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How to Take Smart Notes)

by byronyen

這本書的作者Sonke Ahrens(1975-)是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但他其實是將德國的社會學家魯曼教授(Niklas Luhmann,1927-1998)自創的筆記整理方法發揚光大。魯曼教授是一位多產的學者,一生共出版了70本書和400篇論文,而且範圍橫跨了多個領域:社會學、生物學、數學、電腦科學,這些著作背後的知識運作,都來自「卡片盒筆記」。


「卡片盒筆記」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將筆記透過索引建立連結」,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李敖(1935-2018)的看書方法。李敖大師除了珍貴值得收藏的書以外,書只看一遍就被他「剪爛了」:他看到書中有洞見的地方就把它剪下來(那背面也有該剪下來的地方怎麼辦?放心李大師買書都會買兩本),然後將剪下來的部份分門別類的讓它們各自有去處(李大師說他有上千種分類)。李大師特殊的「筆記」方法和卡片盒筆記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要讓知識能夠產生連結,打破書和書、學科和學科之間的界線,進而能夠旁徵博引,產生強大的知識複利的力量。


不過我認為尤其是中文翻譯本,刻意的閃避了書中所強調的為寫作而筆記的內容(本書英文書名:How to Take Smart Notes: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Learning and Thinking – for Students,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Book Writers),我的意思是卡片盒筆記法的重點其實是在索引,然後在索引和索引之間,繼續插入索引…,這樣就能豐富某個細分領域的想法,進而產生洞見。然而會寫書的作者已經是專精在某一領域的人(我承認魯曼教授及少數跨領域有成的人是努力的方向),但像我們這種還在努力想從大白(知識的大白痴)提升到小白的求知者,會不會到頭來筆記的分類越來越多,但索引(尤其是穿插的部份)其實很少?


讀這本書的另個收穫是讓我知道了有幾款好用的筆記軟體(包括台灣人詹雨安所所創立的Heptabase,他們還拿到了矽谷加速器Y Combinator的投資呢),在大致了解(我沒時間每個軟體都試用)後,我覺得Notion好像很適合我,它的all in one特性可以讓我把我日常會處理的事(運動、閱讀、投資、旅行、NBA)都放在上面做整理,而不是散在各地(電腦檔案裡)。聽說Notion的功能還蠻複雜的,不好上手,那就給自己多個目標,慢慢地熟悉這個軟體,早日能將自己有興趣的幾個領域用外部工具幫助處理就好了。


1.魯曼教授一開始也是跟大家一樣,在所讀的書旁邊空白處寫點心得,或者把手寫的筆記按主題分類收集。但一陣子後他發現這樣做沒什麼用處,而開始將筆記寫在小小的紙張上,在邊角處寫上編號,然後放在同一個地方:卡片盒。魯曼教授發現,一個想法、一條筆記的價值在於你把它放在哪裡(上下文的脈絡),未必是因為它的出處而有價值。

魯曼教授等於有兩個卡片盒,一是書目用卡片盒,裡面包含參考資料,以及對文獻內容的簡單記載;二是用來收集想法和產生想法的卡片盒。每當他讀到某些值得記載的東西,魯曼教授的第一步是將書目資訊寫在卡片的一面,在另一面寫下裡面內容的剪短筆記,這些筆記會放進書目卡片盒裡。接著第二步,魯曼教授會在一段時間後回頭查看這些筆記,思考它們對於自己的想法或寫作有什麼樣的關聯性。他會將想法和評論寫在新的卡片上,每張卡片只寫一個想法,而且只寫在卡片的一面上,這樣日後查閱時比較方便。經常某張新的卡片筆記會直接連接到另一張卡片筆記後面,然後一張接一張,構成一長串的筆記鍊。


2.一般人、學校所教的學習方式還是在記住個別的訊息,而不是建立連結。同樣是「複習」,魯曼教授是回頭看那些筆記,「思考」能夠產生什麼新的想法、能夠和哪些既有筆記產生連結;而一般學生是在複習之前畫線的重點,要不是最後仍然忘掉,要不就是只記住那些死板的想法,難怪會被稱為填鴨式教育。


3.就算日常生活也一樣,我們獲悉情況,或詮釋訊息的能力,都取決於我們是否有較廣博的知識,以及我們是怎樣去搞懂它的。因此我們應該把一些有用的思考模型組裝成一個工具箱,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平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戰,理解我們所學習跟遇到的事物。作者也在書中提到了查理孟格所謂的「普世智慧」,孟 格就很重視擁有一個廣博的理論工具箱,目的不在變成一個優秀的學者,而是要充分務實地掌握外界現實。

0 留言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