督教進一步發展的概念,在他的努力下達到完滿(他是最後一位先知)。


猶太「創世紀」說,第一個人類叫做亞當,妻子叫夏娃,兩人住在伊甸園。因為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了伊甸園。在伊斯蘭版本的故事中,上帝允許他們從伊甸園裡帶走某件東西當作紀念,他們帶走的是一顆黑色石頭,亞伯拉罕繼承了這顆石頭,將它置於天房(神殿)中,之後麥加就環繞著這座供奉黑石的天房發展了起來。


穆罕默德西元570年出生於麥加,他與亞伯拉罕一樣,對商人利用天房朝聖者賺錢深感厭惡,他開始獨自到麥加的山洞裡祈禱和沉思。40歲某天在沉思時,他聽見天使加百利(Gabriel)的聲音,他受召成為一名先知並開始在麥加傳道。穆罕默德特別能夠吸引窮人,因為這群人是被經營神殿與販售偶像的商人剝削的對象,這些人成了「穆斯林」,意為「臣服於真主的人」。後來麥加爆發了迫害穆斯林事件,穆罕默德等人逃離了麥加,這件西元622年發生的事件(穆罕默德從受迫害的麥加遷徙到麥地那)成為伊斯蘭曆的元年。


20.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基督教最大的差異:古蘭經

聖經古蘭經
多個世紀以來,由許多作者和編輯者慢慢組合而成在單一個人(穆罕默德)一生中不斷收到的啟示
是一套叢書,而非單一書籍單一書籍
雖然包括來自上帝的啟示,但出自人類的創作,經人手寫而成非人類的創作。古蘭經是世俗形式的上帝意念。


古蘭經字面意義為「誦讀」,是由天使加百利朗誦給穆罕默德聆聽,再由穆罕默德朗誦給他的信徒聽,直到穆罕默德死後,才完成書面形式的經典。穆罕默德一開始希望能夠說服麥地那的猶太人和基督徒,他不是他們的敵人,而是成就他們的人,是他們一直在等待的結局。這也是為什麼穆罕默德剛開始吩咐他的信徒,要面相耶路撒冷方向祈禱,是在猶太人和基督徒拒絕承認穆罕默德是他們的先知後,才改朝麥加的方向祈禱。


穆罕默德怒斥基督教所發展出的三位一體理論(三種不同形式表現的同一個上帝:創造萬物的聖父、以耶穌基督形態在人間生活的聖子、引領人類度過歷史直到時間結束的聖靈)。他說「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正的使者」。因此伊斯蘭信徒並須履行五項責任(伊斯蘭五功),即念證「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正的使者」、禮拜(每天朝麥加方向跪拜祈禱5次)、天課(課指法定施捨)、齋戒(為期一個月的齋戒月,從日出到日落禁食)、朝覲(一輩子至少一次至麥加朝聖一次)。這五項明確的責任,使伊斯蘭教成為清楚且易於信奉的宗教,且在伊斯蘭世界中,沒有所謂宗教和社會的界線,兩者合而為一。


21.伊斯蘭的分裂:產生了遜尼(Sunna)派與什葉(Shia)派,主要分別在於他們認為誰才有權繼承先知穆罕默德。所有穆斯林的信仰宣言都包括﹕除了真主(安拉)之外,再無其它的主,而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先知)。可是什葉派在這句話後邊添加一短句:而阿里(Ali)是上帝的朋友。什葉派支持阿里作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認為先知的繼承者必須是伊瑪目(imam,即穆罕默德的後裔)。


22.地獄

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印度教認為人在死後,靈魂會重生到另一世,其地位取決於所離開那一世所做的功德。印度傳統也有天堂和地獄,但那只是臨時而非最終目的地。也許得花無數世,才能脫離這個體系,達到涅槃境界。


在以色列流亡巴比倫期間,波斯的一個概念融入了猶太教,那就是人死後,靈魂不是進入天堂,就會接受地獄的折磨。這種版本的來世在猶太教中從未完全被接受,但在西元一世紀有了接受者,耶穌就是其中之一。


用威嚇的想像來使人相信宗教向來有用,在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競爭時,古蘭經比聖經更為嚇人,但是天主教比伊斯蘭教有利的地方是,對於偶像崇拜(Idolatry),天主教會認為使用雕像是可以被接受的,教會使用圖像和雕像,實際上不是崇拜,而是視覺輔助。所以羅馬天主教長期以來一直被指控偶像崇拜,但這意味著穆斯林只能用文字來描述地獄,基督徒卻能把它畫出來。


12世紀時,基督教承認了「煉獄」的存在,那表示對於那些沒有好到足以在死後進入天堂,也沒有壞到要被丟進地獄的人來說,煉獄能夠減輕垂死者的恐懼,因為煉獄是有出口的,不像但丁所形容的地獄:所有進來這裡的人,不要抱持任何希望。然而煉獄這個概念之後卻成為教會斂財的工具。


23.基督代理人

13、14世紀天主教會為了避免分裂,創造出一個教士階層,並將全力集中到一個人手中,天主教的主教以及他所任命的執事,成為不同於一般人的特殊階級。諸如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等大城市的主教,變成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在東羅馬帝國的城市中,居於首位的主教自稱「牧首」,而在西羅馬帝國,則自稱「教宗」。爭執在羅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之間爆發,誰比較大?


東羅馬帝國認為彼得是在羅馬被處決,他當然是第一任羅馬主教,由於他是12使徒之首,在他之後成為羅馬主教的人,都是繼承了他的(使徒之首)地位。東部教會對這種說法不買單,在彼得的時代,基督徒並不期待他們會待很久,並被告知耶穌很快就會回來,因此何必費事去建立一個不久之後便會消失的組織?最後在1054年,雙方爆發東西教會大分裂(Great Schism或East–West Schism),兩個不同的基督教出現:東部的東正教會,以及西部天主教會。分裂持續至今,東正教教士通常留鬍子、可以結婚;天主教教士多半不留鬍子、不可結婚。


24.十字軍東征與贖罪券

穆罕默德死後,穆斯林於西元638年占領了耶路撒冷,穆斯林也將耶路撒冷當作聖城,因為先知穆罕默德是神所指定的亞伯拉罕、摩西、耶穌的後繼者。但對教宗而言,讓穆斯林佔據基督徒的聖城,是一種侮辱,因此他發起了「十字軍東征」運動(1096-1291近200年),目的是要為天主教會贏回聖城。為了鼓勵男人參加十字軍,教宗提供的獎賞是寬恕他們所有的罪,即大赦或贖罪(indulgence)。之後德國的一位教宗開始藉由贖罪券來籌錢,用以支付建築計畫的費用。


馬丁路德(1483-1546)明白他不會因為禱告和朝聖,或因為教宗親筆簽發的贖罪券而獲救,相反地這些行為將他與上帝的關係變成了商業交易。而且他也不需這麼做,因為上帝的愛是免費給予的!馬丁路德也明白聖經的訊息是來自上帝的言語,而非出自教宗之口。於是他譴責販賣贖罪券不符合基督教的精神,並引發了國際性的造反運動:「宗教改革」(始於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95條論綱,止於1648年30年戰爭結束)。


25.基督新教(簡稱新教)誕生

宗教改革運動催生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新教徒Protestant的意思是「抗議者」)的誕生,「因信稱義」成為基督新教信仰的核心思想,「因信」意為憑藉「信心」,「稱義」意為「被上帝判為無罪」,即相信基督已經作出犧牲為世人贖罪,人是單單藉著信心去接受上帝的赦罪拯救而不是靠善行去換取。


然而羅馬天主教會挺過了風暴,未再遭遇嚴重的威脅。新教卻成為眾多分裂的教會,一是因為聖經,一旦脫離了單一權威(羅馬教會)的控制,它就容易產生多種詮釋。二是因為傳統宗教並未給予信徒太多選擇的自由,而宗教改革卻解放了個人,因為宗教改革否定了個人必須透過被正式認可的專家(教士)來接觸上帝的這種概念,而相信所有的信徒都具備教士的身分。但這使得總會有反對者去挑戰當家作主的人,一旦未達目的,他們就脫離組織去開創自己的教會。到了16世紀末,除了愛爾蘭,本歐幾乎全都信奉了新教。


26.錫克教(Sikhism)

錫克教的創始人Guru Nanak(1469-1538)出生時,起源於蒙古的蒙兀兒帝國控制了印度,並皈依了伊斯蘭教,但蒙兀兒帝國對於不同信仰採取了寬容的態度。Nanak發現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都不是他所追求的途徑,於是他創立了錫克教。錫克教堅持信徒共餐,不像印度教、猶太教,甚至基督教也並非跟任何人都可以一起吃聖餐。這就是為什麼錫克教神廟設置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門,用以象徵它是對所有的來訪者開放。


27.亨利八世(1491-1547,推行英格蘭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以娶了6個妻子而聞名,他10歲時其兄亞瑟去世,所以當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時,亨利八世繼任成為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亞瑟去世時,西班牙與法國不和,亨利七世想兩面友好維持中立,故要次子娶亞瑟的遺孀亞拉岡的凱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為妻。但此婚姻違反天主教教規(禁止男人娶其兄弟的遺孀),除非得到教宗特許,在得到羅馬教宗的特許後,兩人訂婚,並在亨利八世繼位時結婚。


然而凱薩琳未能替亨利八世生下子嗣,只生下女兒瑪麗(血腥瑪麗),其餘都早夭。亨利八世遂與凱薩琳的侍女博林(Anne Boleyn)婚外情,並要求教宗批准離婚(理由是凱薩琳其實有與亞瑟短暫圓房),但教宗不想得罪西班牙帝國,且婚姻是前任教宗批准的,因此教宗選擇什麼都不做。1534年亨利八世接受建議,廢除教宗在英國的崇高地位並取代之,英國國會隨即立法脫離羅馬教廷,英國大主教宣布亨利與凱薩琳的婚姻無效與博林的婚姻合法,博林並替亨利生下一個女兒伊莉莎白(伊莉莎白一世)。


英國的教會從此轉變為聖公宗,又稱英國國教。它是一個獨立於羅馬天主教的教派,也是改革最不徹底的,因為其目的只在合法化亨利與博林的婚姻,因此又被稱為「新教中的舊教」。


博林也未能替亨利生下兒子,處死了博林,改與侍女西摩(Jane Seymour)為妻,終於替他生下了兒子愛德華(愛德華六世),亨利八世去世後,愛德華六世即位。亨利八世時期,英國國教雖脫離天主教,但始終沒有宣佈廢除天主教教義或儀式。愛德華六世廢除彌撒和神職人員的獨身制度,成為英格蘭首位真正信奉新教的統治者。然而愛德華去世後由姊瑪麗(瑪麗一世)即位,瑪麗極力恢復舊教(羅馬天主教),在過程中燒死了300名新教異議份子,使她得名「血腥瑪麗」(Bloody Mary)。


都鐸王朝共有5位君主,分別是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麗一世、伊莉莎白一世(1533-1603,童貞女王)。


28.貴格會(Quaker):基督新教的一個派別

17世紀時的英格蘭,教會和社會上有權勢的人都喜歡擺架子,要下人必須向他們屈膝、脫帽致敬。貴格會的創始人George Fox(1624-1691)不吃這套,他對任何人都稱呼「你」,不分貧富貴賤,他的傳道內容使他屢屢被關入牢裡。一次他在法庭上公開宣稱,唯一會讓他當面發抖的只有上帝,法官因此戲稱他為「發抖的人」(quaker),沒想到這個詞最後演變成了貴格會(Quaker)。


Fox和貴格會認為所有與宗教有關的設施都會讓人分心,例如教堂、教袍、儀式,他們也主張人人都有相同的價值,不分男女,所以貴格會對歷史造成最深遠的影響,是他們反對奴隸制度。17世紀初期貴格會的信徒受到英國國教迫害,與清教徒一起移民到北美洲。但隨後又受到清教徒的迫害,大批貴格會教徒逃離麻州而定居在賓州等地。由於賓州是由貴格會信徒William Penn於1682年所建立,且賓州有大量貴格會教徒聚居,習慣上以「Quaker City」作為費城的別名。賓州大學校隊的名稱為Penn Quaker,桂格燕麥(創立於1877年)的創辦人Henry Crowell收購了桂格磨坊公司(Quaker Mill Company),而磨粉廠之所以取名桂格,是合夥人想到了這個名字,並希望其產品的品質,能如貴格會的正直、誠實和純潔。


奴隸制度在聖經中被視為理所當然,貴格會不只抗議聖經,還盡力推翻奴隸制度。貴格會知道奴隸制度是完全錯誤的事,因為人人都有相同的價值,那麼將某些人視為財產、而非上帝的子女,這件事就是不對的。如果聖經有別的意思的話,那麼便是聖經錯了。這件事在今天看起來在合理不過了,只是直到1833年大英帝國才宣布奴隸制度不合法,而美國在1776年的獨立宣言中還被13個殖民地承認奴隸制度(妥協下的產物),要到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後才正式廢除。

29.摩門教(Mormonism)

摩門教創始人Joseph Smith見到異像,挖掘出被交付翻譯的「摩爾門經」,「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因此誕生。因為亞伯拉罕和其他族長都娶了許多妻子,因此Smith必須效法他們,Smith娶了多達40位妻子。Smith也因此遭到迫害,開始由美國東部遷移,然而他於1844年在伊利諾州遭到謀殺。1847年摩門教徒推選楊百翰(Brigham Young)為新領袖,他將教會向西移至當時在墨西哥統治的猶他州,並建立了鹽湖城(Salt Lake City)。1848年美墨戰爭(1846-1848)結束,美國取得了猶他州,楊百翰成為第一任州長,不過摩門教向反對一夫多妻制的聯邦政府妥協,放棄了一夫多妻制。


摩門教徒不抽菸、不喝酒、茶或咖啡,也不准在身上刺青和穿洞,他們不賭博、婚前不發生性行為,工作勤奮因此許多人變得富有。他們規定年輕男性必須貢獻2年的時間在美國本土或海外從事傳教的任務。


30.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m):是指某些宗教群體試圖回歸其原初的信仰。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於1895年問世,對於聖經的創世故事提出了挑戰。基督徒對此有不同的反應,許多基督徒相信達爾文是對的,必定是聖經錯了。也有其他信徒試著讓宗教去適應新的科學,以新的方式閱讀聖經,畢竟聖經是藝術而非科學,它的目的是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當然也有一些基督徒拒絕與現代科學妥協,他們認為上帝不會錯,一定是達爾文錯了。


1925年美國田納西因為雞基督教牧師的抗議,立法禁止學校教授演化論。一位科學教師John Scopes因為教授演化論而被逮捕,他打算利用他的案件來凸顯,要藉由創世紀來證明演化論不正確,是多麼愚蠢的事。他的案件變成人們所稱的猴子審判(Monkey trial)。


另一個宗教面臨社會挑戰的命題是女性的解放,就如同聖經和古蘭經都視奴隸制度為理所當然,它們也認為女性應該要順從男性。直到今天,多數基督教機構仍然拒絕讓女性在教會裡擔任正式的牧師職。


31.世俗人文主義(Secular humanism):Secular /ˈsek.jə.lɚ/世俗的;非宗教的,not having any connection with religion

世俗國家(Secular state)指對於宗教事務持中立的國家,與之相對的是宗教國家。世俗國家沒有對任何一種個別的宗教習俗持贊成或反對的態度,也是沒有類似國教的宗教。世俗國家選擇不干涉那些按照宗教信條過生活的人,它只以現世原則作為判斷事情的基礎。如同世俗國家的出現,啟蒙運動也催生出世俗思維,即在思考生活時,並不參照上帝對於世界應該如何安排的看法。


世俗思維的出現,導致了宗教在西方世界的權威逐漸被削弱,支配歐洲許多世紀的基督教信仰開始式微。而其留下的空缺,促成了世俗人文主義的形成。世俗人文主義借用了宗教中某些最好的概念,試圖幫助人們過更好的生活,但不是依循宗教所強加的信條,而是人類自己設想出來的信條。之前人類由宗教或上帝告訴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但有些事駭人聽聞,例如奴役其他人類、壓迫女性、用石頭砸死同性戀、強迫別人皈依…等,但人類應該可以清楚思考什麼對人類才是好的:寬容示好的、迫害是不好的;仁慈是好的、殘忍是不好的。你不用相信上帝,不需要宗教來告訴你,你也明白這些例如幾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理。也許更重要的是,人們開始相信這是我們所擁有唯一的一生,因此我們該心懷感激、善加運用。

0 留言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