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用途理論(competing against luck:The Story of Innovation and Customer Choice)

by byronyen

這本書的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論而享譽全球的哈佛商學院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破壞式創新指的是原本市場上領先的企業很容易遭到破壞者的挑戰,資源有限的小型新創公司找到商機切入市場,顛覆了老字號企業。但破壞式創新卻沒能提出要如何找到商機、如何創新。在這本「創新的用途理論」中,他以顧客用途:jobs to be done為理論重點,使創新結果可以被預期,而非賭運氣(英文書名competing against luck)。註:今年1/30 Christensen教授因癌症辭世,享年67歲。

190號經理人雜誌專題介紹Christensen教授的7本理論著作

一、傳統創新方法

企業通常聚焦在如何改善產品、改善獲利,或是增加產品的差異化來創造競爭力。他們會問消費者如何改善現有產品以增添吸引力;究竟是加快速度?推出更多顏色?降低價格?此外傳統思維習慣簡化競爭的框架,把類似的公司、產業和產品歸為一類,例如可口可樂是與百事可樂競爭;PlayStation與Xbox競爭,所以多數公司零合的100%市占率中爭得你死我活。

二、創新的用途理論

創新其實不應該靠運氣,而是透過問對的問題,了解顧客在什麼情況下會雇用(hire)你的產品或服務?什麼時候又會想要淘汰(fire)你的產品或服務?因為不是產品在滿足需求,而是使用者「雇用」(hire)產品來解決特定情境下所期望的進展。即不應該鑽研顧客是什麼樣子,應該了解顧客「雇用」產品和服務是為了什麼「用途」(jobs to be done),那麼創新的成效就可以有很高的預測性。

顧客想要的不是1/4吋的鑽頭,他想要的是1/4吋的洞

經典案例:奶昔是為了排解通勤的無聊

麥當勞曾經嘗試提升奶昔的銷售量,並聘請Christensen為顧問來協助專案的執行,關於銷售量最直覺的作法可能是做出更好喝的奶昔、降低奶昔的價格、開發更多奶昔口味、提供套餐促銷等方案,這些作法麥當勞都嘗試過了,但對奶昔的銷售沒有明顯的幫助。而Christensen教授最後提出的解決的方案是:讓奶昔口感更濃郁。

Christensen研究團隊觀察到,有不少顧客都是在早上九點以前獨自來買奶昔,而且他們幾乎都只買奶昔,買完就直接開車離開。原來喝奶昔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接下來的路程還有幾個小時,他們需要一杯可以果腹又能夠喝得夠久同時讓他們免於無聊的飲料,相較於易掉屑的甜甜圈、一下就餓的香蕉,這杯濃稠的奶昔,剛好可以讓他們在開車時,一手拿著慢慢吸,而且還可以維持幾個小時的飽足感。因此增加奶昔的濃度可以更充分的滿足他們所需。

奶昔的JTBD:排解通勤的無聊

三、用途在哪裡?

要看清楚用途卻不識一件容易的事,它不像統計資料,而比較像是一個故事,是一點一點拼湊出來的。

(1)從生活中尋找,例如Sony的創辦人盛田昭夫甚至反對做市調,主張仔細觀察大家怎麼生活,然後憑直覺去了解他們想要什麼。

(2)從「尚未消費」中尋找機會:從那些沒有用任何產品或服務的人身上,也可以了解到什麼用途等著你去解決。

(3)變通與勉強湊合的做法:消費者常對現有的解決方案不滿意,又非常想要解決問題,只好自己拼湊解決方案。

(4)探究沒人想做的事:顧客不想做的事,可能和想做的事一樣多,而這些「負面用途」往往是最佳的創新機會。

(5)不尋常的用途:從觀察顧客如何使用你的產品,也可以發現很多新的商機,尤其顧客的用法和公司預期的用法大相逕庭的時候。

Airbnb雇用皮克斯的插畫家,透過故事板(storyboarding)畫出故事情節,好找出顧客真正想要完成的事

0 留言
0

You may also like